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儒林外史》中声态并作的人物形象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林外史》是十八世纪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以尖锐锋利的笔芒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作品在揭露与批判的同时,也刻画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人物形象;范进;特征性言行
  
  已故文学家吴组缃先生曾说:“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与命运,除了反右,文革,上山下乡之外,《儒林外史》中全有了。”
  作为我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巨著,作品在描写人物性格,尤其是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可谓是“声态并作”。《儒林外史》的艺术描写虽然是以描写世相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视描写人物。在小说中,人生世相总是需要通过各有其生活遭遇,各有其性格风貌的人来体现的。注重写世相,就不能不注重写人物。总体来说,《儒林外史》写人物的份量是与其写世相的份量相副的。鲁迅先生在研究《儒林外史》曾说道小说写人“现身纸上,声态并作”,这并非是溢美之词。但由于《儒林外史》的描写以表现世态万象为主要内容,遂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描写的鲜明人物形象举不枚举,但我们仔细想来,其不外乎两种情形,一类是以描摹特征性言行为主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以渲染主要性格为主的人物形象,其实这也就是《儒林外史》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试以小说中最具特点的人物形象——范进举例,分析《儒林外史》中的特征性人物形象。
  作为本书中的灵魂人物,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他在主试官周进的抬举下,应试及第。而他自己却由于喜不自胜而发疯。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在分析他的形象时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所处时代。范进生活在清朝初年,清王朝正处在上升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长达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全社会都沉浸在“科考热”中。
  (2)社会地位。范进出身低微,既贫且寒,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借钱赶考不成,反遭道其岳父胡屠户的一顿臭骂。
  (3)人物本性。激疑:范进遭其岳父胡屠户无端辱骂,为什么却还说“岳父见教的是”?范进为什么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之下“东张西望”寻人买鸡?范进对岳丈的“教诲”,唯唯连声,穷秀才卖鸡也能招摇过市,不过“草民”一个。可见,中举前的范进懦弱猥琐,甘蒙屈辱,一脸自卑自贱的奴才相。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范进得人物形象——他热衷功名: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他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他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他虚伪奸诈:从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的到来,并赤裸裸的和范进套关系为不给自己在官场上抹上不敬老丈人的污点而做出的举动,都可看出范进为人的奸诈。
  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进将自己20到54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一旦中举,34年的折磨摧残,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都在“疯”中爆发出来。
  范进只是《儒林外史》这部巨著中的鲜明人物形象中的典型代表,这样的人物在作品中还有很多,比如说严监生,临死还伸出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嫌灯盏里点两根灯草费油,还有严贡生讹邻家的猪和讹船家的工钱的恶劣行径,王玉辉对女儿殉节的先喜后悲,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迂腐本色,牛浦郎的冒名顶替,沈大脚的媒婆嘴,等等都赋予的人物以鲜明的形象。这类以言语塑造起来的人物形象。有些特征性言行不但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包含着深刻的性格内容。如范进中举,严监生之死,王玉辉悲悼女儿等等。作者在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更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肖像。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在评说《儒林外史》说道:“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还有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这样一部巨著虽然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但却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嘲讽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高度,在当时无疑是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精准、形象、干练的白话文般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详实的景物描写,辛辣的讽刺手法,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沈治钧.儒林外史: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
  [2]高明阁.论儒林外史对原型的摄取[J].社会科学辑刊,1980(02).
其他文献
蓬莱县令王立德中毒身亡,刑部派汪堂官前往勘查。但汪堂官并没追查到什么线索就回京交差。在他回京之前,在京中任户部郎中的王县令的弟弟王元德突然失踪,据说还盗走了大量库银。不久,在京官中传出了风声:王县令兄弟两人合伙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怕暴露真相,于是一个自杀,一个潜逃。  当时,做了一年大理寺丞的狄仁杰,为查明王县令的死亡事件,主动要求到蓬莱县接任县令。  代理县令的主簿唐祯祥向上任的狄仁杰报告,前任王
期刊
《春江花月夜》作为“初唐的顶峰”(李泽厚《美的历程》),已被读者和评论家从各个方面将它的美和意义指向阐释得清晰明白,但它作为“孤篇盖全唐”的顶级之作,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据说是南陈后主陈叔宝所创的宫体诗,以宫庭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主写君主的欢娱生活,其原诗已不传,而这一诗题却被传承下来。史列“暴君”之一的隋炀帝也写过两首《春江花月夜》并流传下来。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期刊
五、土族    1、族名的来源及分布  土族自称各地不一,互助、大通、天祝一带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察汗蒙古尔”(白蒙古族)。民和山川地区则多称“土昆”。甘肃卓尼地区则多称“土户家”。藏族称土族为“霍尔”,汉、回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解放后民族进行识别时,统一称为土族。  土族的族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鲜卑支系吐谷浑人后裔;二、沙陀突厥后裔;三、蒙古族后裔。至今对此
期刊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部巅峰巨制,它通过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一群红楼女儿的悲剧命运为主线,深刻揭示出了贾、王、薛、史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始末,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而又细致平实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悲剧画卷。本文单就《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试从空间叙事角度,通过,分析荣国府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荣国府主要人物关系有较深层次的体会,为文本的细读
期刊
【摘要】本文以《挂满了柔软幕帐》为例,从查阅咏叹调相关内容、谱面学习、深层次的二度创作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学唱好一首新的咏叹调。  【关键词】《挂满了柔软幕帐》;相关内容;谱面;二度创作    歌唱艺术是一门通过声音、节奏、旋律及动作等一系列综合元素塑造艺术形象的表演艺术。一首新的咏叹调的谱子拿到手以后,要怎样去学唱它,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版本。要想演唱好一首歌曲,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演唱技巧,更需要严谨
期刊
学校对学生实行减负后,学生的课余时间会得到保证,如何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到图书馆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和发展个性特长,作为社会教育重要场所之一的图书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县级图书馆如何做好少儿图书室的工作,将是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当前,教育战线切实减轻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
期刊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题之间的暴力行为,并认为施暴者是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丈夫,受害者一般是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妻子。    一、家庭暴力的特征    由于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一种暴力行为,受害者往往是家庭成员中的弱者,往往因无
期刊
对康雍乾三朝,中国史学界历来是比较重视的。但民国以来的史学界的主流,对康雍乾三朝历来是以异族入侵,镇压反满人士,大搞文字狱而否定的。自从刘大年“论康熙”一文后,对康熙又开始褒了。至于近期无数关于康熙,雍正和乾隆的电视剧,更把清初的这三个皇帝描绘成了英明圣君。褒的内容,主要是“大一统”,对内削平以吴三桂为代表的藩王,对外征战,扩大了清皇朝的版图。至于整顿吏治,当然也写了许多,但最终还是写不出来,因为
期刊
【摘要】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艺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关键要该讲究工作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策略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
期刊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7所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现状进行问卷和访问的调查方法,揭示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各项权益的实现程度和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根据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受损严重的现状,分别从侵害或影响其权益实现的主体、方式和权益救济等方面进行了特征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权益;调查分析;权益现状;特征    一、民办高校教师权益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