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夹层致缺血性脑卒中11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因椎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例椎动脉夹层患者中头痛、颈部疼痛5例,突发言语障碍伴单侧肢体无力4例,出现Horner征1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例,确诊后给予规范的抗栓治疗,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前降低,出院后3个月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血管完全再通5例,部分再通2例。

结论

椎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尤为重要,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早期的筛查手段,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有助于诊断。规范化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仍是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二参益气补肾胶囊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功能和贫血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山西省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CKD3~4期合并贫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予促红素、维铁缓释片、尿毒清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二参益气补肾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证候积分、血红蛋白、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
目的分析颌骨囊性病变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医院治疗的600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对患者病变构成比例、年龄分布情况、病变部位、病程、术前主要症状、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随访复发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0例颌骨囊性患者中,男339例,女261例;年龄1~81岁,多发年龄为20~29岁,其次为30~39岁;根端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成釉细胞瘤的多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2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氨水平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氨水平降低,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中晚期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KOA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体外冲击波治疗,2次/周。两组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
目的探讨不同超高频电波刀(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LEEP术治疗的CIN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锥切术组和环切术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宫颈塑形效果、术中出血量、宫颈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锥切术组一次性治愈率(92.94%)与环切术组一次性治愈率(91.58%)比较
目的分析8~12周妊娠终止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结合钳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8~12周孕妇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单纯钳刮术,研究组行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联合钳刮术,比较两组终止妊娠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3.27±6.51)ml、手术时间为(6.10±1.12)min、术后出血量为(27.45±7.26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platinumEliteDL型肺功能测定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植物状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植物状态患儿120例,按照患儿的康复治疗时间分为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组(A组,58例)和对照组(B组,62例),均给予综合促醒和康复治疗3个月,对比患儿康复治疗前,治疗1、3个月时脑电生理评估结果(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及植物状态评分。出院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运动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和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综合征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妇科肿瘤和40例乳腺癌伴绝经后骨质疏松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放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绝经后骨质疏松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
目的探讨基于胃肠动力调节的西沙必利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西沙必利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15 mg/d)、中剂量组(30 mg/d)和高剂量组(60 mg/d),每组46例,持续治疗8周,比较各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