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入侵全明星技巧挑战赛

来源 :当代体育·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明星技巧挑战赛不断推陈出新,今年竟然增加了大个子组来挑战这项由小个后卫统治的赛事。不曾想居然出了个大新闻,堪称“NBA本赛季最大冷门”。
  本届技巧挑战赛的最大看点无疑就是大个子球员的入侵,勇士的格林、国王的考辛斯、鹈鹕的戴维斯和森林狼的唐斯四人代表大个子出战,为比赛增加了噱头。在后场则是凯尔特人的小托马斯、湖人的克拉克森、开拓者的麦科勒姆和火箭队的卫冕冠军贝弗利。只不过在全明星周末前,贝弗利因伤退出了比赛,掘金队的菜鸟新秀穆迪埃顶替他参赛。
  技巧赛是对球员篮球基本功的全面考验,传球、运球等基本技能都会在比赛中接受考验,球员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动作要求,这对他们的基本功要求还是很高的。本届技巧赛,虽然缺少了卫冕冠军和一些大牌后卫的参与,但并不缺少看点,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来自大个子的强势入侵。格林虽然是一个四号位球员,但他具有极强的运球和组织能力,很多时候他都是勇士队的进攻发起点,赛季他场均7.2次助攻。考辛斯和戴维斯也是新生代大个子球员的代表,他们能够运球,有不俗的传球能力,技巧赛恰好是他们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舞台。相对于这三人来说,唐斯则是一个实足的菜鸟,但他能里能外的全面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不可否认,大个子参加技巧赛有很好的娱乐效果,正如当年奥尼尔在全明星赛上客串控卫,玩各类花式运球。全明星是篮球娱乐大餐,太严肃就没有意思了,逗球迷们一笑,也是球星们的工作。内线大个子与小个后卫抢技巧赛冠军,笑点必然不会少,会令这项比赛更吸引眼球。当然,大个子参赛也并非纯粹为了娱乐,更不是恶搞,这是当今篮球潮流的体现。如今的篮球风格追求更快更准,对内线球员在速度和技术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低位型内线如今大多是蓝领,能跑能传能控球还能中远投的大个子,才符合现在的流行趋势。
  而对于托马斯、克拉克森、穆迪埃和麦科勒姆这些后卫球员来说,这一次的比赛不仅是他们展现自己篮球技巧的舞台,也是他们捍卫后卫荣誉的场所,他们要为后卫球员守住这个冠军。
  为了能让比赛有更多看点,这一次的技巧赛分为两个半区,小个后卫们在一个半区,大个子球员们在一个半区,两个半区各产生一个胜利者再角逐最后的冠军。麦科勒姆和克拉克森率先出场,他们两人在胸前传球环节做得都不好,三次尝试都没有完成。不过按照技巧赛规定,传球点传完三个球不管是否成功都要继续。麦科勒姆推进上篮稍微落后克拉克森,但在折返投三分时,因为克拉克森连续出手不中,而麦科勒姆第一个三分球出手就命中了,作为场均出手6.1个三分、命中2.4次的联盟顶尖三分手之一,麦科勒姆确实没让人失望。第二组出场的是小托马斯和穆迪埃。胸前传球环节小托马斯一次搞定,领先对手,而穆迪埃则用了两次机会才完成。小托马斯率先到达投篮环节,他第一次投篮不中,这时穆迪埃才追上来准备投篮。然而小托马斯没有错过第二次机会,掘金小将还是晚了一步。
