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新疆博湖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作部署。博湖县农广校依托主导产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遴选和自愿申请,有400名从业农民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涉及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蛋鸡产业、肉猪产业,以农民为主体,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培训为特点,围绕每个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安排培训,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田间学校为平台,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模式得到了农民认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2015年8月自治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称为“博湖模式”进行全疆推广。
  一、“博湖模式”的主要做法
  博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坚持“四个方案、八个安排”的培育模式。“四个方案”即在培训机构上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形成完整管理体系;制定一套实施方案,科学组织细化落实;完善一套认定流程,实现培育有序推进;健全一套扶持政策,创业就业有力保障。在培训上做到“八个安排”,安排培训时间,做到培训不误农时;安排培训地点,实训基地就近便民;安排培训对象,依据产业分类指导;安排培训人数,小班精品量身打造;安排培训内容,围绕规范顾及生产;安排培训模式,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不断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做到学以致用;安排培训师资,贴近农户浅显易懂;安排认定后指导,解决生产创业难题。
  (一) 成立农民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田间为课堂,采用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也是国际流行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式。2012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科教处、新疆农广校指导下,博湖县农广校在本布图镇富民蔬菜合作社成立了博湖县首所农民田间学校。
  博湖县富民蔬菜农民田间学校是在考察内地省市田间学校的先进经验后,根据博湖县的实际情况摸索成立的。教室面积100平方米,由合作社会议室改造而成,教室配备培训用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专业设备,蔬菜实习基地是博湖县农广校自己创建的设施农业基地,面积200亩。有学员30名 ,均来自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平均年龄38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家庭主要收入来自蔬菜生产。
  田间学校课程设计40节,每节3课时,理论1课时,实践2课时。课程安排主要以蔬菜生产管理、畜禽养殖为主线,围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由学员提出,分组讨论,对一些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县农广校、农技站老师先行培训,同时邀请自治州农科院、农业局、农技中心专家专题培训,做到课题围绕生产设、教师围绕学员转、理论围绕实践走。
  这种培训模式得到广大农民认可,现已成立了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肉鸡养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葡萄种植6个农民田间学校。学员不仅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家的生产中,还能够带动周边的农民应用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二)合理安排培训,注重培训实效
  教育培训是“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重要环节。博湖县提出依托主导产业对农民开展农业技能生产培训和生产经营管理培训,重点在培训创新上下功夫,围绕八个安排开展培训。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做到“农闲时理论授课掌握基础知识、农忙时结合生产学技能,关键季节外出考察学先进,生产结束回顾总结,依据产业长期服务”,真正做到培训不误农时,帮忙不添乱。
  在培训地点安排上,坚持方便农民,顺应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和生产兼顾的实际,采取“就地就近”方式开展农民职业教育,进村入社到场办学。
  在培训对象安排上,依据产业分类指导,坚持适龄适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年龄在16~55岁,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及以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领域的农民。招收重点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干部等。
  在培训人数安排上,每个班在20~30人,以小班打造精品,让每个学员都能参与融入培训班这个集体。
  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围绕农业部制定的培训规范,结合博湖县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实际编制了一套本土教材,内容加入了地方操作规程、农民生产中的技术小窍门、产业发展动向、县政府一号文件涉农优惠政策等,让农民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技术,还能了解党的政策。
  在培训模式安排上,注重参与式、互动式培训,避免出现一人讲大家听,引导学员去想、去学、去讲,引起学员的兴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在培训师资安排上,做到上层专家讲政策,县级专家讲理论教经营,技术员指导生产,优秀学员现身说法,做到贴近农户浅显易懂。
  认定后技术指导的安排,实行县级专家“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创业难题。
  (三)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参与,互动互学
