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液态氢化物电催化加氢产物的分析方法

来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一种对有机液态氢化物电催化加氢产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对一系列玻璃管填充柱和毛细管柱进行了筛选,考察了柱温、载气流速、进样器温度、检测室温度等条件对色谱柱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苯系电催化加氢产物气相色谱分离方法.其优选条件如下:色谱柱为50 m长的毛细管柱,其内径为0.25 mm,固定液为SP2100;柱温为50 ℃,进样器温度为150 ℃,检测室温度为180 ℃,柱前压为0.2 MPa(载气流速为25.1 mL/min).该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易控制等特点.
其他文献
对我国东部某断块油田进行了地表化探详查研究。采用0.25km×0.25km测网,通过地表土壤介质的地化分析,确定了该油田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油藏边界,建立了断块油气藏可能的异常模式,并从油气
以9×5地面光伏支架矩阵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1:50刚性模型,在均匀湍流场中进行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群体光伏支架的风压分布规律和体型系数分布。分析了群体光伏支
分析了孤东油田七区中测井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水淹层的定性判别模式。利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建立了多种地质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利用灰色判别技术制定出有效厚度和夹最度
古应力场的研究是当今构造地质学和石油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作用在岩石或地层中的应力可以导致其不同样式和特性的变形,并且驱动油气的运移和成藏。从地质体中直接获得古应力
文章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水玻璃自硬砂湿法清砂后,污水污泥处理的技术、工艺过程及其结果。在生产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套水玻璃自硬砂再生后污水污泥处理设备,并详细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的量之比为0.95∶1,反应pH起始值为7.5~8.0,
线性调频连续波探地雷达(LFMCW GPR)用于检测路面厚度时要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而由于经典谱估计法固有的缺点,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利用Burg最大熵法和修正协方差法对探地雷
气-液两相管流流型的自动识别一直是多相流研究中倍受关注的问题,而相关法在气-液两相流流量的计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座试验室规模的多相流综合测试环道上,由多传感器系统
分析了目前我国铸造机械行业产品质量状况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质量的措施。
采用多元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油水井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油井含水率的多因素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在已知水井注水量的情况下对相应油井的含水率进行预测。通过对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