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MRA、MS-CT及血流剪切力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易损性的诊断价值

来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一种增生性、退行性、非炎症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而失去弹性,最先表现为颈动脉内中膜(IMT)的增厚,随后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体积的增大,可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及斑块的破裂,进而引起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脑卒中的发生.目前直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包括: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多层螺旋CT成像(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造影(CEUS)、三维超声(3DUS)等,而其他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剪切力测定等.目前,DSA被认为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闭塞的“金标准”,可以对介入治疗的过程加以指导并评估预后情况;剪切力测定是二维灰阶超声的一个重要发展,它不仅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情况下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来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及颈动脉斑块破裂风险,同时还具有无放射性、无创性、操作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及成像快捷等优点,有望成为预测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大鼠肠道上皮occludin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探索维生素D处理对NEC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不同窝别新生48 h的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母乳喂养+对照组10只,母乳喂养+维生素D组10只,NEC+对照组20只,NEC+维生素D组2
目的 研究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对眼科门诊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接诊的100例眼疾患者利用前瞻性单盲对照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常规就诊流程、观察组(n=50)优化就诊流
目的:系统评价热淋清制剂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genitourinary infection、urinary tract infection、pyelonephritis、cystitis、stranguria、uret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