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的“现实主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桑塔格在《火山恋人》与《在美国》中,体现出更多的现实关怀。她的现实主义书写有与彼时盛行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相吻合的地方,但也体现出很强的“个性”,融合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甚至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思想,表现出混杂性和矛盾性。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 小说 现实主义 沉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以“反对阐释”一文享誉文坛的苏珊·桑塔格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 等重要的文学奖项。在桑塔格的文学创作榜单上,有《恩主》、《死亡匣子》、《火山恋人》与《在美国》等四部长篇小说。有趣的是,这四部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却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两部小说《恩主》和《死亡匣子》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有明显的“新小说”的特征;而90年代出版的《火山恋人》与《在美国》,则被认为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甚至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与《恩主》与《死亡匣子》出版之后受到市场冷遇的遭遇不同,《火山恋人》和《在美国》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追捧。前者占据畅销书榜单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总印数超过10万册;而后者则为她赢得了竞争激烈的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虽然这一获奖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总算是为桑塔格小说家的身份予以了正名。
  有批评家认为桑塔格吸取了前两部实验性的小说《恩主》和《死亡匣子》失败的教训,全面推翻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放弃了“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创作出了适合大众口味的作品,获取了成功。或者说,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桑塔格是失败的,而现实主义作家桑塔格则是成功的。在笔者看来,桑塔格是很难这样简单归类的,她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抵制把她归入任何阵营、贴上任何标签的企图。尽管自我超越是桑塔格持之以恒的追求,而且她的创作也有着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但正是这种连续性和一致性成就了桑塔格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的理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桑塔格在90年代的这次成功“转型”呢?
   首先,不可否认,桑塔格后期创作的这两部小说的确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因子和现实关怀。在《恩主》与《死亡匣子》中,主人公分别以梦幻和死亡作为载体,同时也作为他们与世隔绝的屏障,内省式地探讨了生命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自我解放和完善的可能性。它们的情节是荒诞的、叙事是凌乱的、人物形象是模糊的,完全挑战了读者对传统作品的审美期待。而与之相比,《火山恋人》与《在美国》的视野更为宽广,情节性大大增强。小说有了较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们个人的命运也早已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政治事件联系在了一起。《火山恋人》的主角是18世纪末英国驻那不勒斯大使,小说不仅讲述了人物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故事,还描绘出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展现了英国、法国、那不勒斯王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在美国》中的主人公玛琳娜是波兰著名女演员,她的自我超越、自我重建的梦想也跨越了国界,突破了舞台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政治内涵。
   其次,桑塔格在这两部小说中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线型叙事手法,勾勒出了较为清晰的故事轮廓。桑塔格仍然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让多重叙事视角交叠,使文本保持了一种开放性和多义性。然而,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叙事却都能统一在一个整体的叙事框架中,整个故事因此才显得灵动而不凌乱。整体观之,这两个故事基本上以第三人称外视角的角度展开,依照时间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故事发展的脉络是清晰的,人物的意识是清醒的,人物的动作是连贯的,故事的空间是延续的。
   另外,桑塔格在故事中注入了更多的“道德”阐释和关怀。桑塔格一反60年代所主张的搁置甚至废除道德评价、擢升作品的美学价值的做法,在她的故事中加入了对道德和伦理的评判和引导。桑塔格甚至有时不惜自己动身跑到前台,直接在作品中抛头露面,发表她的“道德训诫令”。
   桑塔格在90年代对现实主义的“示好”,是诸多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这是桑塔格对自己早期激进的形式主义美学立场的修正。桑塔格形式主义美学主张诞生在60年代的激进语境下,体现着反传统文化运动的影响,针对的是传统文学与文化批评中对内容的过分强调和倚重这一现象。而二三十年后的桑塔格,在目睹和参与了许多政治和文化事件的发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困惑和迷茫之后,她的思想已经在不断的反思和修正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其次,桑塔格主动向现实主义靠拢是为了适应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和文学发展主流的变化。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消费文化盛行,人们对政治的热情明显降低,审美活动也日益生活化;一度盛行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并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新的形势促使作家的创作开始着眼于现实,用更为冷静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世界,关注大众的生活。于是,文学上出现了向现实主义回归的倾向。当然,这种“回归”已不再是简单的对过去的重复,而是融合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和精神,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现实主义”。
