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及运用——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发设计相关的核心问题,引发、驱动学生的深度思考、探究。所谓核心问题,就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关键性、支撑性作用的问题。相比较于一般性的问题,核心问题更富有启发性、引导性、针对性。聚焦核心问题,能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深度。一、情境导入,引发核心问题情境是问题产生的土壤,是孕育问题的母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感知,
其他文献
<正>"CMG云创论坛"是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为落实总台党组提出的"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断推动总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向总台员工推出的线上创新业务交流活动。论坛内容主要聚焦总台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实施,为一线员工开拓创新思维、推动创新合作、落实创新成果。每期论坛会邀请业界大咖和权威专家,在线开展经验分享、研讨交流、主题对话等活动。
期刊
【目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猪的重要致病菌,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屠宰场健康猪的猪链球菌感染率较高,血清型多而复杂,是人和猪的重要传染源。四川、广西两地都曾暴发猪链球菌疫情,大量生猪发病死亡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与病猪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发病死亡。因此,对上述两地区屠宰场进行猪链球菌感染调查,明确其致病特征,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方法】本研究自2021-2022年采集广
期刊
老年认知障碍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威胁之一,但是目前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的预防措施、诊疗技术、医养模式等尚不成熟,并且缺少能够完整地、分门别类地存储医疗数据的老年认知障碍数据系统,这便导致了老年认知障碍诊断不准确、认知障碍患者治疗时机延误、认知障碍患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医养服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老年认知障碍多维度数据管理系统,利用FastDFS分布式文件存储
期刊
依托区域资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案例式教学,可在真情境、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世界相关联,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明确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原则基础上,提出真实情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思路:区域资源—核心概念—融合—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多元评价,并通过“水循环——圃田泽的前世今生”这一教学案例呈现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期为真实情境下的案例式教学提供参考。
期刊
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对智能制造、产能资源全局统筹与优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我国钢铁企业迫切需要从传统的以产定销的思路转向于产销平衡的发展方向。因此,产能资源计划必然在智能制造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动力。产能计划一般被认为是运筹学领域的优化问题。在钢铁企业的
学位
《用数对确定位置》中的一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教师往往直接告知即可。但学生认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课的探究性。然而,确定位置的规则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该怎么探究呢?如何让学生产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需要?这节课的教学如何改进?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对比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呢?
期刊
<正>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9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和行,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用数对表示位置。2.经历从用列和行描述位置到用数对描述位置的抽象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感受数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位置,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期刊
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源荷失衡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极端用能场景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该方式在实现系统安全供能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首先,在涵盖电、热、冷、天然气、氢气五种能源的能源转换设备基础上,构建了每一种负荷均至少有两种供能路径的服务区多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五种能源形式的功率平衡、多能耦合设备额定运行条件、自洽系统储能安全限值等约束研究了
期刊
随着高速公路系统不断发展,结合服务区及沿线资源条件和综合用能需求,通过对某高速服务区及沿线场地资源条件、能源(电力需求(负荷)、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化学储能、氢能)、当前相关的政策、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经济性等方面作出综合分析,探讨高速服务区及沿线综合能源利用方案。
期刊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基础教育做出了“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规划。作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典型,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表现出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发展前景,尤其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仍然不成熟,机器人教学设计缺乏相关理念的指导与引领,存在侧重学科本位而缺乏课程整合、侧重基础知识学习而缺乏创新应用、侧重竞赛为主而缺乏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