  在大个子半区,格林和唐斯率先登场。在格林登场前,他的队友库里就坐在场边为他鼓掌加油。在胸前传球环节,格林第一次就成功了,而唐斯则是传了三次都没有成功。不过在最重要的三分投篮上,格林两次尝试都没有投进,唐斯第二次投篮命中,淘汰了赛前被广泛看好的格林晋级了第二轮。接下来是考辛斯和戴维斯相遇。有考辛斯在的地方必定槽点颇多。他一上来刚运了两下竟把球打到了脚上,胸前传球也是三次都没有成功,而戴维斯两次完成传球领跑。不过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的,大家个子都差不多,又能快到哪儿去?尽管“浓眉哥”始终在速度方面力压考辛斯一筹,可在投三分方面,戴维斯却卡了壳,相反考辛斯在第一投不中的情况下,随后的出手便是空心入筐。说来也是有趣,考辛斯的这一球,刚好比戴维斯快了那么一丁点儿,像唐斯一样后来居上淘汰“浓眉哥”。因此很多记者都调侃道:“考辛斯这样发挥居然都能赢,天哪。”也有专家给考辛斯起了新外号,叫“水花考辛斯”。也有专家讽刺道:“消息源爆料:哈桑·怀特赛德准备报名参加技巧挑战赛了。”
  首场半决赛是麦科勒姆对阵小托马斯。麦科勒姆在运球绕桩时不慎把球运丢,“没关系,传球好三分准就行。”现场解说这样评价,可那边小托马斯已经凭借超快的速度完成了上篮,麦科勒姆穷追不舍,可他在上篮命中的时候,小托马斯已经跑到了另一侧三分线外。麦科勒姆上篮命中正在奔跑中,小托马斯已经应声命中三分,淘汰对手率先跻身决赛。大个子组的半决赛中,唐斯发挥得很好,胸前传球第一传就进了,而考辛斯仍是三次传球不中。领先的唐斯继续良好手感,三分球第一投就命中,考辛斯运球时又把球运到了脚后跟上,就这样,唐斯获胜与小托马斯会师决赛。


  未即休息,决赛立即上演。这场预测中一边倒的对抗反而是唐斯占了先机。运球速度上小托马斯更快,不过两人在胸前传球环节都是一次搞定。接着运球上篮,唐斯人高腿长速度上并不吃亏,反而略超了对手。两位球员完成上篮后,场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他们转身运球还险些相撞。唐斯率先投射三分不中,但前两轮顺利晋级的小托马斯并没能把手感延续。在第四次尝试时,唐斯把三分球投中,也就此战胜了小托马斯,成为技巧挑战赛历史上最高的冠军。而看着唐斯代表大个子球员夺冠,格林、戴维斯和考辛斯也很兴奋,他们跑上场把唐斯紧紧围住,庆祝属于大个子的胜利。NBA官网专家朗·惠特克直接表示:“这是最精彩的技巧赛收尾。”而唐斯成为史上个子最高的技巧挑战赛冠军,也有网友调侃道:“人类的一小步,大个球员的一大步!”
  技巧赛比的是速度、传球和投篮准确性,似乎后卫优势更大一些,但时代在变,大个子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内线高塔,而是在速度上向小前锋靠拢,技术上向后卫学习。在当今的NBA,若是某位大个子比赛风格慢吞吞,出了禁区就不会投篮,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吗?所以说唐斯的夺冠虽然有一定偶然因素,但也恰好印证了未来篮球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提到乔·克劳福德这位NBA的资深裁判,你会想到什么?  想必是一个大光头,或者是在场上执法时偶尔会出现的疯狂举动吧?而在2007年他对坐在场边微笑的蒂姆·邓肯吹了一记技术犯规并且将其驱逐出场的事情,也成为了他多年裁判生涯最为人所熟知的花絮。但以后,恐怕很难再看到这位满脸严肃却充满喜感的老头儿了,因为这位联盟第17号裁判已经决定在本赛季之后结束自己的裁判生涯。  “邓肯事件”,克劳福德如此称呼200
期刊
很早以前,我就想给科比写点什么了,看了16年的球,每一年他都会伴我成长,像我这一批的球迷也见证了很多历史时刻,我想,当这位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将要谢幕的时候,可能在电视屏幕上的比赛中,我依旧会寻找他的身影。  1999年,我第一次看到了NBA,那时候我住的小镇里还没有CCTV5,星期天的下午,我在CCTV2的频道里看到了当时录播的比赛,明尼苏达森林狼对阵萨克拉门托国王,就是这一场比赛将我推向了酷爱篮球
期刊
飞翔的里克  透过经典的雷朋飞行员太阳镜,卡莱尔将目光投射到了长长的飞行跑道上。  他又仔细检查了遍两个油箱里是否都装满燃油,以确保飞行万无一失。当然,也看了看315马力发动机是否运转正常。“612-罗密欧-里克·卡莱尔,25号跑道准备起飞。”坐在驾驶舱里,他通过麦克向奥兰多执行官机场的塔台工作人员报告着。  卡莱尔驾驶的这架由西锐公司生产的SR22T型单发四座飞机,机身侧翼印有“N612RC”字
