腹部肿瘤靶向治疗的影像学评价:现状与展望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靶向治疗是腹部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尤为显著,被誉为"现代抗肿瘤治疗的典范"。影像学是目前临床评价腹部肿瘤靶向治疗疗效的常用手段。由于肿瘤靶向治疗后组织学变化多样,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存在形态学偏倚;Choi及mChoi、SACT(size and attenuation CT)、MASS(morphology,attenuation,size and structure)等标准联合CT值指标,解决了肿瘤坏死囊变导致体积增大的问题。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单能CT等新技术的探索应用,一系列功能影像学参数[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Ktrans、碘浓度值等]为肿瘤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和治疗后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潜力指标。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则可深入挖掘影像学信息,提供丰富量化参数供临床评效参考。影像医生应通过多学科诊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等模式加强与临床沟通及开展联合科研,积极探索新的参数和标准,进一步提高腹部肿瘤靶向治疗疗效预测和评价水平。
其他文献
通过氯丁烷与氨水在连续管式反应器中氨解合成丁基胺 ,试验确定了优惠工艺条件 ,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在 98%以上 ,收率 >93% ,产品正丁胺含量 >9
该文在安固里淖湿地土壤剖面调查、室内化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理化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安固里淖湿地土壤质地细腻粘重,土壤呈现从外向内盐渍化逐渐增加的趋势,由砂壤土向粘土逐渐变化的规律;湿地土壤呈强碱性,为硫酸———氯化物类型的盐土,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是盐度;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相对较低,N、P的供应水平较低,K供应充足。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广西贵县和柳州龙船山地区红粘土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红粘土的成因及演化过程 ,认为红土化过程实质是一个物理化学改变的过程 ,并探讨了红粘土中
将丽格海棠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2,4-D1.5,胚状体生长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
目的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据统计有患者例数70例,选择的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电脑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