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之我见--兼谈人类文化整体的系统构成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究竟指何 ,长期以来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很大分歧。究其原因 ,论者多从自己的主观理解出发对之进行说明 ,而忽略了具体语言环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背景等认识要素。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尝试追溯马克思的原意 ,揭示“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之真实内涵。而深入探讨、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类文化整体的系统构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ractice - the way of spiritual mastery” refers exactly to what has long been a big divergence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in our country.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many of them start from their own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cription, ignoring the cognitive elements of the specific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e background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tries to trace Marx’s original intention from this perspective and reveal the true connotation of “practice-spiritual mastery”.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atic composition of the entire human culture
其他文献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例,道德领域中也存在囚徒困境现象。重复博弈、信息对称、道德奖惩可以帮助人们走出道德囚徒困境。与道德囚徒困境相关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个
在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各环节、各层次上,距离完整准确的真正的职业技术教育尚存在许多差距。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办学思想不同;2、办学方向不同;3、办学模式不
本文根据大庆油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技术培训方式,并结合培训中心多年的培训经验提出了几种具体可行实际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
面对日益功利性和经验化的现实生存世界,人类越来越强烈的寻求日渐增多和复杂化的尘世烦恼的解脱以及对自身“无限存在”和“终极价值”的思索和探寻本文从文化哲学中人的“
目前部分大学生滥用一些不良语言已到了失衡地步,通过剖析大学生对语言道德认识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大学生语言伦理道德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加强大学生语言
仁,人们一般认为仁者爱人,也就是关爱世人。仁者爱人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否矛盾?两者不矛盾,原因要从礼说起。按照周礼,在西周宗法制社会中人分为王、卿、大夫、士
在国际竞争中,政府在许多场合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在反倾销中却难以走到前台,若撇开政府让熟悉微观运行的企业去参与反倾销,又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引发本国企业在反
柏拉图学术生平概要及其主要哲学思想;《理想国》的框架及其主要运行思想;《法律篇》的社会构想及其主要管理原则。 Platonic outline of academic life and its main philo
人的本质的矛盾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主要表现在:对人性的矛盾看法;“仁”的概念的扩展;“礼出于情”的观点;“义以建利”还是“义以制利”两难讨论。为了解决矛盾儒家对现实进行
“孝敬”在传统“德治”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仁之本” ,它分别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任人制度、教育制度相结合 ,使历代封建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孝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