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护理伦理规范对我国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y198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于2006年初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学习2年,期间在以悉尼大学教学医院为主的数家医院进行了参观学习.访学过程中对澳大利亚护理同仁以患者为中心,严格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的工作作风印象深刻,在此与大家分享,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在术前必须对手术部位及其边缘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消毒液流入或溅到临近器官或头发上.尤其是在进行头颈部手术(如耳科、腮腺、颅脑等手术)时,因眼、耳、鼻等器官都集中于面部,在消毒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这些器官的保护。
期刊
康复训练是骨伤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过程,贯穿于骨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康复训练能够尽可能将病残率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早日返回社会,自食其力[1].因此,康复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2].我院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尝试设立了骨伤康复专科,护士专职进行骨伤患者功能康复训练,现报道如下。
期刊
肠道梗阻因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致使肠腔高度胀气、胀液,术中必须对梗阻肠腔进行人工排气、排液,并用生理盐水进行肠腔灌洗,以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而肠道灌洗中一直存在以下问题:(1)手术台上提供的无菌容器容量不能满足盛装肠道灌洗流出的液量,因为容器容量只有2000 ml左右,而肠腔灌洗一般要冲洗5000 ml以上的生理盐水,才能将梗阻肠道内潴留的肠内容物清洗干净;(2)术中灌洗出的体
期刊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多起源于外周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颅神经的鞘瘤,好发于头颈和上下肢屈侧,发生于咽部的实属罕见[1].由于病变部位特殊,局剖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病情多变,因此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目前此方面护理经验的报道尚不多见.2006年我科成功救治1例经口入路手术切除咽部神经鞘瘤患者,摸索出一些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药物中毒的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11例药物中毒患者,置换期间注意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置换结束后,3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即神志清醒,最迟8 h患者神志转清醒,11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在血浆置换治疗中,护士是主要的技术操作者,护士严格掌握血浆置换技术,医护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血浆置换术成功的保证。
目的 探讨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02年7月-2006年12月收住的52例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与随机选取的40例单纯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比较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膝关节功能的情况.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与单纯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膝关节功能显著低于单纯骨折患者.结论 经积极护理,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较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6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分别在第1次住院治疗后半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结论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穿刺技术是由肘部的静脉或上臂静脉穿刺置入,其尖端位于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内,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通道[1].在彩超引导下置入PICC技术,就是在彩超探头的指引下进行静脉穿刺,超声能指导操作者对所要穿刺的静脉做出全面地评价,可以在显示屏上清楚地辨别动静脉、走行、血管流速,测
期刊
现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医疗单位对毕业生基本技能不高反映强烈.针对护理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强化训练方案.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心电监护常用于危重患者和心律失常患者的持续心电监测,心电监护仪可分为床边监护仪、遥测监护仪和中央处理系统.无论使用何种监护仪,都必须使用电极连接导线.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因其具有使用方便、粘贴牢固、可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