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科技树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担心外星人入侵。我当时非常确信外星球一定有其他文明,万一他们打过来怎么办?万一我们根本抵抗不住怎么办?万一他们非要消灭或者奴役我们又怎么办?想想这多可怕啊!当然,长大以后我不再琢磨这样的问题了,但是读历史书的时候,又发现我担心的事情其实发生过。虽然来的不是外星人,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跟外星人也相差无几。
  比如,对美洲人来说,西班牙人就跟外星人一样。他们之前活在两个毫无关联的平行世界里。美洲人甚至一度搞不清楚这些大胡子、白皮肤、浑身罩着铁壳子的家伙到底是人是神,还是一些天外来客。乃至于他们骑的马,也像是一种魔鬼般的生物。他们的震惊,肯定还超过了电影里被外星文明入侵的地球人。我们至少还议论过外星人呢,美洲人可没议论过西班牙人。西班牙人锋利的宝剑、会打雷的铁管子,也很像外星来的高科技武器,阿兹特克人也好,印加人也好,对此都毫无抵抗能力。
  一小撮入侵者就能征服辽阔帝国。皮萨罗去征服印加帝国的时候,只带了177个人,科尔特斯去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时候,手下也只有几百人。他们成功的原因很多,比如政治上的诡计,比如对方的轻信,比如带来的传染病,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压倒性的技术优势。比如在卡哈马卡之战中,一百多西班牙人杀了几千人,而自己无一伤亡。类似情况在征服过程中反复发生。要知道,当时西班牙人也没怎么用大炮和火绳枪,主要就是靠骑兵冲锋。我们很难想象那种场面,百十个骑兵挥着宝剑,砍死几千敌人,击溃数万大军。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违背常识。但这就是技术优势。我们不觉得钢剑和战马是什么了不得的武器,但是在美洲人眼里,这些都骇人听闻。美洲人挥舞的镶着黑曜石或者铜钉的棒子,根本打不穿西班牙人的铠甲,而西班牙人的宝剑砍在他们身上,就像餐刀切黄油一样轻松,这仗还怎么打?地球人面对三体人的“水滴”,其绝望感也不过如此吧。美洲人的帝国就这样覆灭了,他们的国民几乎彻底灭绝。
  两个平行世界一旦相遇,一方往往会占据压倒性优势。这当然是由于两者的技术水平相差太大。《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西班牙人来到美洲殖民,而不是美洲人来到西班牙殖民?这就是因为双方的技术水平不在一个级别上。但美洲人真的科技水平全面落后么?倒也不是。这有点像《文明》游戏里的科技树。有的文明在科技树上远远跑到了前面,而有些文明虽然总体落后,但在科技树上一通乱点,也能点出一些很奇怪的成就。比如印加人会做复杂的头骨手术,而当时的西班牙人完全做不到。至于玛雅人的天文学,更是奇怪地发达。在数学上他们还创造出零的概念,时间比旧大陆还要早。所以《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觀点,可能也要打点折扣。印加人虽然技术水平不济,但也完全有可能先到西班牙来探险啊。大西洋不一定能拦得住黑科技的脚步。波利尼西亚人比美洲人还要落后,可是他们动不动就靠着星星和水文,在茫茫太平洋上远航上千公里,连夏威夷、复活节岛这样的边远角落都被他们殖民了。要是阿兹特克人或者印加人有波利尼西亚人的劲头,完全可能横渡大西洋,拿着木棍去征服西班牙啊。
  我读过一篇很奇特的科幻小说《异星歧途》。作者做了一个科技假定,超空间旅行的技术就像波利尼西亚人的航海黑科技一样,原理很简单,任何文明都可以误打误撞地发明出来。有一个叫罗克索兰的外星文明就被发明出来了。他们带着舰队杀气腾腾地开到地球,吓坏了地球人。这些罗克索兰坏蛋一声狞笑:我们先进文明的使命就是用铁血荡涤宇宙,铲除你们这些落后的劣等生物!然后他们端起开一枪填一次火药的火绳枪,发起了冲锋,还往地上扔装满火药的陶罐子呢!见此情景,地球飞行员目瞪口呆。这就相当于横渡大洋的印加人操着木头棒子往马德里冲啊。假设现实中印加人真这么干的话,那真是海外白求恩,千里送信息啊。西班牙人收拾完这些勇士以后,连哥伦布都省了,可以直接开船到美洲殖民去了。
  当然我们会觉得现代科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会再有这种乱点科技树的事儿了。但是从宇宙的角度考虑,不同星球上的环境差异,实在千差万别。在不同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智慧生命,可能各有不同的科技树,就像金钱豹不用考虑树懒的难题,碳基生命不会操心硅基生命的麻烦一样。这么一来,我们现在的宇宙探索,到底像西班牙人骑马闯印加呢,还是像印加人拿棒子逛西班牙呢?还真说不准。
  (小米摘自《财新周刊》)
其他文献
30个世纪以来我最喜爱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前几天挂了。他被称为美国文学界的“十项全能冠军”,既是一个写温柔放荡的存在悲剧的大师,又多才多艺,从创作到批评无所不能,比喻性地说,恰如四份苏东坡配六份杜牧。此人正合我的波长,是作家中的抒情歌手,而我恰好认为一个人若不在某些方面是个抒情歌手简直就不值得活下去。在电影《毕业生》里,达斯汀·霍夫曼刚刚大学毕业,成天东游西荡,不擅实务,父母问他,你丫到底想要什么