  以农民为主体,围绕每个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安排培训。辅导教师在培训前深入到农民田间学校同农民交流,根据季节、农时及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民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搜集到一些解决难题的成功案例,精心安排好每节课;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根据蔬菜种类,由学员推选出一名种植养殖能手下节课登台授课。在培训课堂上,由种植养殖能手分别上台讲解种养殖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难题,辅导教师进行引导,其他农民积极参与。如在本布图镇富民蔬菜田间学校给农民培训拱棚南瓜种植技术时,授课内容一宣布,刚种过拱棚南瓜的魏富荣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被请上讲台,从南瓜品种红双喜、金蜜23号的性状、商品性开始讲起,辅导教师一边用水性笔在大白纸上记录要点,一边引导老魏从南瓜的育苗、移栽一直讲到是否需要对花授粉等。讲到南瓜病虫害时,赵光瑞被请上了台接着讲。老赵在镇上经营了10年农资,每年都要去北京等地参加种子农资交易会,对新农药、作物新品种很有研究,他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恰逢其时。辅导教师不时征求学员的意见,讲品种就问学员还种过什么品种,产量如何,讲育苗移栽让学员补充育苗时间和不同时段的温度、湿度管理。农民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适应当地条件,但他们平时不会说。辅导教师的课就是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的“秘诀”说出来,互相学习,通过课程挖掘和梳理知识让课程变得生动,农民学员也不再保守,讲课时态度也从过去的不好意思变得落落大方,辅导教师利用农民成功的经验、用农民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二、“博湖模式”取得的实效
  (一)激发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田间学校进行参与式培训,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以充分体现农民田间学校的自主权、发言权、思维权的“三权”,及多途径、多手段、多方法的“三多”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农民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富民蔬菜班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个难点,各类蔬菜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发生症状相似,生产中遇到这类事情往往都是到农资店或庄稼医院去让他人诊治,买回来很多的农药,有时效果还不好,用不完的农药下次不知道该如何用,造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博湖县农广校在培训时加强了理论培训,让学员了解病害的分类及特征,将各类病害做成卡片发给学员,让他们进行分类,同时让学员收集各类蔬菜的病害标本,拍成照片进行辨认,结合病害发生的规律编制了病害检索表,让学员根据检索表在田间实地进行诊断,极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员目前已掌握这项技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蔬菜生产成本。
  (二)拓宽了学员的致富渠道
  通过参与式培训,学员不仅掌握了生产技术,更主要的学会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扩大生产经营。富民合作社成立时间较早,也争取了一些国家项目,有了自己的场地和基础设施,但是发展缓慢。通过培训,社员了解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了解品牌建设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将10名学员送到沙湾参加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后,他们的思路进一步拓宽了,知道如何应对市场,怎样才能发挥团队能力。经过半年的努力,富民蔬菜市场已经走上正轨,每天的蔬菜交易量在500吨以上,不仅将社员的蔬菜销售出去,还带动了整个本布图镇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增强学员的团队精神
  在参与式培训中,博湖县农广校非常重视团队建设。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第一节课,安排的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基础课。首先,采用报数法或者是词组法进行学员分组,分组后选出小组长,确定小组的组名和小组的口号,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到前排介绍给大家认识,也可自我介绍,介绍后要和小组成员高喊自己的口号。其次选出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组建班委会。辅导教师要和学员一起制定学习约定,由学员自己来说,辅导教师写在大白纸上,哪些不能违反,违反了如何处罚。制定后各小组组长和班长要签字,张贴在教室比较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学员要遵守。在培训时,根据学员的表现穿插一些小游戏,如板凳多米诺、同心杆、毛巾传递等。通过游戏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团队意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班级同学感情加深了,团队意识加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四)通畅了学员与教师的交流
  参与式培训不仅要求学员互动,对教师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办好田间学校,关键是教师和学员要交朋友,要把自己和学员放在平等的位置,要学员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按照学习约定来管理,违反了要主动接受处罚。如要求学员不在教室吸烟、接打电话,自己一定要做到。规定的上课时间作为老师一定不能迟到,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告诉班长。要了解学员的真正需求,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让学员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五)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开设了专业技术课,还专门开设了农村应用文写作、法律知识、网络基础、财务知识、农业创业、市场分析与调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课程,这些看似与种地没有关系的知识对他们的帮助最大,使他们懂得了当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种地,而是把土地作为发家致富的资源来开发利用和经营。随着培训的深入,学员的眼界更高了,对新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
