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阻力滑行试验方法对比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同一试验车辆国四滑行法下允许的不同试验环境温度下进行道路滑行阻力测量,也对比了该车的国五阻力曲线,探讨了国五法规和国四在试验相关条件方面的不同要求。以及试验环境温度中对道路阻力滑行试验的影响。
  关键词:排放试验;滑行法
  0引言
  车辆道路滑行阻力是底盘测功机上整车试验的一组重要参数。在国六法规中,道路阻力滑行法对车辆和试验条件的定义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我们对同一竞品车型在满足国四法规的不同试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滑行法道路阻力测量对比,在这过程中对道路滑行法试验要求和流程的变化,以及对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汽车滑行的受力过程分析及最小二乘法拟合
  国五和国四滑行试验法,其滑行法試验原理是一致的。滑行试验的过程都是让车辆加速到一定速度后空档滑行,在空气阻力、滚动阻力等作用下自由减速。测量车辆在每一速度段的减速时间然后计算减速加速度和该点阻力。
  2国四滑行试验要求与国五的差异
  2.1试验环境要求
  过去国五对试验环境的要求为空气密度与基准状态(P=100 kPa,T=293.2 K),相差不得超过±7.5。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计算,夏季40℃以下、冬季1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都满足该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气温对胎温的影响较大,进一步会影响到胎压和滚动阻力。
  2.2试验准备要求
  试验准备的要求,包括试验车辆选择、车辆配重、车辆处置等准备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试验车辆配重的变化。
  2.2.1车辆配重要求
  国四除了基准质量外,还要求把选装装备质量和代表性负荷质量算入测试质量中。在车辆系族的样车选择上,改为要求使用车辆H(系族中循环能量最高的车型)。大幅增加的测试质量给车型开发工作增加了难度。车辆H的测试质量为TMh,在测试质量上的区别由图1中所示,国四和国五法规在车辆测试质量上的差距主要在于国四增加了车辆最大负荷的15%和选装装备质量。考虑到用户实际车辆使用过程中载货和载人的负重情况,国四的车辆测试质量更贴近用户实际的使用情况。
  以某竞品车型为例,国五法规的测试质量为1 672 Kg,而在国四法规的测试质量达到了1 730 kg,增加了58 kg之多。
  2.2.2车辆浸车与胎压设定
  胎温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有非常大的影响。但在国五法规中并未对胎压、热胎等轮胎的处置做出具体规定。国四不但对轮胎的磨合老化提出了规定,也针对不同浸车和试验环境温度下的车辆处置作出了要求,需要根据温度调整胎压。在本次试验中。
  (1)试验基准胎压为厂家推荐胎压值的下限,本次试验基准胎压值为前后胎均为220 kPa(基准胎压值下限)。
  (2)将胎压调整到(基准胎压下限)*1.1=242 kPa,浸车1 h。
  (3)当道路试验大气温度与标准浸车温度的温度差超过5℃时,根据试验实际温度Tamb和标准浸车温度Tsoak的差值调整胎压。(标准温度25℃),如车辆浸置在非标准环境下,则需测量实际测浸车环境温度作为Tsoak。
  (4)需要调整的胎压值。
  ①在第一次试验中实测环境温度Tamb为35℃,浸车温度Tsoak为28℃,计算胎压应调整-5.6 kPa。实际胎压调整为220-5.6=214.4 kPa。
  ②在第二次试验中Tamb为24℃,Tsoak为25℃,浸车温度差没有超过5℃,使用标准胎压220 kPa。
  2.2.3车辆的预热
  车辆预热在国五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以往实际试验工作中多参照道路试验方法进行暖车滑行。而国六则明确规定了热车程序应以118km/h的时速暖车20 min。以及5~10 s内稳定从80 km/h降至20 km/h的制动预热过程。
  3滑行阻力结果对比
  在夏季和秋季两种环境温度下,采用固定风速仪滑行法进行了两次同一车辆的国四滑行阻力试验,并与该车国五曲线进行了比较。下表是用同一样车在24℃和35℃环境温度下,采用国四固定风速仪滑行法得到的道路阻力数据示意图,原始数据受篇幅所限略去。该试验结果同25℃环境温度下,国五滑行法得到的阻力数据进行比较。
  对比图2中分别标记为“国四35℃”和“国四24℃”的两条阻力曲线,可见道路阻力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80 km/h阶段,差值最大可以达到到20%以上。可见尽管国四新增了胎压调整等措旋,滑行试验仍然对试验环境温度较敏感。
  而在相近试验环境温度下,分别使用国五和国四两种滑行试验方法得到两条滑行阻力曲线。对比可知,在中低速20-60 km/h部分阶段,使用国五滑行法得到的道路阻力较大,最大可达15%左右。但总体来说阻力差异的程度并未对车型排放开发带来显著影响。
  4结束语
  (1)尽管国四法规在滑行法测量道路阻力的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对于试验环境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的一系列修正操作和方法,实际测量结果仍然受试验环境温度的较大影响。
  (2)尽管试验质量有所增加,计算方法不同,但在相近的试验环境条件下,同一样车在国四和国五滑行法下取得的道路阻力数据存在阻力差异不大。
  作者简介:
  方燕华,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排放试验技术和排放法规研究。
  魏凌云,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排放试验技术。
  夏静,专科,辅助技师,研究方向为排放试验技术
其他文献
卡钻诊断与预测专家系统StickES,采用BorlandC++在WINDOW环境下研制完成,主要功能为:(1)诊断卡钻类型和引起该卡钴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2)预测有可能发生哪 种卡钻事事故,并提出解决隐患的处理方案;(3)提出
该文提出对由两个原因一起作用而产生的结果的定量归因判断的能力差异解释,认为对两个原因定量归因判断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对两个原因能力评估之间的相对差异。两个实验发
低侵入岩能为准确计算油气藏油气的地南储量提供可靠的岩心分析资料,文中介绍了国外低侵入取心技术,着重介绍了岩心侵入机理,国外发展的低侵入取心钻头,低侵入取心钻井液以及取心
井塌是川东气田高陡构造上部泥,页岩井眼段的主要井下复杂情况,严惩地影响了钻井速度的提高,引起井塌的主要原因包括沉积形成的高陡构造地应力,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大倾角和多裂缝
川孝239井因地层水层存在,又因不合理的生产制度,导致该井生产时间不长而被水淹。后对生产资料和井史资料分析,提出合理的工艺和生产管理措施,采用泡沫排水剂,改装井口装置,采用气举复
针对有关干扰子激活和抑制加工的时程研究存在的分歧,采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探讨不同知觉负载水平下干扰子的激活和抑制及其加工时程问题。结果显示:在同一实验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