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埃及总统塞西访华。供图/CNSphoto

  1月19日至23日,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的首次出访。而在此前的1月13日,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文件》在全面回顾中阿关系历史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的原则、中阿全面合作的主要领域和举措、中阿合作论坛机制建设、中国与阿拉伯区域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传递了中国全面加强对阿拉伯国家外交的强烈信号。
  全面规划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定格中阿交往的主旋律。中阿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当代中阿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至1990年中国与沙特建交,中阿实现全面建交并相互支持;从1990年至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之前,中阿关系向全方位、多领域纵深发展;自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过程中,“始终互为兄弟、朋友和伙伴”,“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促进对话交流、文明互鉴”,“始终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构成了中阿关系的基本特征。
  定位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文件》立足当今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着眼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高度对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进行了再定位。当前,中国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阿拉伯国家正在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文件》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提出了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即在探索发展道路上交流借鉴,在追求共同发展上加强合作,在促进地区安全上携手努力,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呼应配合。
  明确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对阿政策原则可以提炼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多边事务四大方面。在政治上,《文件》围绕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和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抵制极端思想蔓延、打击恐怖主义,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等重大问题明确了中国的立场。在经济上,《文件》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多领域合作,新型合作机制建设,通过援助帮助阿拉伯国家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文化上,《文件》特别强调要“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丰富交融,搭建中阿两大民族相知相交的桥梁”。在多边事务方面,《文件》指出双方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关切的重要性。
  细化中阿全面合作的领域及举措。《文件》提出了五大合作领域和29个具体合作领域。第一,政治领域,包括高层交往,政府间磋商与合作机制,立法机构、政党和地方政府交往,国际事务合作,涉台问题五个具体领域;第二,投资贸易领域,包括“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投资合作、贸易、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合作、民用核领域合作、金融合作、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十个具体领域;第三,社会发展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合作、农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林业合作五个具体领域;第四,人文交流领域,包括文明和宗教交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智库等领域合作,民间交往和青年、妇女交流,旅游合作四个具体领域;第五,和平与安全领域,包括地区安全,军事合作,反恐合作,领事、移民、司法和警务合作,非传统安全五个具体领域。由此可见,《文件》对中阿全面合作的领域及其举措的规划十分全面详细,同时还有许多全新的内容,尤其是投资贸易、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等领域的内容较之过去中阿合作论坛文件规定的内容有重要的发展。
  对阿政策新意颇多
  《文件》一方面继承了过去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历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各种政治文件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基于国际与地区形势发展和中阿关系发展现状,增加了许多全新的政策理念和具体措施。
  政治领域的政策针对性突出。中国的对阿政策理念和具体主张充分结合了当前中东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关切。比如,中国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旨在改变中东变局以来中东和平进程不断被边缘化的状况。中国坚持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这既是对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经验的总结,也突出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叙利亚等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的坚定立场。
  “一带一路”引领中阿经贸与社会发展合作。在过去的中阿经贸合作中,能源、贸易、工程承包是中方强调的长期的合作重点。而《文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轴,全面规划了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即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 2 3”合作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密切关系的社会发展领域合作则更多地着眼于当前阿拉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困难,以期通过发展项目合作与力所能及的援助相结合,帮助阿拉伯国家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文明和宗教交流”意义重大。在人文交流领域,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宗教交流”的倡议,即搭建双多边宗教交流平台,倡导宗教和谐和宽容,探索去极端化领域合作,共同遏制极端主义滋生蔓延。当前,在“伊斯兰国”恐怖活动猖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蔓延的背景下,中阿双方加强宗教交流,对于匡正伊斯兰教的国际形象,维护双方的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合作领域拓展显著。在安全理念上,中国首次提出“倡导在中东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支持阿拉伯和地区国家建设包容、共享的地区集体合作安全机制,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在当前沙特与伊朗对抗加剧、域内外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这一倡议无疑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在具体的安全合作领域中,中国也提出了诸多新倡议和新举措。比如,在军事合作领域,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反恐合作领域,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反恐能力建设。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中国在重申继续参与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巡航任务的同时,提出开展互联网安全合作。
