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非对映体盐和两种氨基酸在二氧化碳近临界区的溶解行为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两对非对映体盐、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行为.方法用单通路法、HPCE法.结果温度25~50℃,压力6.32~19.44 MPa,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溶解度并不随二氧化碳密度增加而升高;在6.32~7.78 MPa,溶解度随压力变化很大.结论酒石酸-麻黄碱、酒石酸-伪麻黄碱两对非对映体盐的溶解度有差异,非对映体盐、dl-苯丙氨酸、dl-5-羟基-色氨酸溶解行为存在临界异常现象.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着尼赫鲁农业政策的失败,印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为改善其农业发展的困境,印度政府开始进行绿色革命,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绿色
1发病情况我市郊区某养猪户共饲养仔猪220头,于2011年11月6日发病,到11月12日死亡6头,并陆续发现仍有21头仔猪还在发病,随后就诊。经临床观察和剖检病理变化,结合其流行病学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却日益薄弱。从提高
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了几点改进,并对实验中一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
猪蓝耳病,即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可达80%。临床症状引入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
目的对白花前胡丙素[(+)-praeruptorin A]进行结构修饰,寻找活性化合物.方法首先从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根中分离得到白花前胡丙素,从白花前胡丙素出发,用碱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及其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A77)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TNF-α分泌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TNF-α活性及mRNA表达用ELISA
1临床剖检特征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常为鱼粉、血粉、骨肉粉等动物性饲料变质引起,这种细菌毒素主要侵害动物神经系统,故以神经麻痹症状为主,可见唇、舌、咽等部位麻痹。剖检可见肝
1杂交杂交是解决猪瘦肉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地方猪与培育品种,大多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具有分布广、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
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原则、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