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农村宗教信仰多元化现象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宗教信仰多元化现象为视角,以实地调查所获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据,对当前西北农村宗教信仰多元化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当地宗教多元并存的现状、特点等内容。
  [关键词]西北农村;宗教信仰;多元化
  
  宁夏惠农区下营子村是个典型的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村庄,佛教、天主教、民间宗教、道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在当地流行,受到村民的信奉。各宗教并行发展,和谐相处。2008年春至2009年冬天,笔者对宁夏惠农区红果子镇下营子村宗教多元现象进行了调研,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该村宗教信仰多元现象的基本状况、特点等,并尝试以它为例考察西北农村宗教多元化现象。
  
  一、下营子村基本情况
  
  下营子村是宁夏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东靠惠农区红果子镇政府驻地马家湾,南与西永固乡相接,北与尾闸乡相连,西与红果子毗邻。截至目前,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共有1928人,503户,均为汉族。耕地面积6458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有少数人种植油葵、脱水菜等经济作物。经济上以劳务输出、奶牛养殖、粮食种植为主,也有少数人从事运输、零售业、脱水菜加工等行业。近年来,下营子村民众的生产生活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近三年来亦不断提高。
  
  二、宗教多元并存局面
  
  下营子村是一个典型的汉族社区,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目前村民宗教信仰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民间宗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并列存在,和谐相处。
  当地大多数村民信仰佛教和天主教以及民间宗教、道教,基督教虽未在本村建立活动场所,但已对当地产生了一定辐射和影响。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材料,现将该村主要宗教的历史、活动、信仰情况分述如下:
  (一)佛教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传入宁夏,在宁夏各地长期流传发展,佛教信仰在银北地区一直都很普遍,下营子村也是受佛教影响较深的地区,据《惠农县志》等相关资料记载,在民国之前,村中就有佛寺。目前村民中信佛的人很多,佛教活动较为活跃,最明显的例子是最近几年村里恢复、兴建佛教寺庙—圆通寺的活动。修建寺庙的活动前后历时三年。2004年开始动工修建,当时修了一间平房,作为宗教活动点,供人们拜佛、念经。随着宗教活动规模的扩大和信教人数的增加,这座简易的寺庙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2005年又进行了重修,扩大了房屋面积,大雄宝殿中新修了左右配殿。2007年新建了寺庙门前的财神庙和土地庙。新修的寺院坐落于下营子村三队,坐东向西,由大雄宝殿、念佛堂、三门,三部分组成。大雄宝殿中塑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西侧为关圣殿,东侧为观音殿。整个大宝殿金碧辉煌,气势非凡。
  圆通寺每年举行的宗教活动中规模较大、参加人数较多的是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诞生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九月三十药师佛诞生日。此外,本村居士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念经会。
  (二)天主教
  当地的天主教信徒主要是本村六队的400多村民。天主教传入下营子的历史要早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他地方,最早可以追溯到1881年。当时,欧洲的圣母圣心会的比利时籍神父闵玉清在此传教,并在通往石嘴山的道路旁边修建了下营子第一座天主教堂,成为天主教在宁夏开设的第一座堂区。
  民国以来下营子信仰天主教的人数逐渐增加,1938年达220人。文革时期下营子天主教堂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3年经原惠农县政府批准,开放下营子堂。1990年,经政府批准、资助,各堂区教友捐助,本堂教友捐钱出工,建起了长25.2米,宽9.5米,高21米的新圣堂,同时建了神父修女的住房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2004年4月教堂扩建,又建房屋5间,圣母山及堂院硬化500多平米。目前该堂区共有教友四百多人,有神父1人,修女2人。
  当地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就是每年举行的四大瞻礼,分别是圣诞节、复活节、神圣降临节、圣母升天节。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日期为每年12月25日。届时,教堂被装饰一新,教堂门前贴上楹联,门口放置圣诞树,堂院里的松树上挂上琳琅满目的饰品。圣诞节是参加人数较多,气氛热烈的活动。在圣诞节,当地的神父、修女和一些信徒组织举办圣诞联欢会。
  复活节,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奥迹的节日,象征着天主圣子战胜死亡和邪恶。时间在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的礼仪最为丰富,主要的礼仪为“逾越节三日庆典”,这三日的礼仪在复活主日前的周四至周六晚间举行,纪念并庆祝基督受难、安息(死亡)与复活的逾越奥迹。在当地最有特色的一幕是复活主日祝圣食品、车辆。圣神降临节是在复活节后的第50天举行,而圣母升天节则是在每年阳历的8月15日举行,是纪念圣母玛利亚“肉身和灵魂一同升天”的节日。
