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胡杨光合光响应过程模拟与模型比较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塔里木干旱荒漠区2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盆栽模拟荒漠生境5种水分梯度,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胡杨在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并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对其进行拟合与比较,以期优选出适用于干旱荒漠环境的光响应模型,阐明胡杨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与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胡杨净光合速率(Pn)随干旱胁迫加剧呈下降趋势,同一光强(PAR)下Pn降幅增大。中度干旱胁迫以下(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45%)胡杨在高PAR下仍能维持相对较高Pn,光抑制程度轻;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指数模型均可较好地模拟Pn-PAR响应过程,但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拟合值与实测值差异极显著(P<0.01)。中度干旱胁迫以上(RSWC<45%)胡杨Pn随PAR升高而显著下降,LSP与Pnmax极显著降低,光抑制现象明显;仅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胡杨光响应过程、光响应参数与实际情况较吻合。4种模型模拟效果顺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4种光响应模型对干旱胁迫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用于各种水分条件,尤其适用于干旱荒漠生境,其它3种模型适用于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光响应特征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阈值不同。随干旱胁迫加剧,胡杨表观量子效率(AQY)、Pn、LSP与Pnmax持续降低,严重干旱胁迫下暗呼吸速率(Rd)、LCP反而明显增大。RSWC>45%胡杨仍能保持较高的AQY、Pnmax、LSP,RSWC<45%其Pnmax、LSP显著降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胡杨光合进程和光强耐受范围,降低了光合效率,严重干旱胁迫严重影响胡杨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干旱荒漠环境下,胡杨采取缩窄光照生态幅、降低光能利用率和减少呼吸消耗来积极抵御荒漠干旱逆境伤害的生态对策。因此,从极端干旱荒漠区种群保护与植被恢复角度来看,胡杨林土壤水分应维持在RSWC 50%左右,符合干旱缺水地区植物生长和高效用水的管理原则。
其他文献
在经济强省浙江,衢州算是欠发达地区,2004年它有了长足的发展,令人欣慰。$$  强化“资源优势”衢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这为特色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原材料
报纸
郭思乐教授首创的“生本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他还深刻地指出:教育不应压抑,而是要激扬。这些真知灼见,让笔者于教
学校德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向善之心,它理应悄然无痕地进入学生的心田,《老子》倡导的“上善若水”思想给了德育有益的启示。要做到德育无痕,德育者需要确立“善利万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