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莜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增产途径探讨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连续3a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的莜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田间调查发现,西北地区莜麦旱地种植面积占90%以上,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品种混杂退化很严重、管理措施非常落后。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莜麦的产量和品质,更影响到今后的莜麦种植规模和发展前景,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否则该地区莜麦生产难有新的改观。
  关键词:西北地区;旱地;莜麦;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7-45-02
  莜麦(即裸燕麦)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旱地作物,又是粮草兼用作物。在陕西、甘肃的北部、内蒙古西部、山西的西北部地区种植较广,以旱地种植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落后栽培方式的影响,致使莜麦产量水平较低,种植效益较低,面积不断下降,不仅影响了该地区莜麦的生产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莜麦的积极性。
  1 西北地区莜麦生产概况
  西北地区属温带寒冷型气侯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是人少地多的旱作农业区,莜麦生产条件较差。在1995年,该地莜麦种植面积为500万hm2以上,约占全国莜麦面积的2/3。2005年以后下降为400万hm2左右。在近10a间,由于传统耕作经营方式十分严重,当地广种薄收的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对莜麦的田间管理不到位,致使该地莜麦面积逐渐下降,莜麦平均667m2产很难上200kg大关。另一个莜麦面积下降的原因是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效益较低的莜麦被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作物代替。莜麦本身产后加工落后,造成种植户自给自足而减少种植面积,目前西北地区莜麦生产仍处于低而不稳的状况。
  2 西北地区莜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品种退化严重 我国西北地区莜麦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10a以前育成的老品种,由于良种繁殖体系不健全,这些品种退化、混杂较为严重。虽然科研单位在育种工作中培育出一些抗旱、耐瘠薄、高产的新品种,但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很难推广,推广的速度相当缓慢。
  2.2 气候干旱,有效降水少 西北地区大多位于光热资源充沛的旱作地区,全年降雨量一般在200~400mm范围内,干旱年份降雨量甚至不到200mm,而且雨量分布不均匀,常以阵雨、暴雨形式下降,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约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形成降水量流失严重,水分的有效利用率较低[1]。而旱地莜麦是“雨养作物”,全靠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供应,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于自然降雨,风调雨顺就丰收,干旱严重年份就减产,甚至绝收。
  2.3 土地瘠薄 西北地区莜麦产区大多属土壤瘠薄的旱地和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供肥能力较低[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不断下降,使得土壤孔隙度缩小,通透性变差,土壤理化性状变差,供给莜麦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因而造成该地区莜麦产量低而不稳。
  2.4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 在人少地多的西北莜麦产区,传统的耕作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种植方式。由于管理粗放,大量水分因没有合理的蓄水措施而流失;由于田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最终形成越广—低产—薄收的必然结果。
  3 西北地区莜麦增产措施探讨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自然不利条件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莜麦产量和生产效益。
  3.1 施用有机肥做底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底肥是莜麦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肥以人畜粪尿包括秸秆与过磷酸钙化肥制的农家杂肥最好。既可满足莜麦对矿物营养的需要,又可补充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和耐旱性。有机肥在整地时深耕入土。试验资料表明,在土壤养分不太缺乏的情况下,每667m2施农家肥2 500~3 000kg和磷酸二铵化肥50kg,即可满足667m2产150~200kg莜麦的营养需求。
  3.2 进行精细整地,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性能 西北地区莜麦地块,要获得高产和稳产,都必须进行(下转137页)(上接45页)精细整地,最佳时期一般要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首先是进行深耕整地,然后通过耙耱措施蓄水保墒,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一旦有雨即可播种,为种子萌芽出苗创造一个上虚下实,水肥气热协调的良好环境。整地质量好,土壤水分得到养护,是形成苗齐、苗全、苗壮的良好基础。
  3.3 选用优良品种,替换混杂退化品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莜麦优良新品种,同时淘汰混杂、退化的落后品种。用抗旱,抗病、丰产的莜麦新品种替换混杂退化旧品种是一项见效快、成本低、收益高的重要增产措施。优良品种经过严格的筛选,选用粒大饱满,成熟度好的完整籽粒作种子。目前在我省高寒区推广种植的莜麦新品种主要有晋燕15号、同燕1号等,丰产性、抗逆性较强,比当地混杂退化的旧品种显著增产。
