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走向新世纪的战略举措——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下)

来源 :长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 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15年的改革,上海目前在经济发展、金融改革、金融市场建立、金融工具创新等方面都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可以说,上海在许多方面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较好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上海目前的水平无论与全球性的金融中心还是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既表现在金融服务的范围、效率和规模上,也体现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法制法规的健全程度上。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现有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对国际金融中心
其他文献
上海将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进行的最前卫的实验,都将首先在上海完成.上海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一、上海三资进入盈利期上海欢迎世界
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同时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使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提
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产品生产或商品流转的正常需要,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因此存货类账户的账面余额应当为蓝,即使存货全部销售或耗用,存货的余额也应该为零.但审计
从1982——1992年10年中,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贡献了一系列的新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4个方面: 第一,关于我们所处时代的主
专题专项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机关积极发挥审计为领导决策服务作用的重要报告之一.审计机关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行业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掌握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
信贷资金从其筹集到运用均必须遵循信用原则,有借有还,按期归还,还本付息,周转使用,唯其如此,才能顺畅而又连续地循环运转,也才能获取效益并积累更多的资金,充分发挥其“第一
1995年8用11日上午,“讨论会”在楚城碧波宾馆会议厅隆重开幕。著名楚学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研究员张正明先生主持开幕式,前武汉市委副书记、武汉市楚文化学会
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这个号召鼓舞下,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开放城市近年都提出了要“再造香港”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有的要建设“社会主义香港”(如深圳),有的
近几年来,我校在区委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文件精神。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
二是收据非一次性开具,大头小尾隐匿,账面上的记载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温度计收入、脸盆收入、复印费等不一而足,上千元的医疗收入,经他舞弊之后变成了几十元、甚至几元,差额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