   再次,桑塔格对现实主义手法的接纳也是对自己的创作手段和方式的调整和拓展。桑塔格前两部小说的失败无疑会对她产生“警示”作用,对于热衷于、擅长于“变化”的桑塔格而言,对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革新,已势在必行。这既迎合了读者和市场的商业需求,也是“桑塔格对市场和大众文化的屈从和进一步认同”(王秋海),更是桑塔格挑战自我、证实自己小说创作才能、延续自己小说创作热情的内在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文坛出现的回归现实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是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反拨,是对“小说的危机”和“文学的困境”的一种回应,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形成了不同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因而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或者“后现代之后的现实主义”。具体而言,新现实主义小说有以下特点:1、从主题和题材上来看,新现实主义小说吸纳了当代美国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越南战争、水门事件、麦卡锡主义等历史事件成了一些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背景;当代美国社会和家庭生活,如婚姻、家庭、暴力、女性主义等成了小说重点关注的内容;生活化了的“小人物”都成了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2、就创作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而言,新现实主义将历史与现实交织,把真实与虚构融合,既重视外部事实和细节的描述,又重视人物心理的真实刻画。综合运用多元化的创作和叙事手法,既突出宏观叙事的历史性、完整性,又突出微观叙事的复杂化、碎片化。简而言之,新现实主义小说信奉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运用的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桑塔格在《火山恋人》和《在美国》中的创作原则和手法,有与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相吻合的地方,但也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她的现实主义书写更多地融合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甚至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思想,表现出更多的混杂性和矛盾性。她充满“个性”的新现实主义书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其他新现实主义作品偏重于对当代人物和事件的表现这一做法不同,桑塔格在这两部小说中分别将背景设置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那不勒斯与英国以及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波兰与美国。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感为作者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对当代生活的指涉。
   2 这两部小说虽然都选取了历史人物作为主角,但作品并不重在展现历史、揭示现实,反而将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述和表现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的是人物的孤独感、空虚感,这一经典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经过作者的想象力处理过了的历史人物,他们身上承担的历史已经隐退到了故事的背后成为衬托,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有时候甚至忘掉了这种衬托,而只顾关注小说中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个人物的思想和命运。小说对历史和背景的“淡化处理”,使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具普世价值,而并不只是指涉当下。
   3 桑塔格虽然在这两部作品中增添了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关怀和视角,但她同时也在试图与这两种“流行”的文化思潮保持着距离。“桑塔格的《火》不是历史经验的描述,而是对历史经验的创造性读解,它通过自由表述的艺术形式否定了历史和革命的本质,从而把历史寓言化。”(王予霞)另外,桑塔格在作品中对“女性”题材的处理,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视野,表达的是一种超越了性别意识的平等诉求。桑塔格从未将自己圈定在“女性主义作家”的狭隘圈子里,也从不认可自己的小说是“历史主义”小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拒绝同化的独立姿态,也可以说明她自身思想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4 小说在美学思想上体现出了对大众文化的“背离”,流露出了桑塔格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情怀。新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往往脱离了精英文化传统,更多地面向大众和市场,他们作品中的人物也往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桑塔格在这两部小说中则继续采用她所熟悉的艺术家作为主角,他们孤独、忧郁、曲高和寡,用艺术的世界、用想象的乌托邦来抵挡着庸俗的现实世界的侵扰,将自我的超越、精神的救赎视为人生的宗旨和目标。桑塔格在这两部作品中仍然延续了她对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坚守。
   桑塔格的浪漫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她对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描述上,也体现在艺术家对艺术的迷恋和追求上。《火山恋人》中的爵士对维苏威火山的痴迷、《在美国》中的玛琳娜对“乌托邦”的向往和对“美国梦”的追求,莫不是浪漫主义情结的体现。与桑塔格以前的作品相比,桑塔格在这两部小说中表现出更为乐观、积极、浪漫的情怀。这倒与许多作家晚期创作中更显悲观、颓废的写作轨迹不尽相同。
   在2000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桑塔格否认她的这两部小说是所谓的“历史小说”或后现代小说,却声称:“也许,应把这些小说视为有关旅行的书、有关人在异乡的书。”旅行的主题在这两部小说中得到了延续和深化,“从纯粹的形式的维度发展到了心理的维度最后达到了一种道德的维度。桑塔格后期的这两部小说将所有这些维度聚集在一起,有意识地运用极具浪漫色彩的旅行和追寻模式,直至最后将作品的体裁变成了浪漫主义小说。” (Wagner-Lawlor,2009)
   桑塔格在现实主义书写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她一面调整自己的步伐,积极向现实主义靠拢;另一面却又竭力地与它保持着距离,坚守着自己的独立性。后现代主义作家桑塔格、现实主义作家桑塔格、新现实主义作家桑塔格,这些标签似乎都不足以概述桑塔格及其创作特征。她高举着“反对阐释”的旗帜,书写着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唯美童话。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苏珊·桑塔格文学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QN-150)。
  
   参考文献:
