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的独家测病法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断一个人得没得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医学检查。其实,在去医院前,有些疾病通过简单的测试就能看出一二。临床上,就有不少专家结合自己的诊疗经验,总结出一些简便、实用的测病法,读者们不妨一试。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夹白纸测中风
  数据显示,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中风。脑中风是急性发作的慢性病,并非毫无征兆。三个方法可简单测试中风风险。
  夹白纸。取张白纸,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夹紧白纸一端,右手拽住另一端,并往外拉,如无需用多大力就能轻易拉出白纸,说明手部力量有问题。有问题的人还要再做一个测试:双臂前伸、平举,与肩同宽,与地面平行,五指合拢,掌心向下,请旁人将白纸先放在一只手上,如10秒内白纸掉落或小拇指外伸,说明手臂力量有问题,存在中风风险。用上述两个方法测试另一只手。
  滑腿。坐着时,双腿弯曲,自然张开,数“1”时抬起右腿,数“2”时将右脚跟放在左腿膝盖处,数“3”时右脚跟顺着膝盖往下滑。如脚跟无法准确放在膝盖上,或下滑时往外偏,就说明小脑可能有问题,中风风险较大。同样方法测试另一条腿。
  摸硬币。取1元、5毛、1毛三个硬币,蒙上眼睛摸硬币。如能摸出硬币面值,说明感觉中枢没太大问题,否则中风风险较大。
  王拥军建议,做上述测试时若发现问题,应尽早就医。本身患有“三高”或有中风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憋气测肺
  由于空气污染、缺乏运动等原因,很多人肺功能出了问题。除了“吹火柴法”(若能一口气将点燃的火柴吹灭,说明肺功能可以),还有两种自测法。 憋气。盆内装水,大吸一口气后,将脸埋进水中,60岁以下成人如无法在水中憋气1分钟左右,60岁以上人群如憋气不到45秒钟,说明肺功能有问题。该法测试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肺活量大的人,憋气时间长。
  爬楼梯。60岁以下成人以中速连爬3层楼梯,如气喘吁吁,提示心肺功能不好。60岁以上人群若无法一口气爬上3楼,必须停下来休息,也说明同样问题。
  刘又宁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查次肺功能,长期抽烟者应从40岁开始半年查一次。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乔立艳:算账测老痴
  一些老人出现记忆减退的表现,常被误解为“老糊涂了”,其实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信号。以下方法测试老人是否存在认知问题。
  记东西。在家中,让老人记住眼前或身边的三样东西和它们的位置,然后离开。5分钟后回忆,并写下答案。对正常人来说,记住5分钟前看到的3样东西没有问题,如发现记错或完全想不起来,最好就医筛查阿尔茨海默病。
  画个立方体。让老人临摹一幅简单的图画或立方体,若老人画不出来或画得不完整,可能说明视空间能力出现问题。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都会出现这一情况,从而容易迷路。
  算笔账。问问老人:“一斤白菜3块钱,买一棵白菜花了7块5毛钱,这棵白菜几斤重?你给卖家100元,他该找你多少钱?”如老人很长时间才算清楚,或根本不知结果,就要怀疑老人是否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计算能力降低。
  扫垃圾。家里地上有些垃圾,拜托老人帮忙打扫干净。如老人不能自行完成取扫帚、扫地、倒垃圾这3个连续动作,但可完成单个动作,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受损,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表现。
  乔立艳建议,晚辈应注意观察老人是否存在表述不清、词不达意、答非所问等语言障碍,以及变得多疑、夏天穿棉袄、将新买的衣物损毁等不可理解的行为,以便及时排查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强:购物车测腰椎
  骨关节从30岁开始老化,颈部、腰部、膝关节等最爱出问题,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判断自己骨骼的健康状况。
  推购物车。逛超市时推辆购物车,如感觉推着车走十分舒服,离开车就觉得费劲,可能意味着腰椎存在问题,比如腰椎管狭窄。因为推购物车时,人体好比多了一个助行器,身体前倾,腰椎拉伸,腰椎管比直立时更大,神经受压迫程度得到缓解,便觉得舒适。
  手臂后伸。这个方法可以测试是否患有肩周炎,分为两个动作。动作一:手臂上举,肘部弯曲,摸后脑勺,做梳头动作,如够不到后脑勺,可能存在肩周炎;动作二:反手摸背,如因肩部疼痛摸不到对侧肩胛骨,也要当心肩周炎。50岁以上人群、肩部经常着凉的人尤其需要警惕肩周炎。
  对手指。用同一只手的大拇指对小拇指,如大拇指有痛感,或有“咯噔咯噔”的响声,说明手指弯曲受限,可能患有手指腱鞘炎。手指腱鞘炎也叫“扳机指”,常做针线活、钩织品的人群尤其常见。
  齐强建议,40岁以上的人要定期查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搬重物。
其他文献
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德国人类营养学研究所一项新研究证实,经常吸烟的人,牙齿脱落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新研究涉及2.3万多名参试者,研究人员评估了3个不同年龄组中吸烟、戒烟及牙齿脱落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吸烟与牙齿脱落之间的关联性在年轻人中比中老年人体现得更明显。与非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牙齿脱落风险高出3.6倍,女性吸烟者掉牙风险增加2.5倍。数据还显示,烟瘾越大,掉牙的风险也越高。  新研究负责人
