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马可波罗的经历都让人津津乐道。远在13世纪,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年轻人游历到了东方,在中国生活了17年,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回到祖国后,根据自己的经历,他写下了那本颇具神奇色彩的《马可波罗游记》。在书中,他告诉自己的欧洲同乡,中国的天朝满是香料和黄金。多年来,因为探索未知事物的勇敢,历史留下了马可波罗的名字。在中西方,他都家喻户晓。
在2011年1月举办的维琴察珠宝展上,很多欧洲珠宝商也在盘算自己的“马可波罗计划”。其中,有一些已经付诸于行动。珠宝商们希望,把集欧洲文化、工艺优势为一体的产品卖到中国,其中的动机很充分:这里人口众多,高端顾客涌现,消费潜力大。虽然,做一个现代的马可波罗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去中国”,是很多欧洲珠宝商筹备已久的计划。多年来,维琴察展览局一直与《中国黄金报》和《中同黄金珠宝》杂志合作,邀请记者采访展会。多年的报道,记者积累了不少的朋友,比如罗伯特·考因,皮基奥蒂家族还有罗萨塔公司掌门人。他们定期参加展览,向中国读者介绍他们最近的产品和趋势,也常常和记者聊起中国市场。
尔方之行不容易
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依然是神秘的东方国度,面纱下的美丽没有完全展开。在西方,珠宝是传统的手工业产品,制作精湛,但企业规模有限。绝大多数公司并不具备单独开拓东方市场的能力。举一个例子,罗萨塔是维琴察珠宝展中一家中型偏大的企业,拥有两层楼的特装展位,拥有150名员工。对习惯了工业化大生产的中国记者而言,这个数字真的不多。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以往,欧洲珠宝的销售地大多是欧洲本土和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各种各样的报道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市场受到的影响不仅微小,甚至出现了增长。于是,珠宝商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了东方。
当通往中网的大门岐呀呀地缓缓推开时,业者们发现,想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克服两个障碍。一个是本土化的运作团队,一个是高额的税率。设计和工艺是欧洲珠宝商的优势,但市场开拓和推广是另一个专门的领域,需要熟悉当地市场的销售人员、宣传甚至广告的跟进。对欧洲珠宝商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难题。所以,很多业者都将希望寄托于本土的伙伴。理想的状态是,在中国市场,找到一个长袖善舞的伙伴。欧洲珠宝商控制好货源和产品,便可继续呆在欧洲古堡,怡然地享受红酒。
第二个门槛是税率。很多业者谈到,境外的珠宝拿到中国内地,缴纳的税率高达40%左右。高额的成本必然影响销售。在终端市场,价格牵动消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皮基奥蒂家族成员之-翁贝托告诉记者:“公司的产品在香港举办过私人展览,也尝试过中国市场,但并没有真正在中国内地销售。”他坦言,税率和渠道是主要障碍。首先,40%左右的税率太高,第二是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规模太、高端的珠宝店。珠宝店代销很多品牌,包括皮基奥蒂(Picchitotti)。导购可以向消费者推介各种不同的品牌。“欧洲有这样的珠宝店,但我们在中国还没有找到类似的,符合要求的珠宝店。”
作为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皮基奥蒂(Picchitotti)一直坚持用最顶级的材料制作首饰。两岸三地时尚圈名人万宝宝是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万里委员长的孙女。在她30岁的生日宴上,她借戴了皮基奥蒂首馋出席。皮基奥蒂也让很多观展的中国业者着迷。但翁贝托说:“有合作意向的人不少,但合适的,拥有进口许可证的对象并没有遇到。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和渠道,销售会变得简单。”
适宜的渠道很多条
另一些珠宝商则表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渠道,例如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和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但是,他们的渠道并不相同。
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告诉记者,自己的合作伙伴是周生生。MarcoBicego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从父亲手中接管企业后,Marco Bicego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将公司重新命名为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现在,他正努力地将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例如中国。
采访申,马克·宾斯柯(MarcoBicego)对合作伙伴的实力表示满意。“我们知道,周生生在中国内地拥有200多家零售店。周生生是代销商,那些产品仍然属于(Marco Bicego)品牌。”对高额的税率,他也感到头痛,因为这大大提高了成本。所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Marco Bicego)首饰定位在中偏高端,以欧元计价在1500欧元左右。
他说:“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销售。但不是所有的周生生零售店都能看到(Marco Bicego)。我们的产品只在少数好的、大型周生生店面内可以看到。我们的计划是,通过香港的公司逐步发展中国内地市场。”
中国读者的老朋友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并没有在内地开设零售店,他的店面设在香港。对自己的营销战略,他简单的总结为:“show inHongkong,sale in China(在香港展示,在中国销售)”。把产品卖给好莱坞明星、中东皇室、亚洲富裕阶层的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对中国市场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已经出现了富裕阶层,但他们不一定在中国消费。他们来到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香港购买奢侈品。大量的内地顾客涌向了香港购物。”
