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1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YC-1)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近年来其抗癌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研究,如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HIF-1)、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炎性反应等.YC-1通过HIF-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抗肝癌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通过对YC-1多种抗肝癌机制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YC-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现就YC-1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门诊病人的满意度,促进门诊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方法:在病人就诊后的一周内,客服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回访,内容包括:为病人提供帮助,进行健康教育,征求病人的意见
目的:建立兔血浆胞磷胆碱浓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血浆经高氯酸沉淀,以Venusil MP-C_(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
目的 对三种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 将Ⅰ、Ⅱ和Ⅲ型脊灰病毒标准株(TR株),从1×101倍系列稀释至1×107倍.选用三类方法对制备的脊灰病毒稀释液系列进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学治疗对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之间的化疗前无糖尿病家族史且血糖正常的182例乳腺癌化疗的患者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27例患者
探讨“AKIN”标准及病理诊断指导下实施体外循环免疫净化(ECIP)救治妊娠期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对预后的影响。(1)观察ECIP干预时机对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根
1986年Oosterwijk在肾细胞癌系中发现一种肾癌相关抗原G250,随后Pastorekova等[1]相继利用MaTu病毒MN的单克隆抗体M75从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系中发现MN特异性蛋白,并认为其有
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是Simonet等[1]于1997年发现的一种具有调节骨吸收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该蛋白基因过度表达会导致小鼠出现骨质硬化,早期小鼠即可出现严重的骨质
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以其独特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优势成为各种头颈肿瘤手术治疗或外放射治疗的补充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同,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增添了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康艾注射液进行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凝胶法,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通过灵敏度复核试验和干扰预试验,用鲎试剂灵敏度为0.25 EU·ml~(-1
目的 通过与"徒手"置钉进行比较,探讨自行研制的经皮胸腰椎椎弓根置钉三维定位器辅助在脊柱标本上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对新鲜保留皮肤软组织的脊柱标本2具(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