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网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前,该课程培养的学生还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应用能力欠缺等不足,与企事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及综合各专业特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主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目前,从社会上调查的15个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信息观察,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达到要求,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区别不大,但对企业的岗位能力一知半解,在学习的过程中职业化培养不够,工作完成的标准认识不够;第二,高职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应用能力欠缺,知识不够广泛,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第三,课堂讲解的内容不能针对各专业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比较盲目,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迁移能力较差。
  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符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职人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分析问题的特征,我们不难看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填鸭式”[1]的灌输阶段,教师总是按自己提前备好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基本上是用自己的思想意识来覆盖、代替学生的认识理解,师生之间缺少了心灵的碰撞和交流,结果就使课堂教学变成了“温和的暴力”,让学生变成了“沉默的羔羊”;教学内容过于局限课程内容,与行业、专业紧密性不够;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大部分采用“直接指导式”[2]的培养方式,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迅速、快捷,通过老师的直接指点,学生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项目,看到效果。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教师成了绝对的权威,控制着学生的行为,主宰着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唯参考答案是从;考核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一种优秀的考核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多数高职院校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3]的方式,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考前冲刺从而打击了基础成绩较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职业化人才。
  第一,转变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目标的设计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时,应该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而不能通过教师简单地把答案传递给学生。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定位,调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全校各专业特征以及专业课程辐射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的内容,重新设计该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需求更加紧密,同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鉴于这些考虑因素,设计该课程的八个项目[4-5]分别是;项目一:利用WORD 2010编辑排版制作工程项目合同;项目二:Word 2010销售统计表制作;项目三:主题式案例毕业论文的排版与设计;项目四:Excel企业工资表的创建及修改;项目五:Excel数据处理:工资表的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项目六:如何用Excel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项目七:主题式案例演示文稿制作;项目八:网络搜索及邮件收发实践。
  第三,改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动手应用能力。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和“体现实际工作过程”这些特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有差异,工作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及实际情况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全面把握、综合分析等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创设“探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己的问题或学习目标,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性、可参考性的问题,并将问题重点置于一个大情景中,引导学生借助于情景中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的理解知识含义、操作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网,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综合分析、判断、处理等应用能力素养。
  第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通过八个项目的任务驱动式学习,学生递交项目完成结果,教师给出合理、公平的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成绩,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改革方法在我校针对2012级新生已实行一个学期,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方面考虑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育的道上是一个智慧的行走过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是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唐思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柔性教学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10.
  [2]CUI Jing-zhong,LU Xian-liang.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n Embedded system’s Experimental Courses through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J].IT Education.May,2009:39-41.
  [3]邓昕宁,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03.
  [4]刘松平.计算机应用基础及上机指导[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7.
  [5]李瑛.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
其他文献
2007年4月下旬,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精荚们,包括零配件供应商、主机制造商以及代理商的决策层、技术和营销中坚力量,都跨越亚欧大陆远赴德国慕尼黑参加3年一度的bauma展会去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是多元而协调的,既没有极至的欧美式企业,也没有极至的日式企业;在日有成功的美式企业,美国同样有成功的日式企业自一战以后,伴随着经济复苏,全球工程
从装载机行业老大柳工在2006年11月宣布“服务升级计划”以来,已经过去快半年时间了。目前,主要装载机生产企业都已经在2007年春节前后陆续宣布跟进,使“三包服务一年”成为
宣化,一座塞外坝上草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就在这座古城中,座落着中国推土机制造的龙头企业之一——河北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宣工”)。一直以来宣工都是默默地
“做大不如做强,做宽不如做精,做精更得做细”。这是零配件企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工程机械产品门类多元化的今天,配套技术的专业性已经成为考量配套件企业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07年4月6日,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组委会正式对外公布将与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缔结长期战略性联盟。BICES的3家主办单位——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2007年,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前一年,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高峰年。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中,几乎所有的分行业都至少因为其中一个原因,产品的市场表现在2006年实现了令人惊奇的增长。
干燥滚筒是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是把沥青路面施工所需的骨料干燥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工况下,每生产1 t热骨料,需要消耗约7 kg的柴油或等热值的其他
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波斯普鲁斯海峡,亚欧大陆连接工程正在进展中。这项工程包括一个136 km长的双重管道列车隧道和原有63 km列车轨道的改建。波斯普鲁斯海峡横跨一个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