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高度屈光不正性近视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7~12岁高度屈光不正性近视儿童70例135眼,验配合适后评估正常则按规程夜间配戴8~10h。配镜后6月随访,分析患者戴镜前后裸眼近视力、等效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将患者按近视程度分为高度近视Ⅰ级(-6.00~-8.00D)、高度近视Ⅱ级(-8.00~-10.00D)、高度近视Ⅲ级(>-10.00D)。其中高度近视Ⅰ级27例50眼,高度近视Ⅱ级32例64眼,高度近视Ⅲ级11例21眼。结果随访6月分析数据显示,戴镜前后患者裸眼近视力、等效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而眼轴长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高度近视组任意两组间近视力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高度近视Ⅲ级裸眼近视力和角膜曲率变化差异更显著。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儿童高度屈光不正性近视具有明显有效性。高度近视Ⅲ级患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