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你还相信忠诚度?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运者在海边捡到一个瓶子,打开盖儿,跑出一个精灵:“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
  幸运者:“我要一亿美元!”
  精灵:“随便去一家银行提款,凭我名片就行。”
  银行柜台,出纳带着一脸困惑:“就凭这张名片?”于是,幸运者讲了他的奇遇。
  出纳:“你多大年纪了?”
  幸运者:“四十。”
  出纳:“真雷人,都到了不惑之年啦,还信这种神话故事!”
  这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就像这个笑话中的精灵一样虚无缥缈,偏偏却有不少浪漫得可爱的人痴心不改地信。忠诚度就属此类。
  不忠是基因注定
  中国文人用鸳鸯象征忠贞爱情。然而在西方人的眼里,鸳鸯属于鸭科,而鸭子一般都是淫乱的。在他们的文化里面,脖子颀长的另一种鸭科动物——天鹅,才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古人的直觉与科学研究的发现有着某种一致性:鸟类的忠诚的确值得哺乳类动物学习。90%的鸟类物种是一夫一妻制,而哺乳类物种只有3%是一夫一妻制。然而,一夫一妻并不意味着忠诚。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行为科学家发现: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夫妻”抚育的后代中,有10%-40%不是“丈夫”所生。科学家达成共识:几乎所有动物的本性都是不忠。有个英文网站叫做infidelity facts(我译成“不忠信息网”),它公布的数据挺“雷人”:第一,不忠的人居然超过半数;第二,女人跟男人一样喜欢偷腥。
  看到这儿,你还指望有人对你忠诚?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巴拉什(David P. Barash)的文章标题很绝:《想要对方忠诚?去跟虫子结婚!》研究发现,只有凤毛麟角的物种才是基因注定的一夫一妻制,例如某种名字很复杂的寄生虫(diplozoon paradoxum),它寄生在鱼的肠子里。早知如此,古人的爱情诗就会写成这样:“文彩一对虫,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跟诗人相比,科学家真是一群暴殄天物、焚琴煮鹤的人。
  理清三条情感线
  心理学家关于爱情的理论大同小异。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画了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三条情感曲线。
  第一条曲线是激情(passion),激情说穿了就是性的吸引混合着相互的理想化,伴随着不安全感和迷恋;
  第二条曲线是手足情(intimacy),心理距离很近,是左手对右手的感情;
  第三条曲线是承诺(commitment),是想一直在一起的愿望。
  三条曲线的走势不同:激情来去匆匆,手足情和承诺则与日俱增。热恋阶段激情很高,承诺次之,手足情相对最少;老夫老妻阶段承诺最高,手足情次之,激情降至最低。文学中的爱情主要成分是激情。所以,为爱情而结婚的婚姻不能稳定,我称之为“好莱坞影星模式”。视爱情为食物和氧气的文艺青年很容易受到诱惑而出轨或离婚。


  虚幻的品牌忠诚度
  我在一家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工作期间,一个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监测品牌忠诚度。为了客观衡量品牌忠诚度,我们问消费者三个标准问题:
  你对这个品牌满意吗?
  你会再购买这个品牌吗?
  你会向别人推荐这个品牌吗?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问两个特别煽情的问题:
  你愿意为这个品牌工作吗?
  如果世上没有这个品牌,你会不会怅然若失?
  爱情的三个元素:“激情、手足情、承诺”,完全适用于品牌。记得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还很年轻,怯生生降落在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突然,一个亲切的标志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麦当劳!《世界是平的》说,“有麦当劳的地方没有战争,因为麦当劳标志着这个地方属于相互依赖的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这个世界上没了麦当劳,我一定会若有所失。是的,I’m lovin’it!但是,我并不忠诚,我经常吃汉堡王和赛百味。最近福喜事件让麦当劳门可罗雀,可见忠诚度救不了麦当劳。品牌管理者想想吧,投资于品牌忠诚度值得吗?
  如果你够老,你的第一个输入法应该是微软拼音,当时你很满意,因为你别无选择。后来,你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微软拼音,选择了清华紫光;很快你又一次见异思迁,跟搜狗缠绵;你现在跟讯飞住在一起。输入法就是一个使用者毫无节操的品类。社交媒体也一样,虽然微信现在这么火,但只要一个更好的社交媒体出现,用户将义无反顾地背弃微信。
  你可能会说,输入法属于低投入(l o w involvement)品类。那么在高投入(high involvement)品类,品牌忠诚度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许你还记得你的第一部车,可能是大众或者类似的品牌:外表可爱,内心质朴、手动挡、价格平易可亲,她带给你的兴奋有如初恋。不过,你的第二部车不太可能是大众,很可能是宝马;第三部车不太可能是宝马,而是保时捷……你的品牌忠诚度何在?
