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三无村变身“桃花源”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周群山綠水环抱,白墙黛瓦民居错落有致,乡间小路纵横交错,田园里绿树掩映,耳边鸡犬相闻……它远离城市喧嚣,被誉为“世外桃源”,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晋城洞头。
  谁曾想到,距离晋城市区6公里的洞头村过去是一个“三无”“五难”远近闻名的穷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娶媳妇难”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洞头村的真实写照。
  2009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山西调研。洞头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全富告诉记者:“在洞头村,习近平同志叮嘱我们,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开辟脱贫致富门路。这些年,我们牢记嘱托,齐心协力让洞头村的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群众脱贫致了富,小康路越走越宽。”
  10年间,洞头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服输的韧劲,引进企业入驻、广办农家乐,大力发展城郊旅游,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休闲地,但地形复杂,游客车辆进出不便一直是制约洞头发展的瓶颈难题。洞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新立说:“通往洞头村有前后500米的悬崖路段,下边是悬崖,上边是峭壁,左侧坡体悬崖上有琵琶寺、千年古栈道等遗迹,走辆小车还勉强,旅游大巴走起来战战兢兢,车辆稍微多一点儿,就没法会车了,大大影响了车辆出入和客源输入。”
  2019年3月,晋城市委、市政府启动洞头旅游公路改造工程。该工程起点位于城区钟家庄办事处东武匠村接县道747处,终点位于洞头村,全长2.13公里。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出实招、破难题、一天内进场、四天内初设以及十天内公告招标,半个月内全面开工,不到三个月工程完工通车。洞头旅游公路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学习。
  洞头村西边,白水河蜿蜒而过。旅游公路虽然通了,但是这条脏乱差的河道,影响着洞头村的环境,制约着生态旅游发展。晋城市投入4500余万元,改造治理总长度为3.5公里的白水河道,今年5月已经全部完工。如今的洞头河道内碧波荡漾,两岸苍翠碧绿,河道两岸形成了优美的生态漫步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洞头村快速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不久前,晋城市浩翔控股集团与洞头村成功牵手,浩翔控股集团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现有建设用地和公建房屋、林地、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入股,双方共同携手打造新洞头。仅“四块地”改革,将使洞头村民人均实实在在增加1500元的年收入。
  村民王小坤家的采摘园旺季门庭若市,他把园子扩大了一倍,去年还增加了自制手工艺品、西红柿酱等副业,线上电商销路不错。许多昔日搬出去的村民都回来了,他们携儿带女,要在自家门口经营后半辈子的幸福事业。洞头村目前开办了30多家农家乐、采摘园,日均接待游客800人次,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
  如今迎来了一批批游客,乡村旅游红红火火。王新立说:“如今的洞头大变样,村居环境变美了、大伙回村创业了、来往游客变多了、发家致富成真了。”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洞头村的游客接待量仍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村集体收入预计将增加到15万元。截至6月份,洞头村已接待游客1.8万多名,村里8家农家乐以及小吃店等的营业总额超过11.8万元,人数和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
其他文献
制备高渗透性能且高截留率的氧化石墨烯膜一直是难题和研究热门。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陈亮团队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利用改进电子束辐照还原方法,实现了在氧化石墨烯中对环氧基团的精确去除,同时保留了大量羟基。该成果在线发表于《碳》杂志。   他们制备得到的石墨烯膜展示了出色的亲水性、超高渗透性能和稳定性能,为选择性去除基团类型以及石墨烯膜在污水处理等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在該研究中,陈亮团
期刊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博士陈又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向春雷等人在廣东潮州发现植物新种——“互叶莸”。据悉,“互叶莸”的发现,使得广东莸属植物达到2种、世界上莸属物种达到8种。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植物分类》。据了解,唇形科为世界性分布的大科。全世界约有236余属、超过7170种,我国有96属970余种。根据之前资料记载,广东分布莸属仅一个种。“互叶莸”是我国唇形科第二种具有互生叶的种类,非常独特,目
期刊
9月27日下午,由大同市委主办、中关村智造大街承办的2020年大同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活动在大同能源馆举行。   此次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大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位对标对表“六新”要求谋突破的一次具体实践;是全面落實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构建“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创新工作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期刊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十三五”时期,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创新发展,无疑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闪亮标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謀未来。“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抉择,大力实施创新
期刊
揭牌仪式活动现场  10月25日上午,山西济慈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慈缘)专家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出席仪式。山西健康365服務中心、山西省药膳养生协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活动还邀请到全国健康教育巡讲专家、山西省健康365服务中心专家黄立坤教授进行专题健康科普讲座。  在揭牌仪式现场,山西健康365服务中心主任申红涛和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秘书长穆志明分别授
期刊
朋友说:“董文权生活朴素,平时也没什么业余爱好,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还非常热爱学习,对自己的医术从不满足。”董文权为患者把脉  同事说:“董院长非常敬业,医院里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既要管理医院,又要坐诊看病,十几年如一日。”  患者说:“董大夫比我们农民还辛苦,我们种地还有农忙农闲,而他却从来没有闲过,每天除了坐诊看病,还要走街串巷,村民有病随叫随到,邻村人也没有不认识董大夫的。”  董文
期刊
“热腾腾的饺子马上就要出锅喽!”10月21日,记者来到沁水县庙坡村,此时的郭小育一家正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见到记者到来,便热情地招呼记者留下来吃饭。据了解,郭小育是一名“50后”,妻子有肢体残疾,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前,家住庙坡村圪堆后自然庄,家中有两孔土窑洞,离主村大约3里远,道路崎岖,行走不便,给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时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如今,郭小育两口子迁入了庙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科普工作出了一道加试题。口罩该怎么戴?手该怎么洗?最细微的问题饱含着最急切的渴望。与未知战斗、与谣言赛跑,全社会都在期盼着科学的声音。   实体科技馆闭馆,线上科普却如火如荼。“健康守护——抗击新型肺炎志愿服务行动”36期直播访问量超1亿次、“科普中国”新冠肺炎答题活动参与量超过1亿人次、全国116家科技馆打造全天候开放的线上科普平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应急科
期刊
10月24日,在徐州市汉纳国际演艺中心,演員在实景剧《徐州之夜·大风歌》上表演。近日,江苏徐州举行国潮汉风·2020徐州摄影展暨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摄影文化周活动,《徐州之夜·大风歌》是文化周演出之一,该剧在表现方式上强化了声光电的运用,在唯美震撼的视听环境中展示汉文化之美。
期刊
约翰·麦卡锡  约翰·麦卡锡,1927年9月4日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共产党家庭,父母的工作性质决定全家需不断搬迁,从波士顿迁到纽约,然后又到了洛杉矶。他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而在1971年获得图灵奖。实际上,正是他在1955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2011年10月24日晚上,约翰·麦卡锡与世长辞,享年84岁。  麦卡锡迈入人工智能的领域,要从1948年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