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养廉”莫如“阳光法案”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万元户”是国人惊羡的字眼儿。那时候,大多数公职人员的“年薪”不足1000元钱。时至今日,连吃“救济粮”的“低保户”也成了“万元户”,国家的发展何其快也!那个年月常鸣的警钟是:“随着国门洞开,要防苍蝇蚊子进来!”“蝇蚊”者,自然指的是“洋人”腐朽没落的“西西”,比如官员的“贪腐”。西风东渐,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预料,“贪腐”也成了国之顽疾,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于是,有位“知名”的大人物振臂疾呼:“要大幅度提高公职人员工资,使他们足以养廉!”只知道古人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名言,却悟不出“高薪足以养廉”的道理。近年来“公仆”的薪水确实是“大幅度提高”了,比如那“3581”政策的实施,更不用说那些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拿俸禄的“高管”了。可是,却不见让老百姓满意的“养廉”效果。
  日前,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重庆一法院对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受贿2226万元的大案,一审判处死缓。颇有戏剧性的是,这起被称谓“重庆第一贪”案件“曝光”,不是纪检部门的“双规”,揭开“盖子”竟是因为查厕所漏水的意外收获。“物业保安进入无人居住的房间处理漏水之源,从而发现8个装满人民币现金的箱子。经追查找到这笔近千万元现金的主人,才得以曝光”。一位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认为,“这些年来,腐败案子的发生频率非常高,从新闻的角度讲,腐败本身已经不是新闻了,而是说,哪地方还没发生腐败倒是一个新闻。”这话看似言重了,却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反腐倡廉这个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战斗中,我们还没有交出一份让人民十分满意的答卷。
  把“官员”腐败之因,一股脑地推到“洋人”身上,似乎高抬了“洋人”,是“肚子痛埋怨灶王爷”的滑稽。国人“官员”的腐败是地道的国货,腐败“无代无有”!“央视”的屏幕把清朝皇帝美化得比“上帝”还“可爱”,其实,一部“大清朝”的历史就是官员“大腐败”的实录。最近翻阅任恒俊先生《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九品芝麻官的些小衙吏,弄钱花样翻新,触目惊心,可作为今人反腐倡廉的一面镜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为官者的底线。清人概说,“官员十分精神,七分应付上司,三分做事”。只用三分精神做事情的官场陋习,可谓是今天一些公务员上班“玩电脑”、“打游戏”、“炒股票”的始作俑者。“在专制制造的谎言氛围中,虚报、浮夸、上下欺饰,也就成为常态了”。于是才有“清末京城流传的做官谚语”——“小官大做,热官冷做,俗官雅做,闲官忙做,男官女做”——披露官僚的信念和向往。任先生对晚清“官场百态”有透辟分析:“‘专制体制的原则是恐怖,恐怖的目的是平静’。恐怖平静法使官场经常处在震荡之中,震中就是皇帝的殿陛,最低级官员威权也不比专制君主的威权稳定。固位自保的安全法花样百出,送礼、贪污、纳贿、行贿,朋比为奸,层层中饱。隐身绝招无所不用其奇,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今人演绎的“重庆第一贪”厕所藏巨款的“小品”,不过是历代官员贪腐的续篇而已。晚清时期流传“五味俱全的百姓‘官’念”——“靠官、爱官、恨官、怕官,却促使他们想做官,享受官员的特权,教育子弟读书做官”——尽显“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屋漏在下,止之在上”矣。
  “官场腐败这个同质同构的历史悲剧”千年不衰,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是永远割不掉的痈疽”,“化腐朽为神奇”的惟一途径是实现“民主与法制”。我们党历来重视“治国先治官”的原则,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有新进展……要让官员们“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何以保证且证明“干干净净”?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专家和群众共识并强烈要求的“阳光法案”——官员家庭财产公开化。倘如是,莫说把“千万元巨款”藏在厕所里,就是注册在“天堂”,也躲不过“法眼”的监督。“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国人的悲哀,一例“自动取款机”非理性取款案,可以判为“无期”;挟巨款而逃遁的“高官”或“高管”却逍遥法外或轻判了事,岂能服人!