  商家苦心积虑地建设品牌忠诚度,这样的投资有没有回报?这是一个谜题。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营销思路:赢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真的五倍于维护一个老客户?消费者真的会对一个品牌有情感依赖?人类不能在两性关系中释放的本能冲动,在品牌关系中可以得到彻底的解放。觉醒的营销专家正在呼吁:别再奢谈品牌忠诚度了,回归最简单的概念:品牌认知、口碑以及品牌带来的美好联想。
  互联网让品牌忠诚度变得更加虚无缥缈。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现在,变化的速度更快了。口碑的快速传播可以让品牌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也可以一夜间名声扫地。明智的商家把钱花在维护品牌资产(brand equity)而非品牌忠诚度上。

  培育员工忠诚度?你out了
  企业家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找到有忠诚度的高层管理者?
  我的回答通常是:忠诚度不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一个关系的品质。忠诚度是由两个人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一个人的个性决定的。企业家觉得我啰嗦,于是我的回答变得简单:你对他忠诚,他才有可能对你忠诚。潜台词是:即使你对他忠诚,他也不一定对你忠诚;但是如果你对他不忠诚,他一定对你不忠诚。
  现实是,多数企业的本性是唯利是图。为了股东利益牺牲员工利益、动辄削减人力资源成本甚至裁员。被奉为英雄的前GE的CEO杰克·韦尔奇甚至关闭盈利的企业,让数万员工失业,只是因为它们不能确保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地位。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人情债(perceived indebtedness),注意,是perceived,强调的是对方的感觉。如果只是你觉得自己对某人太好了,别人也这样看,就觉得某人欠你人情,可能其谬大矣。我曾经有过一次教训。我曾再三考虑是不是要给一个表现一般的鸡肋下属加薪,后来一咬牙决定加,而且加薪的数量足够多,好让他有动力报答公司。没想到,他居然拒绝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嫌加少了!看来,他和我各自有一本人情账,算法完全不一样。我觉得他欠公司的,他觉得公司欠他的;我觉得他是鸡肋,他觉得公司(或者我这个上级)是鸡肋。为什么不能做个性情中人,扔掉所有鸡肋,让明星员工得到宠爱,甚至让他们被宠坏?在被宠坏之前,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是很好吗?
  我第一次加入公司,心情就如初恋。这家公司是如此完美,老板热情欢迎我的到来,说:“我们等你等了一年,有八十多个人被筛选掉,面试你的美国人给了你一个WOW!”突然,他话锋一转,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我希望你能跟我们一同走个三年五载!”我当时想:“这么热情的期待,才三年五载啊!”到底人家是过来人,我果然只待了三年就离开了。蜜月期过后,我经历了痛苦的冲突期和艰难的适应期。我先是活下来了,第二年开始出彩,第三年开始有疲惫感,并开始在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挑战。
  寻求忠诚度的企业家,心智模式还停滞在奴隶社会。在现代社会,忠诚度(loyalty)这个词已经out了。员工也许属于行业,但不属于企业,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不光我这么看,很多专家都发出类似感悟,《哈佛商业评论》的作者塔米·埃里克森(Tammy Erickson)认为,用忠诚换取安全感的模式已经消亡。
  像谈恋爱一样做生意
  人对人不忠诚,人对品牌不忠诚,人对组织不忠诚。所有基于忠诚度的关系管理、品牌管理、企业管理,都是基于不现实的人性假设。那么,我们的出路何在?
  希望在于,人毕竟对自己忠诚。人忠诚于自己的感觉,感觉虽然不能持久,但真实而强大。所以,出路在于我们必须放弃虚幻的忠诚度概念,开始学习像恋爱一样做生意、做品牌、做事业。
  如果说人有超越其他动物的地方,那么至少有两点是只有人才能做到的:第一,人有自我管理能力;第二,人类虽然不比其他动物更忠诚,但是比其他动物更善于谈恋爱。从恋爱中,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五点:
  第一,忠于自己的感受。不要随波逐流投身自己不喜欢的事业。要像恋爱一样献身自己喜欢的事业。当激情消退之后,大胆地去寻找新的爱。不要营销连自己都看不上的产品和品牌。不要因为价格低就买垃圾产品。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中国经济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专注于对方的感受,自私地奉献(selfish altruism)。恋爱的快乐要由两个人互相创造。我们应该像关注恋爱对象的感受一样,关注客户的体验,自己high重要,对方high更让我们快乐,一定要找到让客户尖叫的方法。我的一位好友开过很多豪车,但他最宠爱的却是一个低调的品牌,他说这个车很“体贴”。
  第三,保持不安全感产生的焦虑感。越是爱,越是怕失去,嫉妒心是热恋的特征。这就类似企业家的忧患意识,或职业经理人的不安全感。所以,任正非大讲华为的冬天,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第四,你不需要完美,但要让自己性感起来。有两个东西最性感:一是外向的性格,为此,心理学家造了个词叫做外向性感sextraversion,sex(性)+ extraversion(外向);另一个就是力量(power)。美貌就是力量,思想就是力量,财富就是力量,权势就是力量,名气就是力量。翻译成品牌管理的语言,外向就是多做营销沟通,力量就是做好产品和服务体验。
  第五,变化。善变(fickleness)有时是缺点,但在吸引力方面却可能是美德。玛丽莲·梦露是善变的代表人物,好听的说法是风情万种。她的这种善变让人们对她保持了更长时间的兴趣。心理学家发现,荷尔蒙推动的激情持续6个月,乔布斯时代的苹果鼎盛时期,推出新产品的周期大约也是6个月,绝妙的巧合!
