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二)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以及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新旧账务处理进行解析,使會计人员对此变化部分引起关注。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如何正确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问题;处理规定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布,从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的事业单位将执行新制度,新旧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制度需要从出台形式、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从而达到学习领会,掌握运用之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新旧事业会计制度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权作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负债类
  1.“借入款项”科目。
  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相应设置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借入款项”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即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余额转入新账中“短期借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借款”科目。
  2.“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旧制度设置了“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其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3.“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
  旧制度设置了“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核算内容涵盖了原账中上述三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包括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旧账在“其他应付款”核算)等,这与企业、医院等单位相一致。事业单位应在新账中该科目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细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并对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属于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4.“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不包括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账款,如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等。转账时,应当对“应付账款”科目进行分析,将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账款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长期应付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账款”科目。
  5.“其他应付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付款”科目。该科目的核算范围比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范围小,不包括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如以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等,相应内容转由新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
  二、净资产类
  1.“事业基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事业基金”科目,但取消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核算范围也较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对所属“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数额后的余额)进行分析: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也就是说新制度下“事业基金”科目要扣减“非流动资产基金——投资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这四项。
  2.“固定基金”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但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3.“专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专用基金”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专用基金”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4.“经营结余”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经营结余”科目,其核算范围与原账中“经营结余”科目的核算范围基本相同。转账时,如果原账中“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应直接转入新账中“经营结余”科目。
  5.“事业结余”、“结余分配”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事业结余”科目,其核算范围较原账中“事业结余”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以及非财政专项资金结转;新制度取消了“结余分配”科目,但设置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因原账中“事业结余”、“结余分配”科目一般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自2013年1月1日起直接启用新账即可。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诸方面,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就是建筑施工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在
本文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论进行分析,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起到宏观的整体把握.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的数字信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虽然这些企业的创立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他们在企业的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经验,使企业发展受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对于铁路客运服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六大重点目标之一.为能良好的应对竞争,需对客运服
本文就如何做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作出简单的分析,旨在与同行交流,助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当前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中,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人才竞争转变成为了管理竞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成效的高低对于项目建设质量有着非常大的
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直接关系着企业成本的控制,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开篇对建筑材料进行了介绍,着重探讨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管理方案,分别从材
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5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手术风险意识培训,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与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
本文首先提出了国内较常见的几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善方案,为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对公司财务成长类型与成长战略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研究目标企业现有成长战略管理状况,结合成长战略管理原理进行企业的成长战略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