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视角下《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从这一视角看,《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的主要矛盾是对隐喻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矛盾。“理解”不是停留在语言表层,而是从隐喻的文化认知根源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而“表达”也不是单单求得语言形式的对等,需要依据隐喻发生的语境、存在的动机与作品的创作意图等,进行恰当转换。本文一方面系统分析《红楼梦》颜色词英译过程中隐喻的解读,另一方面深入探析在这一解读基础上《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机制。
  关键词:概念隐喻 《红楼梦》 颜色词 英译策略
  《红楼梦》是汉語典籍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堪称为一部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它内涵丰富,包含了大量的美学和文化信息,颜色词在其中出现频繁,从人物的服饰、容貌到自然环境的描写,甚至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都应用到了颜色词。《红楼梦》颜色词的隐喻解读、英译策略如何,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文以《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文本及其原文为对比、分析对象,从隐喻的视角对《红楼梦》颜色词英译过程中的隐喻解读及采取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分析语言表层背后深层次的隐喻文化认知信息、隐喻发生的语境、存在的动机与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同时探讨英译过程中的具体处理与转换,寻找翻译规律,探析译者在汉语典籍颜色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及采取的策略。
  一.《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研究概述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的全译本面世,即1986年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和John Minford合作完成的全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此后对于《红楼梦》英译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文军、任艳在《国内<红楼梦>英译研究回眸(1979—2010)》[1]中将《红楼梦》英译研究分为总体研究(文化英译、译本研究和英译事业)及部分研究(词语英译、诗词英译、修辞英译、文化现象英译 、对话英译、称谓英译、名称英译、篇章回目英译、片段英译、典故英译、句子英译、对联英译、人物形象英译、器物英译及灯谜英译),其中词语英译共133篇,占《红楼梦》英译研究论文总数的17%,是所有研究主题中比例最高的,而《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研究方面的论文仅占6篇。
  另一方面,通过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显示,从1984年截至今日,国内学者们关于《红楼梦》颜色词的研究论文总数已达到1673篇,这显示出了颜色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近代汉语典范”之称的《红楼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与之对应的,从1984年至今,《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研究相关论文却仅有平均每年不到3篇的总量,却未能充分将本土学者对《红楼梦》颜色词丰硕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红楼梦》的外译事业中去。
  本文拟以国内本土学者对《红楼梦》颜色词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隐喻的理论视角探讨《红楼梦》英译本在英译过程中如何解读这些颜色词背后的隐喻以及传达过程中所采取的英译策略,发掘汉语典籍英译规律,探索汉语典籍向外译介的启示意义。
  二.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与意义
  在“Metaphors We Live By”[2]中,Lakoff和Johnson(1980:3)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研究隐喻在组织我们的概念系统时所发挥的的认知作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更是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也就是说,隐喻被认为是人类在对世界感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思维与行为。
  根据Lakoff和Johnson(1980:5)[2],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和体验一种事物”。诸如此类的讨论将隐喻从一种语言形式提升到一种思维形式。在他们看来,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换句话说,通过源域的知识和经验来描述相对抽象的目标域。
  与此同时,Lakoff和Johnson还关注为什么我们的日常概念是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组织而成,为什么概念隐喻能够将约定俗成的概念隐喻式地阐述出来。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我们认为,当说话者感知到语境异常,同时与约定俗成的概念产生对照时,隐喻就会被识别。这种对隐喻表达的识别触发了自身隐喻机制的阐释,它所触发的对语义的映射便获得了即时隐喻意义。
  在“Brent Berlin
其他文献
以烟草企业为例,阐述了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作用是什么?作为企业怎样建设安全文化?分析了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企业安全发展的必要
期刊
摘要:怎样才能较好地提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这两年新课改的体会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
【摘要】 信息时代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对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信息时代有助于跨国公司实现价值链活动全过程的低成本资源调配整合;另一方面信息时代新理念和信息工具的应用使跨国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实现企业全球资源低成本调配整合。  【关键词】 信息时代;跨国公司;营销模式;客户    一、跨国公司原有营销模式 
摘 要:电子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文书资料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而且图书馆中的相关文书资料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样,也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原有的对文书资料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容易出现信息资料的丢失或损坏等问题。电子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要更多的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电子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文书资料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实现管理的先进性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时代
当前道路交通以及管理现状使得道路交通精细管理成为现实的选择。应通过实行指挥调度的“集约化,”推行“动、管、活、细、联”的路面现场管理,探索对道路资源的“精耕细作,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审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日常固定资产的审计,而将其外延逐步扩展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新的审计领域。本文主要阐
八车道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也使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面临新的课题和压力。八车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高发原因一是道路设计存在缺陷,二是道路标
内容摘要: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培养儿童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曹文轩认为文学应该坚守“美”的责任,他的创作实现了他的文学和美学主张,实现了古典形式和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使小学生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从而使曹文轩儿童小说人性美对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曹文轩 儿童成长小说 人性美  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而言,曹文轩无疑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