其他文献
管理者的角色是“造钟”而不是“报时”。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问你现在几点了,大多数人都会看看表告诉我一个时间,这就叫报时。那什么叫造钟呢?如果有人问你几点了,你可以告诉他,要想知道几点了,有几个办法:  第一,去买一块手表或者买一个挂钟自己看;  第二,自制一个沙漏;  第三,根据天空中太阳的位置推测时间等等。  从而启发问话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
期刊
营销界有一个卖茶叶蛋的故事,大意是两家面馆都卖茶叶蛋,但生意大相径庭。为什么呢?原来,差别就在一句话上——一家面馆在客人进门时就问:您要不要茶叶蛋?另一家在客人进门时,是一个小姑娘在笑问:茶叶蛋,您要一个还是两个?哪个面馆的茶叶蛋卖得好?不言自明,会刺激顾客需求,生意才会更好。  在管理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员工才是企业的第一顾客,企业应该把员工当顾客来对待。比如提倡“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员工
期刊
根据统计,美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近两年涌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初创公司就超过了100家。其中排名前50家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投的初创公司资额超过5.6亿,而提供员工教育培训相关的前50名的初创公司融资额超过8亿美金。  中国市场也感受到了这股风潮。今年以来,国内的猎上网等获得千万级美元融资,老牌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美国上市成功,以及类似蚂蚁招聘等新兴的创业企业出现,都可作为佐证。  人力资源,这个古老的行业,已
期刊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Mesoloft公司,创造了另类的“天葬”,让往生者最后一趟旅程,不仅能上太空,还让身体与大自然合二为一。只要支付2800美元(约合1.7万元人民币),就能让骨灰坛乘着高空气球升空,一直飞到近22千米高的近太空,透过GPS控制撒下骨灰。  报道称,这些高空漫游的骨灰粉,最后会与水气结合,成为云、雨、雪回到大地上,完成一趟另类水循环,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整个过程都有摄影机拍摄,让往
期刊
2013年,散乱而无序的移动互联网垂直应用,伴随BAT三巨头的大规模资本融并而开始分门别类“站队”。笔者在太多场合被业内同仁以及企业广告主问到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O2O如何做?如何能在移动时代赢取O2O营销的创新红利?”  在历经了数十次战略诊断与推演之后,笔者决定写下这本《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营销革命》,主要目的并不为诠释所谓的O2O营销法则之类的精神主纲,而是希望能从战略思考角度,帮助数
期刊
美好的时光,走了  在2002年前后,我曾经写过一篇做自有喜糖品牌的营销案例文章——“12万元做活1000万人的市场”,先是发表在某主流财经刊物上,杂志刊出后,又发在了我在某专业网站的专栏中。  自此后的五、六年时间中,我至少因为这篇文章接到过来自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安徽、广西各地100个咨询电话——这些地方的经销商想做该喜糖品牌在当地的总经销。  但如今,世道变了。以前网站发表一篇文章,
期刊
前不久,法国通过了一项旨在保护员工无需被迫在工作时间之外回复邮件的法律;瑞典哥德堡开始尝试部分市政府员工从过去的全薪七小时工作制改为六小时工作制;在丹麦哥本哈根的道路上,下午五点就挤满了下班回家的人;在德国,政府法律授予了企业员工共同决议权,即一定程度的共同管理权。  东西方管理的鲜明对比  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性、参与度、工作时限和休假,这与中国和其他亚洲一些企业的文化形成鲜明的
期刊
我是一个受传统广告思维训练的人。当年,4A广告公司到中国时,我是第一代员工,1994年,我28岁,已经是一家4A公司的副总裁。1996年,我离开4A,引进香港著名导演DavidTusi,成立了一家电视广告制作公司。这个公司一直到现在,拍了很多很好但也很贵的广告片,其中最著名的是桂纶镁和彭于晏的“益达”系列。之后,我还创办了自己的产品公司和一个营销内容解决方案的众包平台。这样的职业经历,让我对传统的
期刊
有年九月在北京见到一个五十多岁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老板,他想请我给他的企业讲课。我问他:“讲什么呢?”他说:“就讲怎么当管理者,我们企业这些科技人员搞科研是好手,但是管理和领导能力太弱。我本人没问题,我在部队时,士兵、班长、排长、连长都干过,在科研机构从项目组长、研究室主任一直当到所长,然后又创办这个企业!”  嘿,典型的一个企业家,自信里透着狂妄!我知道对企业家谈话最好直截了当。于是,我说:“不对呀
期刊
与其讨论“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不如讨论“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思维太飘,商业模式太虚,还是产品才会被消费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大俗即大雅,且待我以一个土豪老板朋友傻根(看官们切勿对号入座)追求美女的大俗之事谈谈高大上的“互联网产品思维”。  传统思维里,美女是产品,土豪是消费者。但事实上,土豪追求美女的过程即是打造自己、推销自己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他们自己才是产品,而美女却是消费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