期刊
德国弗劳恩霍夫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手指扫描仪,它可解决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难题。  目前在医学上还很难治愈慢性关节炎,传统的X光检查只能发现晚期关节炎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多普勒超声能检查出发炎部位的血管变化,但关节炎初期的血管变化非常小,只有借助磁共振成像才能观测到,而这一检查经济成本较高,更费时费事。  这种最新的发明3D手指扫描仪采用了光声成像技术,患者只要将手指在仪器中通过激
期刊
问:我今年60岁,52岁绝经,56岁来过一周的月经,那次和以前来月经的时间、颜色都一样,去医院做了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结果都没问题。这两年我补充了雌激素,最近又来了一次月经,量比较小,颜色较深,做了B超检查、宫颈刮片检查,结果都正常。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能补充雌激素吗?  答:一般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几点:年龄小于60岁,绝经时间短于10年,用药前需要检查和排除子宫内膜及乳腺的
期刊
专家简介  赵扬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常务副主任、产科主任,在产科危重症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郭红燕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科主任,擅长妇科恶性肿瘤、慢性盆腔痛诊疗及微创治疗。  熊光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诊治、妇科内镜及微创治疗。
期刊
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就是中医的处方。膏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拟定的个体化处方,将药物煎煮取汁、掺入辅料浓缩制成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具有营养滋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节。其实,吃膏方并不仅仅拘泥于冬天。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依照人体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膏方。本期,中医专家为您详解膏方养生。  春季通肝气
期刊
自古以来,食品一直是传统节日礼品中的主力军。现如今,市面上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成为很多人的困扰。春节之际,权威营养专家拟一份“送礼经”给您。  最青睐的礼品名单  在营养专家看来,以下几种食品老少皆宜,可以作为送礼时的首选。  坚果礼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坚果味道浓香,人人喜食,营养丰富又便于储藏,并且坚果中富含维生素E、多种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
期刊
问:我今年53岁,2012年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做了宫颈锥切手术,术后每半年查一次TCT,结果都是轻度炎症,未见癌细胞。今年3月检查发现TCT正常,但HPV阳性,用了3个月的保妇康栓,7月再次做了HPV检测,发现转阴了,请问我该怎么预防病情恶化?此外,我丈夫是否需要做病毒筛查?  答:TCT是“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的简称,HPV是人乳头瘤病毒。按照宫颈癌前病变指南的建议,您的情况需要间隔半年复查T
期刊
问:我今年56岁,更年期症状比较重,经常烦躁、失眠,伴有骨质疏松,血压高,一般135/90毫米汞柱。服用“莉芙敏”半个月,血压更高了,症状也没缓解,请问还能继续吃吗?我听说雌激素会引起动脉血栓,这个药会引起血栓吗?  答:“莉芙敏”不是“雌激素”,是“植物药”,所以不能当作天然雌激素来看待。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小于60岁,绝经时间短于10年,有明显的更年期症状,用药前需要检查和排除
期刊
问:我今年46岁,有小孩。6年前做了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5.0厘米,那以后月经特别多,后来戴了曼月乐,月经少了,但一直有腰痛、下坠感,不能运动。现在又长了肌瘤,一个2.0厘米。请问如果把子宫切了,能缓解吗?有更好的办法吗?  答:如果是单发的2厘米非黏膜下肌瘤,月经也不多,可以不用手术,只需观察它的变化。患者目前的症状应该与肌瘤无关。建议进行慢性盆腔痛相关检查,若考虑与曼月乐有关,建议取出。之后观
期刊
“每逢雾霾天气,很多人会出现共同的呼吸道症状,如鼻咽干燥、咽痛干咳、胸闷气短等,这些都与雾霾有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瑞说。雾霾是雾和霾的结合,雾本身是无害的,而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所组成,又称“灰霾”。霾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主要影响人体的呼吸和循环两大系统,特别是引发鼻咽干燥、咽痛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诱发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