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爆表的苏—35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26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苏-35战机已经列装中国军队。在我国自主生产的歼-20、歼-31尚未形成战斗力之前,引进战斗力超强的苏-35,对于空军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战略意义。
  压制F-22
  21世纪初,随着美国空军F-22战斗机投入生产,俄空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不仅现役苏-27SM战斗机无力抗衡,而且装备第5代战斗机尚需时日。在这种巨大压力下,俄罗斯空军在2003年迫不得已开始考虑一些过渡方案,重新审视了苏霍伊公司利用多年技术储备而提出的各种苏-27升级方案,于是苏-27SM2战斗机浮出水面,相应的出口型命名为苏-35型。
  苏-35作为苏-27战斗机的最后一款改进型,其主要的改进之处是弥补了苏-27系列战机对地打击能力落后、电子设备陈旧等短板。苏-35采用了尖端的雪豹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独一无二的目标截获距离,探测距离可达350千米。其中,对舰船等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远达400千米。像F-22这类隐形战机在面对苏-35机群时,雷达散射截面的平均值大概为0.1平方米,苏-35能在距离170千米时发现F-22的行踪。在边扫描边跟踪的模式下,苏-35可同时截获和跟踪30个目标,并能用8枚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8个目标。
  在航电系统方面,苏-35与苏-27系列型号相比有了全新改观。苏-35采用了高度整合的数位电脑系统。座舱内的战术控制系统主要由2个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广角平视显示器和3个小型显示器组成,与之前的传统类比式系统相比有了更大的改进,使得苏-35的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第四代战机。
  战斗力倍增
  在发动机方面,苏-35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一改原始设计时所采用的涡轮风扇型发动机,配备了由土星公司专门为第五代机设计的具有超强动力的最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技术,是一款全向推力矢量发动机。同时,它使用了精密数字式控制系统。这些新技术使得该发动机的整体推力跃升了一个台阶,推力达到1.45万千克。装备如此强劲的“心脏”,使得苏-35超机动性能大幅提升,能以1200千米/时以上的速度进行超声速巡航飞行。
  此外,苏-35战机还改进了机身结构,采用大量的钛合金,将其飞行使用寿命延到6000小时,足以使用30年以上。它的翼展增至15.3米,比苏-27战斗机增加了0.6米,垂尾内安装了油箱,从而使内部燃油载荷增加了20%。值得一提的是,苏-35战机还可携带2个1 800升副油箱,一改苏-27系列战斗机从不采用副油箱的历史,这也是苏-30等系列战机无法比拟的。改装后的苏-35正常推重比为1.53,最大推重比达1.75,燃油系数达0.41。可以说,除了在隐身方面乏善可陈外,苏-35的性能与第五代战机不分伯仲。
  苏-35有着出色的拦截性能。在目前俄军的战机编制中,主要由米格-31扮演着这一角色。米格-31配备相控阵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以空对空导弹为主的综合武器系统,航程远、有卓越的高超声速飞行性能,能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其主要对象是美国的超声速高空战略侦察机、超声速战略轰炸机及空射巡航导弹。装备有2台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15510千克。机头雷达罩内有一部采用相控阵天线的“阻击网”雷达,搜索距离为200千米,跟踪距离为90千米。
  替代米格-31战斗机
  虽然,米格-31是一款出色的高空高速截击机。最大平飞速度17500米高度为2.83马赫(1马赫即1信音速)、海平面为1.22马赫,高空最大巡航速度为2.26马赫,最大实用升限2.06万米;在以2.35马赫超声速巡航时作战半径为720千米,其携带的空空导弹能攻击120千米处的目标。米格-31的指挥管制能力也比较突出。由4架米格-31组成的机群,足以控制900千米的空域。