  3.4 科学种植,合理密植 根据西北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以及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土壤适宜的播量为15kg/667m2左右,留基本苗30~35万株/667m2;在土质肥力较差、产量水平较低的土壤,播量可适当降低到12kg/667m2左右。此外,还应根据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等调整好播量。播种深度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一般以4~6cm为宜,早播的要适当深一些,晚播的适当浅一些,干旱少雨和墒情不好的地块要适当深一些。
  3.5 适时播种,减轻干旱影响 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较重,气温偏低,适时播种可以更好地利用夏季雨水,使莜麦生育期间主要需水阶段与雨季相吻合,减轻干旱的影响[3]。西北区,在保证霜前正常成熟的前提下,种植中熟品种,播种期应在5月中下旬;种植早熟品种,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为宜。如果播种过早,不仅气温较低,出苗缓慢,而且孕穗期间正处于干旱缺雨时期,影响到莜麦的生长和穗部的发育,导致莜麦孕穗期干旱而减产。
  3.6 结合降水及时追肥 莜麦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特别是对N素肥料非常敏感。因此,在施肥上要以养分含量全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把握重施基肥,巧施种肥,根据苗情追肥的原则。最佳的追肥方法是:在拔节期至抽穗前(需肥的关键时期)结合降雨进行追肥,一般667m2追施尿素20~25kg;在灌浆期根据苗情,667m2追施尿素15kg左右,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3.7 加强病虫害防治 西北地区莜麦常见的病害有:黑穗病、红叶病、秆锈病。防治这几种常见病的方法,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选择无菌种子进行种植,三是合理轮作倒茬。如病情严重,可用化学方法防治。比较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叶螨。当发生虫害时,可以用氯氰菊酯进行防治,叶面喷洒药液杀灭蚜虫和红叶螨,隔10d左右再喷药1次效果更好,把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
  参考文献
  [1]张红芳,高辉,胡兵辉.农田水分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4(24):12-15.
  [2]王宏庭,王斌,卢朝东,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土壤养分变异[J].山西农业科学,2003(4):40-43.
  [3]王盼忠,刘英. 不同播期对早地莜麦生产效应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14-15.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ChinaReturnsRemainsofThreeU.S.Servicemen¥//FromXinhuaNewsAgencyONDECEMBER11,1993,ChinaturnedoverthereportplanecrashedintoaTib...
期刊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是以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世界展示中国建设成就和社会风貌的窗口。“两会”期间,中文国际频道更是肩负着向世界阐释中国治国
本文主要阐述了丹江口水电厂六号机组的老风闸控制回路在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进行的接点更换、控制回路改造、流程设计与完善等工作,使得该系统运行效果好,便于直接准确地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线个性定制模式成为大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探讨了宏观层面,在线定制下消费者的心理、情感的需求以及个性定制的方法。本文则从具体的个例出发,
分析了存在壁滑移时的流动阻力测试原理,对测试系统和阻力计算进行了研究.为了测试润滑脂的阻力特性,去除壁滑移流动的影响,根据Mooney方法建立了扣除壁滑移后适应任一管径的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面对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而患者此时又出现意外抗体,往往此类情况下对于血液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择的血液不匹配,患者的预后可能出现不良,或者出现十
摘 要:介绍了蒙城县小麦全量还田的主要方式,分析几种方式的技术路线、技术措施及效果,并提出了秸秆还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技术措施;试验效果;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2-90-0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具有肥料、燃料、饲料等利用价值。由于受劳动力转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
联合收割机使用的时间短,存放期长。因此,在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搞好封存保养,使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这对延长使用寿命是很重要的。
临安是一个山区半山区县级市,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大中型农业机械不适应这种作业田块小、高差大的区域。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多以中小型为主,特别是大峡谷镇这样的山区乡镇,一直以来
ProjectHopeBringsHopetoPoorChildrenBySUNLIAMONGTHE12ChineserepresentativeschosentoattendtheAtlantaOlympictorchrelaywerethre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