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看电视的人几乎都听过“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然而,最近农夫山泉这个品牌受到关注却并不是因为广告效应,而是因为农夫山泉的桶装饮用水质量标准引起的纷争,成为了各大媒体关注焦点。消费者纷纷对农夫山泉的桶装饮用水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也对桶装饮用水的花样繁多的质量标准一头雾水。最近的农夫山泉,有点烦。
  水质量标准之争
  前不久,《京华时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报道。该报记者在对业内人士进行采访时,业内人士表示,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
  报道还称,一位饮用水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关于饮用水,中国的各项标准中,《生活饮用水标准》(自来水)即国标GB5749应该是门槛最低的,这是饮用水最基础的标准,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或严于该标准,尤其是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指标上”。
  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是浙“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对比两个标准发现,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中,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宽于自来水。如国标GB5749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浙江省的标准比国标放宽了一倍。
  报道一发出,立即在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农夫山泉也由此陷入了“标准门”事件。
  此后的《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的水质量标准问题进行了连续报道。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也在其官方网站上连续四次发文回应。同时,农夫山泉还公布了来自美国国家测试实验室164项全套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并称农夫山泉不但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也全面优于美国FDA瓶装饮用水标准。
  2013年5月6日,农夫山泉在北京召开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专门对此事进行说明。
  浙江省质检部门也出面进行澄清,并表示,他们在四年的时间内,对农夫山泉的抽查也都是合格的,并且检验是依据国家最严、最新的标准进行的。
  随着报刊的不断报道和农夫山泉的多次回应,口水战越演越烈。有的协会将农夫山泉开除,有的地方将其产品下架。这种状况使企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也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而这些看不懂的质量标准,成了消费者心里的一笔糊涂账。
  混乱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农夫山泉的口水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针对目前中国执行的桶装饮用水的标准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桶装饮用水从层次上分,就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再细分,仅国家就有《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另外,还有《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饮用矿泉水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等。而上述这些纷乱的标准,还仅仅只是卫生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等,以及数不清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饮用水标准如此之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消费者迷茫,企业执行无所适从,政府监管起来也是麻烦不断。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饮水卫生标准的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瓶装水的质量检测标准分四级管理,即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国家标准是最高的,其他各级的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如有抵触,则以国家标准为准。而现实中,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往往会与国家标准不符,这就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农夫山泉参照的是地方标准,这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所以才出现了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
  记者在市场上查看了多种品牌的瓶装饮用水,结果发现,不同瓶装饮用水标注的生产标准各不相同。其中,大多数都是以国标(GB)作为生产标准。如怡宝饮用纯净水,标注的是GB17323;百岁山饮用天然矿泉水和昆仑山矿泉水,标注的是GB8537。但也有一些瓶装饮用水标注的是地方标准(DB)。如农夫山泉采用的是DB33/383-2005。
  此外还有人发现,在饮用水标准方面,国标有4份,其中名为GB19298的《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适用范围较广。但这个标准中,水质指标仅有21项,远少于自来水国标中规定的卫生指标106项。这也被消费者质疑为瓶装水的标准,可能比自来水更宽松的原因之一。
  目前市场上,矿泉水、山泉水、纯净水、蒸馏水、功能水,名目实在繁多。这些水到底都适用什么样的标准,又是谁来检测?谁来管理?市场上饮用水的标准,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面对饮用水种类繁多的质量标准,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些复杂的标准都是从哪里来的?有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国家的标准制定由专门的主管机关——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负责,但由于该委员会人力、物力相对欠缺,还要依托于其他部委,甚至要组织相关企业制定相应的标准。
  事实上,目前中国饮用水国家标准的制定存在多个部门、多口管理的现象。例如,天然矿泉水的国家标准,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制定;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由国家卫生部门制定;而质量标准,则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多头管理自然会产生多重标准,各个标准之间甚至还存在冲突。
  然而,混乱的不仅仅是质量标准。由于标准出自多门,企业执行起来困难,政府监管起来也会职责重叠,很难避免互相推诿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市面上的产品,标注也比较混乱。有些标注的是企业标准,有些是国家标准,有些是地方标准,管理单位在对饮用水检测中,也存在不知参照何种标准进行检测的问题,这又是一笔糊涂账。
  统一标准对症下药
  目前,中国的饮用水标准比较繁杂,而且与国际相比标准较低。有专家建议,水作为人们每天必须饮用的一种物质,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制定一个统一的饮用水标准,并且长远规划,逐步提高饮用水的标准和质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关于健康水的三项标准和七个条件来看,目前许多饮用水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水,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
  原卫生部水专家委员会委员修成娟表示:“中国饮用水的标准太低了,和英国标准差距很大。像三类水在国外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但中国都纳入自来水系统。从客观上来讲,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要是严格按外国的标准来管水,可能很多人就解决不了饮水的问题。但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看,从民生的长远角度来讲,还是应该提高饮用水的标准,应该与国际接轨。”
  修成娟同时指出:“国家对水的监测没有像管药那么严格,所以现在的水出得五花八门。有的说是酸性水,有的说是碱性水,有的说是活性水、能量水。但标准是什么?谁也说不清,谁也没去检测,更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和媒体在关注并议论瓶装水行业相关标准多而乱的问题。因此,有专家指出,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尽快梳理出台权威统一的质量标准。国家应成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标准审核委员会,由固定的专家参与,提高修改、审批和更新各种饮用水标准上的效率;并且以此为契机,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并加大监管力度,使我国的饮用水产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值得期待的是,标准统一问题已经为时不远了。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对包装饮用水标准进行清理,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标准。
  人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也盼望着能够早日喝上放心健康的瓶装水。
其他文献
邮票目录译注的不确切,大多源于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客观上,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位编译者什么都懂。但根据笔者实践,只要找到合适的工具书,也能译个八九不离十,其中还有规律可循,如在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针对某车型高度自动驾驶场景(方向盘收缩后)的乘员防护需求,基于该车型已对标的约
我国电力行业工业化进展不断加快,电网投资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变压器和变配电柜等电力设备的需求依然很大,电力设备制造业借此契机也迎来良好的发展,享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
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
白内障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主要忧虑之一。 资料显示:60—70岁的人,约80%有白内障,80岁以上几乎百分之百发病。 目前的药物治疗仍在研究之中,
《钟笑炉集邮文存》虽然没有赶上绵阳亚洲邮展,但是终于在钟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的当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大32开,正文534页,47万字,彩色插图16页,圆脊精装,姜黄色的封面
研发与开发(R&D)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而融资约束和财政补贴是研究企业R&D投资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从R&D融资约束的产生原因及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财政补贴对企业R&D投资的补贴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的黄土层及古土壤层中脂肪酸存在显著差异:黄土层中的正构脂肪酸以不对称的双峰分布,前峰高于后峰,C16:0为主峰;古土壤层中,脂肪酸以三组峰分布,C9,C16,C28近乎相等;古土壤层中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哲人孔夫子也说.食不厌精。今年以来.欧洲邮坛上新开张了一家“欧罗巴餐馆”,在邮票齿孔围成的方桌或长条桌上,各国美食争奇斗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这家餐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水质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近年来,矿泉水、桶装水、过滤水、纯净水等名目繁多的“水”进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水喝起来更安全、健康呢?  饮用水的信任危机  铺天盖地的广告使公众普遍相信矿泉水、纯净水比自来水更安全健康。百姓的追捧导致近年来瓶装饮用水行业迅速发展。业内专家指出,发展到今天,中国已跃然成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