   [1] Wagner-Lawlor,Jennifer A.“Romances of Community in Sontag’s Later Fiction”, in Barbara Ching & Jennifer A.Wagner-Lawlor,ed.,The Scandal of Susan Sontag.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2] 姜涛:《当代美国小说的新现实主义视域》,《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3] 王秋海:《重构现实主义——解读桑塔格的〈火山情人〉》,《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4] 程锡麟:《虚构与事实:战后美国小说的当代性与新现实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5] 王予霞:《文化视学视野中的〈火山情人〉》,《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6] 苏珊·桑塔格,陈耀成、黄灿然译:《反对后现代主义及其他——苏珊·桑塔格访谈录》,《南方周末》,2005年1月6日。
  
   作者简介:张莉,女,1977—,郑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麒麟》杂志是伪满洲国时期一本通俗文学杂志,是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的大本营。随着通俗文学研究和东北沦陷时期期刊研究越来越受学界重视,《麒麟》杂志中的长篇通俗小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麒麟》中的长篇小说入手,通过分类、细读的方法,试图对《麒麟》中的长篇小说进行一番梳理,以便窥探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当时文人创作的心态。  关键词:《麒麟》 东北沦陷时期 通俗小说 雅俗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关于欧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国际题材小说中。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通过解析詹姆斯小说《戴茜·密勒》中的戴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金碗》中的玛吉三位到欧洲进行文化之旅的美国女性的生活、情感经历,阐释了詹姆斯对于欧美文化的思考,即从着重刻画欧美文化的冲突到试图寻求欧美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 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哈代是探索普通人命运悲剧性的先驱者之一,其代表作《苔丝》即深刻地揭示了普通人命运的悲剧本质。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苔丝、亚雷克和安吉尔的命运关联,体现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著名观点——“他人是我的地狱”。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荒诞性、幻灭性,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有效的彰显。  关键词:悲剧 他人 存在 荒  引言  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解释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在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从环境空间形态和环境空间设计元素两方面对其环境空间设计安全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从环境空间设计方面对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设计对策研究,提出在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即生态、时空、环境的整体观。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环境空间 安全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间的推
期刊
摘要 司各特开创了西方历史小说的完美范本。但严格的说,他并不是历史小说的第一人。但为什么他能被称作“历史小说之父”呢?纵观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他的历史小说将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本文拟以司各特小说《艾凡赫》为例,从人物、事件和自然场景几个方面对他的历史小说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司各特是如何使他的小说传达出浓厚的历史真实感的。  关键词:虚构 历史真实 人物 事件 自然场景
期刊
摘要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先生的一部未竟之作,在遭受长期的冷遇之后,终于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与估衡,还原了其应有价值。主人公张婉卿是作者倾全力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是“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系列中最具有生命担当力和精神整合力的一位”,体现了茅盾审美理想中对真、善、美三者的极致祟尚与追求。本文通过与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系列形象的比较,解读张婉卿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霜叶红似二月花》 张婉
期刊
摘要 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符号学家。《S/Z》是他对法国著名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部并不起眼的作品《萨拉辛》进行的符号学分析。符号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那么,符号学究竟是什么?论文试通过对《萨拉辛》文本的分析,通过对于巴特工作的一次纵览回答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符号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让读者能够看到完整文本的可能,而不是停留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语义学
期刊
摘要 科学散文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在19世纪下半叶进入日臻成熟的重要时期。梅特林克巧用象征主义诗歌与戏剧中的神秘主义色彩与悲情诉求,使主观幻觉、艺术想象、暗示启发等多重技巧在科学散文中奇花绽放,各生异辉。尤其是他借助蜜蜂生活的描绘,使得传统象征主义手段在表达隐晦情绪和抽象哲理时得以复活,并使科学散文脱离对事实与自然原理的偏爱,实现了发掘自然之美与宣昭性灵崇高的文本转向。  关键词:昆虫 象征主义
期刊
摘要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青少年时期便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而其思想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这集中表现在他对“逝者如斯夫”的理解与接受上:早年井上靖在日本无常观的文化背景中接受它,对人生表现出一种消极、无常的态度,《异域人》、《苍狼》、《楼兰》等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晚年井上靖认真学习《论语》,领略孔子思想的真谛,对人生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在《孔子》中表现出来。  关键词:井上靖 《论语》
期刊
摘要 二元对立现象存在于许多文学作品之中,运用二元对立原则分析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可以发现,该作品无论是在代表人物、女主人公形象,还是在主题创作的构建上都存在着互为依存的对立力量,从而使《一个迷途的女人》的文本结构中蕴含着二元对立的原则。  关键词:薇拉·凯瑟 二元对立 理想 现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前期作品主要描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