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浅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正处在黄金时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农村产业融合角度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in the golden ag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reform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村;产业融合
  【Keywords】leisure agriculture;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031-03
  1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理论逐步兴起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方向。而产业融合这一说法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当时西方国家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不断交融,分界线逐渐模糊,进而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被称为产业融合。我国的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开始比较晚,国家在经济进入转型期以后开始逐步加大在产业融合方面的指导和投入,进而使我国的产业融合开始飞速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纵向延伸进而发展农业相关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被提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创新型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不断出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乡村振兴”列入我国“十四五”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中,农村的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 问题。而农村产业融合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农林渔牧生产作为第一环节,农产品加工作为第二环节,农产品的销售以及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第三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规模化、高科技的种植、养殖、加工以及服务产业链,农业功能被不断延伸,农村产业融合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休闲农业以传统农业生产为核心,以乡村文化为依托,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吸引城市居民在节假日进行观光旅游。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休闲农业在意大利兴起,最初是瓜果种植园拓展的采摘和观光业务,后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集观、吃、住、种、玩、购、教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大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各种农业观光园区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的假日游、亲子游、怀旧游成为了当时人们假期的最佳选择。这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传入我国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的休闲农业从最初的“丰收节”“美食节”庆祝模式到农业采摘园、休闲农庄模式再到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种植园区等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区模式。休闲融合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第一产业的限制,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的进步,通过观光旅游业带来整个農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的兴旺,实现了生产要素和利益在三大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国休闲农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步呈现出了科技化、规模化的态势,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的多维发展道路。借助近年来的网络销售便利,我国的休闲农业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宣传、销售甚至虚拟旅游都成为当前的热门形式。
  2.1 农业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出现并不断发展至今,始终围绕着农业与旅游业的不断渗透与融合这一核心。我国当前休闲农业多数是以农业生产结合采摘、观光为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农家乐,中等规模的农业示范区以及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园等。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休闲农业从最初单纯的种植业为主,慢慢融合了农业的更多子产业,至今已形成了集农、林、牧、渔为一体的多方面、全覆盖的聚合型农业生产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化动力。   2.2 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分支。现代化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我国休闲农业也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卖点”的高科技种植管理园。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多数以“高效、清洁、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作为切入点,在实现科学管理,集约生产、高效产出的同时,建立对外开放的生产示范基地,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体验,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知识,拓宽视野。因此,这种休闲农业主体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以及有儿童的家庭的首选。
  2.3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
  伴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也呈现出“实体+网络”的发展态势。在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下,旅游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休闲农业主体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于是很多经营者借助我国发达的电商和直播产业,把农业休闲旅游“搬”到了网上,通过VR全景技术,实现了在线观光旅游,通过 “直播”等方式,发展出了新的网络观光模式。
  3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化农业的实现路径之一。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3.1 政策支持力度大
  早在2006年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4年政府提出要在土地、金融各个方面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也给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市场需求旺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长期住在城市的居民对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向往,加之融入在乡村休闲旅游当中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传统的吸引力,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放松方式和娱乐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居民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一再扩大,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3.3 农业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一直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产值低、发展慢,导致我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显著。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趋势,渐渐为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所接受,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4 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乡村配套设施有待健全。很多中小型休闲农业项目是以家庭为基础,由农家院和周边农田组成,经营者可以改造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但是对村集体的道路、卫生等配套设施和环境无能为力。同时,部分地区出现由经营者自主出资铺设道路、设立停车场的现象。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政府组织勘察设计,很多自主修建设施工程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和整体规划。总体来说,休闲旅游所需的住宿、医疗、网络等配套公共设施不够健全,项目数量少、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型休闲农业主体的发展。
  4.2 项目趋同
  我国虽然不断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但是总体来说,当前的休闲旅游项目依然存在形式单一、项目趋同的问题。由于休閑旅游的经营主体多为家庭或者村集体,设立项目缺少科学规划和现代化管理,普遍采用“农家乐”或“采摘园”等传统农业体验式模式,缺少高科技种植技术与现代化展示,更无力建设配套的种植基地、教育基地以及销售基地。这些项目仅仅是把传统农业和旅游业嫁接,无法衍生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质化严重,缺少市场竞争力,容易被模仿和淘汰。
  4.3 要素投入有限
  农业休闲项目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缺少专业人才指导和设计的项目融资非常困难。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的普通农村居民缺少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无法把现代种植技术融入自身项目,严重阻断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同时,由于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长期发展规划能力,个体经营的休闲农业项目往往缺少行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4.4 产业融合不足
  我国的农业发展项目大多是农家乐等单一的体验性项目,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较为生硬,只是简单的拼接和组合。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发展较为滞后,科技含量较低,无法发挥出农业科技的带动作用。事实上,这种模式根本发挥不了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实现产业联动的作用。
  5 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主要是政策、布局、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5.1 配套政策不完善
  尽管中央不断出台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各地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尝试阶段。相关部门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尚未形成完整体系,致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用地难”“生产难”“引资难”“用人难”的问题。同时,多数地方政府限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对于休闲农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仍没有明确指导意见或相关实施规定。
  5.2 政府规划不充分
  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缺少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与本地特色、区域优势结合不明显,产业发展与地方发展、城市规划不匹配,最终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竞争力不强、地方特色不明显、主体分布不均衡、发展格局不明晰等问题。由于政府没有统一规划,很多休闲农业主体跟风经营、模式单一、没有长期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更无法因地制宜地拓宽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   5.3 管理标准不规范
  由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村家庭、村集体和企业,经营业务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管理冲突。各部门还未将涉及休闲农业发展的管理条例进行区分、整合,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用地问题、规划问题、政策支持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高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6 休闲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6.1 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无论是健全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是强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推进。由政府部门对农村基础道路、停车场、给排水、医疗、购物以及网络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农村居住环境改造工程,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让地方休闲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休閑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才的缺乏,所以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立和管理,实现地区内人才、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联动,构建一个完整的要素投入流动和配置体系,让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融入地区农业发展整体,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腾飞的主要推动力。
  6.2 进行全面发展布局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文化、产业、自然风光等优势,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通过分层、分地区、分重点的细化布局,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自然景观资源、居民生活特点,大力支持文博产品的宣传与开发、自然景观的深入体验、民俗文化的展演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延伸产业链也可以相应发展起来,形成不同产业协调发展,产学研共同进步的新格局。最终形成地区一体、错落分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产业融合的新发展格局,形成与其他地方不同质的、有特色的、吸引人的休闲农业。
  6.3 优化政府管理协调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和要求下,政府各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进一步引入加工业、销售业、旅游业的综合联动管理。政府应建立起各部门统一标准、细化权责、简化流程、高效服务的管理方式,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钟真,黄斌,李琦.农村产业融合的“内”与“外”——乡村旅游能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0(04):38-50.
