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6kDa基因重组蛋白(rSjc26GST)对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来源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ICR雄性小鼠32只,分成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小鼠经rSjc26GST免疫。免疫结束后第5天两组小鼠均由 尾静脉注射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液0.2ml(内含活卵1500-2000个),于注卵后第8天、16天和21天分批剖杀小鼠,观察肺部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结果发现免疫鼠肺内肉芽肿大小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后第8天、16天、21天肺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影像学与血清学诊断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调查人群作B超腹部探查、胸部X光片及Dot-ELISA、Em18-blot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Dot-ELISA在7 702人调
本研究自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肤利什曼病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内抽取微量的利什曼原虫kDNA,采用引物13A、13B进行PCR扩增,获120bp扩增皮物,并转移到尼龙膜上,分别与地高辛标记的L.tropica、L.infantum、L.gerbilli、L.majorkDNA探针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结
目的了解西昌市邛海周边地区地形、地貌、疫水来源、感染性钉螺分布等因素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绘图及钉螺调查结果,在西昌市邛海
目的 检测宿主血清中旋毛虫循环抗原(CAg)以诊断本病和考核药物疗效。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94只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受染3d后,即有7%的小鼠显示阳性反应,受染30d,无论受染幼虫数目多寡(50、150及
在体个美洲钩虫成虫接触药物后活动性明显下降,体表皱缩,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蠕动缓慢,咽收缩无力并且不规律,体态膨胀不均匀,48小时虫体趋于不动。药行对体内蛔虫和体外钩虫作用的超微
目的分析我国荒漠、山丘疫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 SSU rDNA多变区序列差异。方法 n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SSU rDNA基因的特异片段克隆于pGEMR-T Easy Vector上,采用通用引物
目的比较四川省长丘山区血吸虫病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对长丘山区7个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进行调查,找出长丘山区血吸虫病流行规律,并以长丘山区的眉山、蒲江、丹棱3个县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3kD分子基因中扩增出其大亲水肽段的DNA序列,将此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GEX-5X-1中进行表达,经IPTG诱导产生分子量约33.5kD的融合蛋白(GS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