  除了宗教节日外,天主教的礼仪也已经融入进当地教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世代信仰天主教的教民来说,他们的子女出生七天后便可领洗。所以下营子的教民大多是出生不久或满月后就接受了洗礼,每个信徒都有自己的教名。
  (三)民间宗教
  在当地,民间信仰十分普遍。在该村第十生产队有一座建于2003年的民间宗教的神庙,名曰“龙泉庙”。里面供奉着龙王、马王爷、牛王爷、桃花姑娘、土地爷等五位神。举行的活动有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农历十月初一祭亡者等。平素忙于农活的村民在这些活动时纷纷前来祭奠亡者,攘灾祈福,保佑家庭平安。
  除这座小庙外,在圆通寺的三门两边还建有财神、土地神,在佛殿中供有关公。2007年修建寺庙时专门在庙门口修建了财神和土地神,并举行了开光仪式。平时人们来寺庙烧香拜佛时一定要拜财神和土地神。此外,若有家中盖新房或其他一些事情时要举行酬神谢土仪式。由于圆通寺规模较大且交通便利,所以在圆通寺参加宗教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在佛教寺庙中建有财神庙和土地神庙,当地人是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宗教的?在调查中就此问题访问了很多人,几乎所有被访问的人都不认为这是两种宗教。因为这座寺庙具有两种宗教合一的特点,所以信奉不同宗教的人都来朝拜,香火旺盛。拜佛念经是为了来世解脱,拜财神和土地神则是为了现实、为了当下,因为多数人以种地为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财致富。在佛教寺庙中,还供有关公像,说明了佛教和民间宗教的融合、渗透。
  (四)基督教和道教
  这两种宗教在村里没有建有宗教活动场所,但也有少量信徒。下营子村及其周边地区没有道教宫观,但由于道教的基本观念和仪式已深入民心,在民间社会中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红果子镇一带有一个专门替人念经、举行斋醮仪式、消灾祈福、超度亡灵的道教“经班子”,当地人把它称之为“阴阳班子”。据笔者了解,当地有些村民在遇到婚丧嫁娶或迁坟、建房时经常请这个经班子来参加。此外,有时龙泉庙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也请这个经班子前来念经。因此,本村虽没有道教宗教活动场所,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人信仰道教,道教在当地仍然存在并发生着影响。
  村里也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于下营子村仅一条马路之隔的109国道边上建有一座基督教教堂——惠恩堂。在调查中发现,这座教堂在当地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下营子村有十多人信仰基督教,定期到该堂中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三、特点
  (一)各种宗教多元并立,和谐相处
  下营子村人数不足两千人,但宗教信仰多元化特点非常明显,佛教、天主教、民间宗教成为人们的主要信仰,同时基督教和道教也有一定影响。
  宗教是村民的终极信仰和精神寄托,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地各种宗教之间和谐相处,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相互尊重,没有矛盾和冲突。人们有选择宗教的自由。前文已提到,六对村民中除1户外几乎全部都是天主教徒。笔者就此问题专门访问过这一户非天主教家庭,他们明确地告诉笔者自己信仰佛教,但在天主教徒占绝大多数的六队并没有感到压力和受到歧视。此外,天主教的四大瞻礼都是对外开放的,在圣诞节不同宗教的信徒都可以到天主教堂中观看娱乐活动。这也说明了该村和睦团结的宗教关系。
  (二)信徒人数较多,信仰有一定功利性
  下营子村信仰宗教的人很多,几乎每家都有。但受文化程度、现实需求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信仰中带有一定功利性,尤其是民间宗教中。拜土地神是为了求得粮食丰收,而拜财神是为发财致富。在调查中有人告诉笔者的一件事或许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村民说,在寺庙没有修好之前,下营子村所在的红礼公路上经常发生车祸,自从寺庙修好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车祸。至于原因,这位村民说寺庙及寺庙中的保护神关公都具有驱邪避恶的作用,所以这类事情就不会发生了。还有很多人认为修建寺庙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因此积极出钱、出力支持寺庙修建。可见,当地村民的信仰中带有一定功利性。
  (三)居士的地位和作用突出
  当地人信仰佛教,但几乎没有出家者,寺院亦没有僧人。目前经常来寺院的居士有三四十个,还有很多居士都在家中念经、修持。圆通寺的恢复重建以及寺庙的日常管理、宗教活动都由居士负责。这些居士基本上都来自本村,以女性为主,有个别退休人员,其余都是农民。他们平时都在家参加农业生产,有宗教活动或念经会时才来寺院。1995年该寺居士还成立了以行善为目地的“经班子”,成员有七八人。为人念经,做新事(超度新亡人)、陈事(为亡者举行周年超度仪式)等活动。外出念经时也适当收取一定报酬,其数目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念经时间而定,一般在三四百元左右,念经收入归经班子成员个人所有。经班子的成员靠自学掌握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熟悉一般佛事活动所诵经典。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广,除本地外还到平罗、平积堡等周边县市以及内蒙古等地。
  