期刊
常言道:进入了NBA,便意味着一夜暴富。诚然,在这个动辄用“亿”来记数球员身价的联盟里,就是一群百万、千万、亿万富翁的竞技场。在这里,一个只拿着底薪合同在球队板凳席混日子的不入流球员居住的居然是一幢豪宅已经不会让人感到惊讶了。毫无疑问,NBA真的让少数人暴富了。不过,暴富不假,但说是一夜暴富则不太准确。因为球员签完合同之后并不是带着装满钞票的大皮箱回家的。  那么,这些大笔的钱是怎么走到球员们的腰
期刊
,文斯·卡特迎来自己39岁的生日。如今的他早已不是那个“半人半神”,甚至他已经掉出了灰熊的轮换阵容,只能在为数不多的上场时间里拿着可怜的数据。但回想他刚进入联盟的日子,卡特很快就用自己标志性的升空、惊人的身体控制能力,还有暴力扣篮来刺激球迷的肾上腺素。他卓越的天赋让那些媒体创造了一个新的单词“Vinsanity”(疯狂文斯),从而来体现他那些难以置信的技巧。  缘起多伦多  多伦多的天空曾是属于卡
期刊
多尔夫·谢伊斯的辞世,意味着又一颗50大巨星从我们的视野中滑落。  从布朗克斯区的简易篮球场,到走上篮球之巅,谢伊斯走过了一段遥远的路程,他似乎能将每一寸土壤都和他的天赋完美结合。  看谢伊斯的投篮照片,你会有一种保守派的感觉。他生长在一个跳投渐渐流行的年代,却依然用一手立定双手投篮巩固着他顶级得分手的权威。  他改变了大个子的定义。不仅如此,他左右手通吃,冲向篮下的造犯规本事,已经深刻影响到今天
期刊
崛起的证明  1月24日,全明星投票正式截止,威斯布鲁克以772009票在西部所有后场球员中仅次于库里,职业生涯第一次跻身首发阵容,这便是一个崛起的讯号。  回想去年在MSG,虽然仅用25分钟时间便狂砍41分抢走MVP,但“替补”两个字却深深刺痛着威少的心。是的,进入联盟8载,他和杜兰特这对黄金组合在球队几乎联手创造了所有能创造的纪录,但却从未在全明星赛场同时首发过,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直到今
期刊
在今年的新秀赛中,拉文上场23分钟,20投13中得到30、7个篮板和4次助攻,带领美国队保住了胜利果实,并把新秀赛MVP奖杯继续留在了明尼苏达——威金斯是去年的MVP。不过,这仅仅是大餐前的开胃菜而已,第二天的扣篮大赛才是拉文真正的舞台,三次罚球线表演让他力压群芳获得冠军。作为2014年首轮第13顺位的新秀,拉文如今已经成为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连续两届扣篮大赛中的精彩表演已经将他可怕的天赋展示得淋
期刊
1这是一届非常乏味的全明星赛,很多人坚持看完了比赛,只因为科比。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因科比而聚焦在此,所有人都期望他能再拿一次全明星MVP,甚至杜兰特、库里等人都在赛前纷纷放话,要帮助科比拿下这座MVP奖杯作为告别礼物。但当科比和詹姆斯中圈跳球之后,大家发现科比在场上几乎毫无进攻欲望,甘为后辈做嫁衣。这不是那个咄咄逼人的科比,但这是真实的他,他只是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享受着全明星告别之旅。  很多人曾
期刊
在以往的全明星周末中,技巧挑战赛更像是一个专门为后卫设计的比赛环节,毕竟在传统认知下,传球、控球、速度,这些关键词似乎都是后卫球员的代名词。但随着如今小球风潮的盛行,大个球员也开始涉及远投、控球以及传球领域。本次技巧挑战赛,NBA总裁席尔瓦推出了让大个子球员参与比拼的新政,一方面这确实是目前整个联盟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大个球员和小个球员同场竞技也有更多噱头。一边是1.75米的后卫小托马斯,另一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