  中东变局发生五年来来,中东地区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动荡给世人留下了几个颇具教益的启示:首先,由转型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是其走向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军事干涉、民主输出、颜色革命等外部强加的方式均无助于中东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其次,中东国家内部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国际社会合力支持解决发展问题尤其是转型国家和战乱国家的经济重建,是中东地区实现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前提;其三,通过对话、协商、合作方式解决热点问题,是中东地区形势由乱而治的必然选择,这是伊朗核问题得以全面解决的根基所在,也是叙利亚危机等其他地区问题的努力方向。这些也正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集中体现,而中国发布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必将对提升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水平、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其他文献
据外媒近日报道,西班牙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法国是欧洲人口最有活力的国家,无论年景好坏,法国每天都有2200多名婴儿出生,去年法国共有818565名婴儿出生,这将巩固法国欧洲领导者的地位。  有专家指出,短期内人口增长会带来高昂的经济成本——照顾孩子需要花钱,幼儿园、医疗、社会福利和学校教育等都需要很大支出。但从中长期来看,这是保障国家未来的人力资本,而且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都面临让人不安的
酋长是非洲国家有着独特影响的一支政治社会力量,但国际社会、洲外国家政府和一些发展援助机构在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提供援助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酋长的作用和影响。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一提到非洲的酋长,脑子里首先就会联想起那众多的部落以及广袤的农村茅草泥土房,还有传言中酋长拥有的成群妻妾、土地、财富和权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酋长就是封建残余,象征着落后和愚昧。2007年4月,我因公去了一趟尼日利亚首都阿
第十五届香格里拉对话会6月3~5日在新加坡举行。作为亚太地区安全对话机制中规模较大、层级较高的非官方安全论坛,此次对话会吸引了来自亚太、北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560余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关注议题包括反恐、亚洲安全挑战、朝鲜半岛核问题和南海局势等。会议就不同区域安全议题举行了五次全体大会及多场特别小组会议,参会的多国国防部长、军事首脑、高级别国防官员等防务高官在会议期间举行了多场双边或三边会见。
7月15日晚发生在土耳其的未遂政变事件近日持续发酵,引发强烈余波。土总统埃尔多安指责长期流亡美国的苏非派宗教领袖、土耳其社会伊斯兰的倡导者居伦操纵军队中的支持者策划实施了此次政变,并以调查政变阴谋、肃清公共部门的“居伦分子”为由,在军队、司法、教育、行政、媒体等领域大肆搜捕“居伦运动”成员及其支持者。截至7月底,已有至少6万人被波及,1万余人遭逮捕。土当局还查封了130多家媒体,解散了数千个机构和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2日报道,叙利亚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叙近五年的内战已导致其国家财富、基础设施和机构几乎完全被毁,整体经济损失估计高达2550亿美元,直接或间接因战争丧命的人多达47万,叙人口缩减了21%,超过400万人逃到国外。单在2015年,叙利亚的贫困水平就激增85%。约1380万名叙利亚失去收入来源。2016年1月联合国曾公布数据称叙内战造成该国25万人丧生,事实上那是联合国
近年来西方大国与非洲的关系发展很快,非洲的战略选项在逐步增加。中国如果不能开拓新的增长点和强化自身特点,中非关系模式有可能在众多竞争者中失去光彩。  6月26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塞内加尔、南非和坦桑尼亚。白宫称,此访彰显了美国重视通过扩大经济增长、投资和贸易,强化民主机构以及“投资”于下一代非洲领导人等举措不断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深厚关系;6月初,日本举行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
【马来西亚】《亚洲防务杂志》2016年9月  斯洛伐克地区曾是冷战期间欧洲防务业发展的中心,现斯洛伐克共和国军事生产能力仅相当于当时的60%,其主要产品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系统等重型装备。1990-2015年期间,该国年均出售武器获利2530万美元(以1990年美元计价)。斯洛伐克近年提出了军事现代化战略,防务开支大幅增长。去年以来“大手笔”订单不断,预计至2020年防务开支将占该国GDP的1.6
前阿贾克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荷兰籍传奇球星克鲁伊夫3月24日因肺癌去世。  据悉,克鲁伊夫出生于1947年,曾是荷兰全攻全守足球的旗帜性球员,帮助阿贾克斯俱乐部三次赢得欧洲冠军杯冠军、九次赢得荷甲冠军,曾在1971年、1973年和1974年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1973年,克鲁伊夫加盟巴塞罗那俱乐部,帮助巴萨在时隔13年后再次赢得西甲冠军。此外,克鲁伊夫共为荷兰国家队出场48次,打入33球,
5月2日,中意首次联合警务巡逻启动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来自中国的四名警员自5月2日起与意方警员身着各自国家警服,在罗马和米兰开展为期两周的联合巡逻。  根据安排,联合巡逻期间,中方警員将协助意大利警员处理与旅意中国游客安全有关的问题,为旅意中国游客与意警方沟通提供便利。这是中国警方首次与外国警方开展此类合作。在启动仪式上,意大利内政部长阿尔法诺表示:“联合警务巡逻不仅在意大利,乃至在欧洲都是
在去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这抓住了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指出了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方向。  光是“强”还不行,还要政策得当  周边国家中,除了俄罗斯,中国比其他邻国都要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现代化也在持续推进。另一个事实是,中国的发展崛起十分迅速。此二者结合起来,很容易引起一些周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