  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博湖县分校 乔亚丽
其他文献
羊肚菌的市场行情好,越来越多的北方菇农开始人工栽培羊肚菌。由于羊肚菌对于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空气含氧量、温度等要求比較高,导致羊肚菌种植户在做水分管理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帮小妹在宁晋找到了当地擅于栽培羊肚菌的乡土专家李建华。本期节目就请李建华给大家讲解如何做好羊肚菌大棚的水分管理。
以县农广校牵头主办的春季农民科技大培训工作早已开始了,我和同事们相继下乡进村开展活动。在紧张而辛苦的工作中,我们收获了完成培训任务后的坦然,带给农民兄弟们切实帮助的欣慰,以及由此而激发和高涨的责任心、使命感,更有逡巡于脑海中对当前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实践的些许感想与思考。  农民參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取决于什么?在一次次进村进行宣传动员、摸底筛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档案的过程中,我目睹了一幕幕感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传统集市 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 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 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 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 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那么如果传统的
欣赏《清明上河图》,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宋代的都市繁华和市井民俗,而且能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从画中去探索一些与时代、艺术和医学相关的命题。  张择端在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他的画作自成一家,别具一格,但大多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画卷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但此画也命运多舛,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但在北宋灭亡后流落北方民间;1925年溥仪将该画携出故宫,后流落于东北长春一带;直到1950年冬,
从损伤的部位来看,在上肢的肩、肘、腕中,以腕关节损伤为主,特别是中老年人以腕部骨折为多;在下肢的髋、膝、踝中,以髋、踝关节骨折和韧带损伤多发。之所以这些部位容易出现损伤,是因为人在滑倒的瞬间,常常采用自我保护的姿势,如手掌撑地或踝关节翻转造成的。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摔跤?最易出现哪些部位的损伤?  老年人神经系统、关节韧带退变,平衡协调能力差,关节稳定性也差,对意外情况反应慢,因而容易摔跤
农业扶贫一定要用心务实不作秀,一定要善用科技智慧的力量求实效。要根据当地特色资源找准切入点,做出几个特色产业,尤其是山区扶贫,更要突出“卖点”,坚持适度规模,充分考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贪大不求全,哪怕从小开始,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以华中农大定点扶贫的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为例,当地特产景阳鸡好吃好卖,可由于疫病风险高,鸡难养。专家团队进入后,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技术攻关,设置了以每个贫困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燕麦粥、糙米或玉米等富含纤维的食品,有助保护心脏,降低死亡率。  哈佛大学对10万名民众进行超过14年的追踪调查,调查人员研究他们的饮食内容及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食用约28公克的全麦,约等同于1小碗的燕麦粥,整体死亡率可降低5%,心脏病死亡率更可减少9%。  研究结果证实,目前建议的全麦饮食是正确的方向,同时多食用全麦食品,有助延年益寿。(《南方网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贫困状况的变化,提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823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率从10.2%降至1.7%,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只有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推进脱贫攻坚,凝聚起强大合力,才能形成拔穷根、真脱贫的决胜之势。  产业扶贫是根基。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以往,几乎每个朝代都很注重历法修编,直至找到了近乎完美的节气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文明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也使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哲学。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
2亩山野菜5万元高收益    大棚,一年竟收入5万元,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武家沟村村民冯兆增种植反季山野菜获得了高收入。  冯兆增培育的山野菜有“猫爪子”、“大耳毛”和“蕨菜”等,两个棚一个暖棚,一个冷棚。他介绍说。他种山野菜力求高产量。  “猫爪子”一平方米只种400棵,第一茬能产1000公斤,一年能出三四茬,后期的产量虽没第一茬高,因每公斤卖30元,还能产出高效益来。“大耳毛”一亩地能割两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