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没有”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大学王永生同志主编的《中国现代文论选》收有康白情一九二○年写的《新诗底我见》。文章后面编者加的“本文提要”里有这样一句:“康白情认为,新诗应‘自由成章而后有一定的格律’”。然而,进一步逐句查阅康白情文章的原文,他的原话却是这样写的:“旧诗大体遵格律,拘音韵,讲雕琢,尚典雅。新诗反之,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
  
其他文献
侯赛因·萨拉米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少将不说软话,在美国进行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尤其如此。  2021年1月1日,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杀一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萨拉米高调表示要为死者复仇。他说:“伊朗没有恐惧。我们已经准备好保卫我们的独立、重要利益和伟大革命(指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成果,正如我们在过去41年所做的一样。”他强调,今天伊朗“将在战场上对敌人作
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  津坦市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西南,是加特省省会。在当地一个门禁森严的大院里,有栋装修豪华的两层小楼。不久前,失踪6年、传闻已不在人世的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下文称赛义夫)突然露面了,在小楼里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罗伯特·沃斯的采访。  赛义夫是利比亚已故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下文称卡扎菲)次子,曾被视为中东地区最风光的政治“接班人”之一。但随着“阿拉伯之春
《战国策·赵策》中,有《触说赵太后》一文;过去不少选本都作“触”。但是,根据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本《战国策》,原文是“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触”应为“触龙”。  我国过去的文字均系直行排列,且无标点符号;今本《战国策》是将“龙言”二字,连写成“”,以致造成这一错误。  要是没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战国策》,那还会以讹传讹地传下去。宋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曾提出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
上世纪60年代初,历史学家卡洛·金茨堡翻阅一个18世纪宗教裁判所审判官的汇编, 其中有意大利宗教裁判所 1000次审判的手抄本目录。无意间,他读到一条不过寥寥数行的案情介绍,兴趣瞬间被点燃:被告是一个小磨坊主,因对上帝有不同的看法而受到指控。  直到1970年,他才有机会读到审判的详细过程,并被其中的记录深深触动。6 年后,他出版《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 纪磨坊主的宇宙》。该书一经问世,便在 史
最近出了一本《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文艺版),没有前言,没有后记,入选的文章也不标明出处。为什么?我估计是话很难说。因为周作人既是散文名家回避不得,是汉奸又宣扬不得,不论好话坏话都轻不得重不得,所以索性什么都不说。  周作人曾引用荀子的话:“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这一次,编者采取“默而当”的办法,递给我们一本“赤膊书”。  《散文集》入选的都是周作人早期的进步文章,在选集里可以看到周作
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读后    金开诚同志在北大举办的“文艺心理学”讲座早已喧腾人口,因此我一直翘首期待着他的讲稿的出版。读了《文艺心理学论稿》以后,确实使人得到很大满足。诚如有的同志所说,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笼罩在文艺心理学上的神秘感。”这里,试将我读此书的一些断想略述如下,以求正于作者和读书界。    文艺心理学研究方兴未艾    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百科全书》(一九七四年版)提到当今的文学批
乡愁是一张蓝蓝的车票,我在这头,加速包在那头。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微博热搜告诉我,某售票网站又陷入了大型崩溃中。每到年底,面对春运这场考验智力、毅力和运气的综合考试,即使再讲究的白领青年,也得放下自己的优雅,挤入几亿人的抢票大军里。  抢票需要诸葛孔明的运筹帷幄。首先登录售票网站主动出击,注册抢票软件守株待兔,至于下策,淘宝购物车下单折叠板凳,凌晨4点去售票处排队也许能用上。关于路线规划,两点
朱文华同志的一封信    韩进廉同志:  你好。《读书》杂志编辑部转来了大作《深刻的教训》,我拜读后很受感动。你承认缺点的态度极为诚恳,唯其如此,倒使我感到不安了。尊著《红学史稿》我是在今年署假期间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不是专搞红学的,但对此略有兴趣,只是在读尊著过程中,发现了某些缺点,才写了一篇短文,以后《读书》杂志也就刊出了。其实,我本人也是才疏学浅,近年来所发表的有关论文中(包括《试论胡适在五
数天前(二月十九日)在美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上,读到一条新闻,标题为“明代话本拍案惊奇、珍藏日本广岛大学、大陆学者复印标点刊行”。里面引自上海中新社的报导,说“明朝凌初所撰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四十卷足本,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编者章培恒教授,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在日本神户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时,得到广岛大学珍藏的明朝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尚友堂原刊本《拍案惊奇》复印本,及东京大学收藏的有关珍贵资
读了杨绛《倒影集》,禁不住要写一封信致《倒影集》作者    读完了杨绛同志的五个小故事,我翻到前面重读她的《致读者》——这篇书信体的作者自序。婉约的语言,恳切的态度,使我觉得应该给作者回一封信,谢谢她的作品给我的愉悦。在回信之前,请允许我把杨绛同志的原信抄下来。    敬爱的读者:  我希望这几个小故事,能在您繁忙之余,供您片刻的消遣,让您养养心、歇歇力,再抖擞精神投入工作。这就是我最卑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