  【2】梁辰浩,夏颖翀.产业融合创意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以浙江休闲农业旅游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05):85-89.
  【3】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理论学刊,2019(01):72-79.
  【4】李志民,揭筱纹.休闲农业的吸引要素构成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5):150-153.
  【5】陈慈,陈俊红,龚晶,等.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1):48-56.
  【6】李杰,谢歆旸,沈月琴,等.区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效应实证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视角[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4):1-8.
  【7】罗烨欣,甘翠丽,李文,等.福建省休闲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为例[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06(02):1-14.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现阶段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变电设备运行维护的方案和措施。
借助于UTADIS决策技术在分类方面的优势,以央企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三个方面选取财务指标,对公司是否存在信用水平恶化风险进行辨析.实证结果表明, UTADIS方法可有效识别公司是否存在信用水平恶化风险;通过进一步分析各财务指标的边际效用值,发现利润率、投入资本回报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在信用水平恶化风险识别中占比较大;尤其是利润率与投入资本回报率,它们的边际效用最大值之和接近40%,使其成为辨析一个公司信用水平是否存在恶化风险的关键指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愈发增多,这推动了配网工程的发展,并对配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电力配网主要职责是承担电力能源的运输工作,也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配网工程建设期间,为避免配网在建设时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应当科学合理制定健全的管理措施,并加以严格落实,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  【Abstract】W
【摘 要】薪酬体系是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员工最为关注的内容。薪酬的保障作用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而薪酬的激励作用可以充分实现激励效应,因此,薪酬管理对于绩效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为例,对企业薪酬原则的管理与激励机制进行分析。  【Abstr
针对设备维修效果评估中存在的失效强度变点问题,给出了一个具有失效变点的算术失效强度减模型.该模型应用幂律模型平滑具有变点的失效强度,进而假设设备经历一次预防维修后的失效强度等于预防维修前的失效强度和一个当量之和.这个当量与预防维修前的失效强度和设备固有失效强度之差成一定比例,并以该比例评价预防维修质量.构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AIC准则, AICc准则和MTBF改进量指标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巴士车辆的预防维修数据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点–算术失效强度减模型不仅具有更优的拟合优度,而且还具有与
针对零售商不愿推广高市场风险的新产品,制造商因信息渠道限制不能在新产品的改进过程中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研究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关于推广与改进新产品的最佳合作策略问
市场需求是颠覆性创新推动产业演化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考虑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和消费者学习能力的颠覆性创新与产业演化多主体仿真模型,考察消费者需求特征在颠覆性创新与产业演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加快以及消费者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颠覆性创新企业进入市场的概率大大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变动较大,产业演化动态变化加剧.
考虑资金短缺的零售商,它经营报童类商品,且通过促销可改善市场需求.讨论了零售商关于融资、订购及促销的协同决策问题,刻画了零售商的最优策略及融资和促销的临界条件:如果利率较高,零售商仅在资金极度匮乏下融资,并将所有资金(含贷款,如果有的话)运用于商品采购;如果利率较低,除非初始资金相对充足,否则,零售商对外融资,并将资金合理配置于商品采购和促销活动.对零售商运营策略及收益的影响因素实施了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商品采购和促销投入关于初始资金是非减的,市场利率降低或销售价格上升,资金短缺零售商将增大贷款数量,
针对威布尔更新过程,考虑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偏移的探测问题以及实际中样本数据较少的问题,结合贝叶斯理论,设计了Bayesian-Beta控制图,给出了控制图的设计方法、监控程序和参数的贝叶斯估计方法.使用控制图的平均运行链长的均值AARL(average of the average run length)和标准差SDARL(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run length)分析了参数估计对所设计的控制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yesian-Beta控制图受参数估计的
【摘 要】2019年来,以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夜间经济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各地区对新形势下夜间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唐山市夜间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但在融入城市文化内涵、培育消费理念、开发特色夜游项目等方面尚有不足。在现有基础上提质增效是唐山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不仅要强化政府的规划和管理,还要营造多元化、多业态的夜间文化消费场景,更要进行兼顾流量、内涵、效益的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