为什么不直接在内地开店呢,其中的障碍还是税率。如果在内地开店,40%的税率会为消费者设立很高的价格门槛。但在税率极低的香港,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说:“在中国内地销售好的必然是周大福、周生生这类香港品牌。首先他们不会面临高额税率的障碍。同时,他们的产品在内地加工。这样,他们拥有成本优势。”
在2011年1月举办的维琴察珠宝展上,很多欧洲珠宝商也在盘算自己的“马可波罗计划”。其中,有一些已经付诸于行动。珠宝商们希望,把集欧洲文化、工艺优势为一体的产品卖到中国,其中的动机很充分:这里人口众多,高端顾客涌现,消费潜力大。虽然,做一个现代的马可波罗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去中国”,是很多欧洲珠宝商筹备已久的计划。多年来,维琴察展览局一直与《中国黄金报》和《中同黄金珠宝》杂志合作,邀请记者采访展会。多年的报道,记者积累了不少的朋友,比如罗伯特·考因,皮基奥蒂家族还有罗萨塔公司掌门人。他们定期参加展览,向中国读者介绍他们最近的产品和趋势,也常常和记者聊起中国市场。
尔方之行不容易
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依然是神秘的东方国度,面纱下的美丽没有完全展开。在西方,珠宝是传统的手工业产品,制作精湛,但企业规模有限。绝大多数公司并不具备单独开拓东方市场的能力。举一个例子,罗萨塔是维琴察珠宝展中一家中型偏大的企业,拥有两层楼的特装展位,拥有150名员工。对习惯了工业化大生产的中国记者而言,这个数字真的不多。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以往,欧洲珠宝的销售地大多是欧洲本土和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各种各样的报道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市场受到的影响不仅微小,甚至出现了增长。于是,珠宝商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了东方。
当通往中网的大门岐呀呀地缓缓推开时,业者们发现,想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克服两个障碍。一个是本土化的运作团队,一个是高额的税率。设计和工艺是欧洲珠宝商的优势,但市场开拓和推广是另一个专门的领域,需要熟悉当地市场的销售人员、宣传甚至广告的跟进。对欧洲珠宝商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难题。所以,很多业者都将希望寄托于本土的伙伴。理想的状态是,在中国市场,找到一个长袖善舞的伙伴。欧洲珠宝商控制好货源和产品,便可继续呆在欧洲古堡,怡然地享受红酒。
第二个门槛是税率。很多业者谈到,境外的珠宝拿到中国内地,缴纳的税率高达40%左右。高额的成本必然影响销售。在终端市场,价格牵动消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皮基奥蒂家族成员之-翁贝托告诉记者:“公司的产品在香港举办过私人展览,也尝试过中国市场,但并没有真正在中国内地销售。”他坦言,税率和渠道是主要障碍。首先,40%左右的税率太高,第二是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规模太、高端的珠宝店。珠宝店代销很多品牌,包括皮基奥蒂(Picchitotti)。导购可以向消费者推介各种不同的品牌。“欧洲有这样的珠宝店,但我们在中国还没有找到类似的,符合要求的珠宝店。”
作为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皮基奥蒂(Picchitotti)一直坚持用最顶级的材料制作首饰。两岸三地时尚圈名人万宝宝是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万里委员长的孙女。在她30岁的生日宴上,她借戴了皮基奥蒂首馋出席。皮基奥蒂也让很多观展的中国业者着迷。但翁贝托说:“有合作意向的人不少,但合适的,拥有进口许可证的对象并没有遇到。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和渠道,销售会变得简单。”
适宜的渠道很多条
另一些珠宝商则表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渠道,例如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和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但是,他们的渠道并不相同。
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告诉记者,自己的合作伙伴是周生生。MarcoBicego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从父亲手中接管企业后,Marco Bicego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将公司重新命名为马克·宾斯柯(Marco Bicego)。现在,他正努力地将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例如中国。
采访申,马克·宾斯柯(MarcoBicego)对合作伙伴的实力表示满意。“我们知道,周生生在中国内地拥有200多家零售店。周生生是代销商,那些产品仍然属于(Marco Bicego)品牌。”对高额的税率,他也感到头痛,因为这大大提高了成本。所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Marco Bicego)首饰定位在中偏高端,以欧元计价在1500欧元左右。
他说:“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销售。但不是所有的周生生零售店都能看到(Marco Bicego)。我们的产品只在少数好的、大型周生生店面内可以看到。我们的计划是,通过香港的公司逐步发展中国内地市场。”
中国读者的老朋友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并没有在内地开设零售店,他的店面设在香港。对自己的营销战略,他简单的总结为:“show inHongkong,sale in China(在香港展示,在中国销售)”。把产品卖给好莱坞明星、中东皇室、亚洲富裕阶层的罗伯特·考因(Roberto Coin),对中国市场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已经出现了富裕阶层,但他们不一定在中国消费。他们来到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香港购买奢侈品。大量的内地顾客涌向了香港购物。”
为什么不直接在内地开店呢,其中的障碍还是税率。如果在内地开店,40%的税率会为消费者设立很高的价格门槛。但在税率极低的香港,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说:“在中国内地销售好的必然是周大福、周生生这类香港品牌。首先他们不会面临高额税率的障碍。同时,他们的产品在内地加工。这样,他们拥有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