其他文献
百年奥运梦,今朝终得圆。气势恢宏的中国长卷,让世界惊羡。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窃以为奥运开幕的前夕,“聂棋圣”炮轰“铁榔头”的新闻,至今让我耿耿于怀。聂先生是名人,尽管“名人的话不都是名言”,可是名人说出来的话影响却很大。加之“无冕之王”有“哪壶不开提那壶”的“新闻眼”,把“聂棋圣”的即兴讲话张扬得“一清二楚”。一句话是,“我怎么可能看奥运会,请我都不去,最多去央视当嘉宾录录节目。”另一
期刊
谁没一栋房子?只是谁都希望有一所更好的房子。这就像谁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一样,有家庭,有房子,只是房子里装悲剧,装喜剧各有不同。这就是生活,而且天下人都一样。晚上,我拖着灌了铅的腿,疲惫并满怀焦虑地强迫自己坐下来,窝在房子的沙发里看一部电影频道播放的电影,企图缓解一天工作下来的压力。  那是一部刚开始看节奏很慢,冷不丁却让人看到意外的电影。画面上一排木板上的钉子,扎进了女主角的赤脚上,殷红的血流淌不
期刊
五指生的发展目标是做大做强。强在提高专业品质;强在提升文化品味;强在承担社会责任。经营模式上,要更加严谨,成为保健行业的标杆型企业。    继《乔家大院》、《闯关东》等电视剧风靡观众取得佳绩,同样讲述晋商文化,被誉为《闯关东》姊妹篇的《走西口》在2009年继续引领新年荧屏。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有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走西口》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大戏,不如说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期刊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于1996年4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法律援助类基金会。基金会以支持公益法律服务事业,维护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宗旨。在基金会成立之初,一方面由于机构编制不完善,人手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对于法律援助事业也缺乏认识,因此发展比较缓慢。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打官司提供有效帮助”,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定的重
期刊
他们是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夫妻画家,既共同创作鸿幅巨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人合作过一系列载入史册的巨作,屡屡荣获国家美展金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太行铁壁》、《黄河在咆哮》、《火线上的姐妹》等作品奠定了他们在中国画坛的地位,“画坛黄金搭档”之称不胫而走;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各自的艺术领域探索,他们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塑造出众多时代人物的形象,从散发泥土清香的土地上的浓郁的民俗风情,到所处时代的
期刊
当“依法治国”在今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当法治的力量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当人们满怀信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向着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迈进的时候,北京市司法行政部门也在悄然酝酿一项能惠及更多普通百姓的制度变革,那就是在未来的5年内,争取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  自2006年6月北京市司法局提出这一构想至今已一年有余,该体系运作的如何呢?这一体系对律师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期刊
2008年7月2日,北京市工商局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从8月1日起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在网上公开企业注册真实信息,意见一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声此起彼伏。    谁是“意见”的受益者  2007年全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总成交额达到594亿元。仅淘宝一家,其用户数在2007年就达到5300万人。  但是这个意见一出台,就开始在互联网上展开讨论,参与
期刊
日 期:2008年12月17日   地 點:北京长城饭店宴会厅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北京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信息中心 世界银行 欧洲科技合作平台  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等  文字整理:沙磊(《中关村》杂志 记者)      论坛缘起:  北京文博会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期刊
嘉博文通过构建一条循环的绿色产业链条,实现了“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的完美融合,更促进了环保产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8月的北京城,空气中弥漫着奥运狂欢的因子。  运动员们在紧张激烈的比赛过后,陆续来到位于奥运村北区正门内和平反战墙的右侧的奥运主餐厅用餐。这里距离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很近,只需穿过一条马路,并排两座巨大的白色帐篷就是奥运主餐厅。  奥运会开始后,运动员餐厅每天提供大约9000名
期刊
20年来,中关村一直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从中关村科技园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刚刚走过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惊心动魄的一年。我们战胜了罕见的冻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我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