  与米格-31相比,蘇-35几乎可包办米格-31的所有拦截任务,且拥有更好的管制能力。4架苏-35构成警戒正面达到3200千米,纵深400千米,而且针对的主要是战斗机大小的目标。这样的预警范围大大超越了米格-31。尽管对840千米外目标,苏-35的拦截能力稍弱于米格-31,但苏-35拥有更强的探测能力,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与苏-27相比,苏-35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及新设备,其战斗力倍增,据苏霍伊设计局专家评估,苏-35的战斗力是苏-27的10倍,其整体性能已超过美军改进型F-15、法国“阵风”和欧洲的“台风”等三代半战机。苏-35对一个国家空军作战能力的帮助是整体的,绝不只是“看得比较远、打得比较远,又有超机动性等空战优势”那么简单。
  战略意义深远
  F-22战机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五代隐形战机,其以强大的机动性能、低探测隐形性能、先进航电系统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强的战斗机。而苏-35战机在苏-57服役之前属于俄罗斯空天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作为苏-27的终极改进型,苏-35战机在继承苏-27优异的气动外形后再加装了部分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俄罗斯认为其机动性足以支持其在近距离空战中击败五代战机。俄航空专家表示,尽管苏-35的各种单一探测手段都不具备完全破解隐身性能的能力,但其多样化的组合仍能有效规避F-22的威胁。
  首先,F-35的旋转台设计,赋予战机在正负120度范围内对雷达散射截面值为0.01平方米目标的主动预警能力,赋予战机对已发射武器的隐身战机发动反击的可能性。有资料显示,F-35对0.01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达90千米,而一枚空空导弹的雷达散射截面大约就是0.01平方米级别。这就意味着,在面对F-22发射的中程导弹(射程90至100千米)时,具备正负120度视野的苏-35,能使中程导弹的有效射程降至40至50千米,这大大削弱了F-22“先敌攻击”的威胁,使得苏-35能从容地准备反击。
  除了能躲避F-22的攻击外,苏-35还可以利用其他自主探测系统,主动威胁F-22。在雷达捕获目标或发现可疑区域后,苏-35可策动红外线探测仪搜索该区,F-35采用阵列扫描感测器,瞬时视场达150x24度,其依照雷达指示将视野转到可疑方向,便可确保目标一定在红外凝视视野内。一旦红外线探测仪捕获目标,理论上能为导弹校正,增加对隐形战机发动攻击的可行性。另一个有力设备是位于主翼前缘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它可用于超远程敌我识别、探测目标等,敌我识别操作距离约400千米。2套相控阵雷达可构成正负100度的视野。相控阵雷达波长约为X波段的10倍,隐身战机的吸波涂料与隐身外形对其效果较弱,因此也有可能提前发现隐身战机。
  事实上,不管F-22的雷达散射截面值有多低,都不可能对所有方向都隐身。因此,在面对苏-35机群时,即便其平均雷达散射截面值只有0.1平方米,F-22仍然可能在距离170千米的范围被发现,这时苏-35便可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对其进行攻击。
其他文献
介绍了双侧强化传热高效冷凝换热管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装置中采用了本体电阻法测量复杂机械延伸面的强化传热管的壁面温度。并给出了R—11蒸汽在强化传热表面上凝结换热以及
总结多年来应用蒸汽喷射泵、蒸汽喷射两级加热器和汽水混合加热器的工程实践,认为这些装置构造简单、造价低廉、运行可靠、操作方便、节省占地、节约能源、对于一炉多用的用户
以R—113为介质研究了汽泡流和腾涌流流型时的流动沸腾传热。认为液流主体中汽泡的扰动对壁面处的传热有较大影响,当流型发生转变时其传热机理有了相应的变化。考虑管内汽泡流
辽河油田齐40块是蒸汽驱筛选标准的理想区块。该文根据齐40块的油藏地质特征、原油性质和开采动态,研究了平面上分区逐步转驱的开发策略和纵向上采取上返式开采的策略,并对其开
该文主要介绍新型的CIP在位清洗真空冷冻干燥机的优点及正在研制的蒸汽消毒冻干机的概况。
还在阳春3月北京召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答辩会上,记者就被西安交大科技园极富创新的办园理念所吸引,近日,终于有幸采访了西安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惠生教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