  [参考文献]
  
  [1]惠农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石嘴山市志(上、下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1.
  
  [作者简介]贾学锋(1975—),甘肃肃南县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佛教。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法律的适用要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其良好社会效果的产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而且是法律本身存在的应有之义。法律尊重民众,得到民众的认同,人们才会去相信甚至信仰法律。文章以三常理论为视角,从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之困境出发,发掘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之源泉,最后找到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之路径。在此过程中三常即社会的常识、常理、常情,能否真正地融入到法律的的适用中决定着社会效果的好
期刊
[摘 要]道德和法律就好比圆心与圆,道德为圆心,法律为圆圈,没有圆心,作不出圆,也没有无圆心的圆,即,没有道德则作不出法律,也没有不以道德为支撑的法律。正所谓“法的生发起点在于道德,法的价值核心也在于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就是基本道德的国家强制。”同时“法律的自觉遵守的落脚点实为一种道德自律”。   [关键词]法律;道德;道德支撑     一、道德与法的含义   法就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期刊
[ 摘 要]针对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现有存在的状况,根据气象法侓法规和济南市长清区的存在问题,结合长清区实际,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行政执法;现存问题;对策;建议     《气象法》颁布实施十一年多来,长清区气象法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市县两级气象法制机构基本健全,法制队伍基本完善,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调研发现
期刊
[摘 要]法教义学是以实证法,即实在法规范为研究客体,以通过法律语句阐述法律意蕴为使命的一种法律技术方法。而我国的法教义学却是一种以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治术之学。它无法缓和实质正义终极性与形式正义有限性的矛盾,对我国法教义学的存在和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醉酒驾车犯罪;法教义学;矛盾      一、引言   继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9月8日召
期刊
[摘 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然而在新时期,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日益增强的物质利益观念、主体意识以及军营人际的新变化等现实,传统的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的教育方式,已力不从心。在这种形式下要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从正面、侧面共同努力,做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隐性      一、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许多地区为了吸引人才而采用对其子女中高考加分的政策,使得政策天枰更加偏向了原本就占有较多教育资源的强势群体,严重破坏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在考虑教育平等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中国教育资源地区分配的差异性,绝对的公平就是相对的不公平,所以还要充分找过到落后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   [关键词]受教育权;教育公平;弱势群体     2006年,福建省漳州
期刊
[摘 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六五”普法开局之年,笔者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治宣传工作实际,探索建立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工作机制的有效路径,以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力量;普法;机制     一、社会力量参与普法的现状  
期刊
[摘要]律师法的修订实施,强化了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律师权利扩张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使职务犯罪侦查措施不足等现实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新形势下,应该通过修改有关法律,完善职务犯罪侦查的法律规定,强化和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切实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以完成好惩治职务犯罪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关键词]新律师法;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完善    修订后的律师法已
期刊
[摘要]课程开发与实施是高等学校创立特色、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确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分析广西财经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与实效。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课程;课程开发;创业实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期刊
[摘要]司法腐败在社会学意义上包括个人心理、社会心理和国家制度三个层面的内容,并在发展上存在着由低到高的辩证法,即发端于个人心理的堕落,助长于社会心理的病变,终止于国家制度的瘫痪。遏制司法腐败应当重点把握个人心理、社会心理和国家制度三者之间的辩证逻辑,按照系统科学方法采取防治措施,在元素、结构和环境三者间创造和谐关系,以达到司法系统拒腐防变的目的。  [关键词]司法腐败;个人心理;社会心理;国家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