马都站着睡觉 马可以站着睡觉,但是如果它们感到很安全而且能够找到足够大的地方的话,它们还是愿意躺下来睡的。研究马的专家们坚信,在一个马群或者一个马厩中绝对不会发生所有的马同时躺下去睡觉的事情。他们说,总有一匹马是站在那里放哨的。  猴子们之间互相捉虱子 如果猴子们互相在对方的皮毛上找来找去的话,那么这和找虱子无关。这种温柔亲切的皮毛护理是为了建立联系。它们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得到别人的好感,在“老板
在学生时代,我觉得死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  初中的时候,棒球队里有名队友被一辆土方车轧死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接触到死亡。  读大学的时候,京浜东北线发生了一场事故,伤亡人数接近一百五十人。在死亡的乘客中,有我认识的人。  不管谁死了,这个世界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今天和昨天没多大区别。棒球队的那名队友也好,我认识的那名乘客也好,到昨天为止分明还是生龙活虎的两个人,可今天就像粉笔字被黑板擦擦掉了。
01  秋天深了。往年中秋前夕,都是和母亲去超市买月饼。  我爱吃蛋黄莲蓉馅的,但也会挑一些老式的椒盐或五仁口味的月饼。五仁月饼满满的都是旧式的家的味道。母亲说,从前生产的那些五仁月饼才叫充满诚意。而且口味一致地,我们都对各种果胶馅的月饼深恶痛绝。  去年八月十五,母亲整个人看起来都还好好儿的,照例跟我一起买月饼。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怎么都成了空。往后仿佛有千千万个中秋节,妈妈,我该如何独自去买
油腻,似乎从来都是和大学生不相关的一个词。他们两点入睡,十点起床,精力旺盛。有的大学生追赶爱豆的演唱会、尝试最新的穿搭潮流,有的大学生三句话之内必谈到未来和理想,恨不得给自己说出的每句话都标注上文献来源。他们之中,没有人会主动认领油腻的社会人标签。  在那个告别的六月,同窗们聚在母校门前,暗暗约定:以后一定要继续保持清爽不油腻。  但遗憾的是,年少的梦想在时光面前,往往就像沙滩上的城堡面对海浪一样
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失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重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至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
有一年,三三忽然发来信息,请我写一首诗,刻在她新近去世的表姐墓碑上。  三三是我堂姐的女儿,从一个民办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嘉兴做外贸行业。这个请求让我意外,堂姐嫁到邻省湖北的姜堰,我虽然也去过,但从没见过她的表姐。  三三带着哭腔说,表姐是个特别完美的人,很漂亮,对她特别好,是她一路走过来的偶像,没想到最近,她出了车祸。  三三发过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身材纤细,看上去很温柔,打着一把阳伞,有一种
2017年6月,拿着技术人才工作签证,我开始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市政厅上班,任职当地旅游局。  作为政府咨询柜台服务人员,我的职责是每天接待世界各地游客,回答关于冰岛的信息。简言之,纯聊天是我在冰岛赚钱的方式。  上任前,局长和我说过,这个柜台的职责是提供帮助。我们作为雷克雅未克的主人,当对方求助,尽我们所能,告诉对方真实的信息,不需要官方语言,不需要贩卖任何商品,实实在在给出有用的回答就行。  原以
我喜欢蕨,是满心的喜欢。我喜欢蕨不开花不结果,不恋爱不结婚,是彻底的独身主义。它只是以分株法或者利用自身的孢囊就可以进行繁衍。它选择了最简单的活法,竟也三四亿年生生不息,那可是三四亿年的孤独啊。  蕨是最古老的植物,它见过恐龙。想象一下吧,远古时期,这颗星球上遍布着的全部是蕨类植物。它们郁郁葱葱,高高低低,覆盖着地表,它们是地球上的主角。后来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中,高大的木本蕨类基本上都灭绝了,只
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听过蔡元培的演讲,也没有看见他和哪个学生有过接触。他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因为特有的人格魅力。第一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我觉得满屋子都是这种魅力。  那时我的兄弟景兰在北京大学预科上学。河南省政府招考留学生,景兰打算前往开封去应考,需要一张北京大学的肄业证明书。由于时间紧迫,我写了一封信,直接跑到校长室。  校长室是单独的一所房子,设在景山东街校舍的一个旧式院子里,门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