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医生”书写工匠新篇章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天,他守候在电气柜旁,穿梭于满是油污与铁屑的设备之间,不断对各类设备进行维修与调试;夜晚,他又“定”在电脑前积极学习各类数控系统装调知识,汇总白天工作内容,总结维修经验。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轧钢设备分公司维修电工王永晶凭借突出的技术水平、务实的工作作风,将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大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一一揽入怀中,成为年轻一代工匠的楷模。

临危受命 攻坚克难


  2013年,公司有一批新开发的冷轧设备急需交付用户,但其中最关键的机架部分加工精度要求严格。王永晶临危受命,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连机床厂都不敢尝试的机床精度调整任务。结合机床现有状况,他将机床垫铁全部释放,重新调整两条床身的水平、等高、平行度和直线度,严格控制调整结果,保证将调整后的机床精度误差控制在国家标准的一半以内。
  随后,王永晶结合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进一步将机床误差减小,提高了机床精度,满足了机架加工的设备要求,同时也使公司内的数控机床精度远超国内同类产品。

受制于人 心有不甘


  公司稀有设备——德国希斯的大型动梁龙门移动式数控镗铣床是国内唯一一台圆形滑枕镗铣床,滑枕行程是其他机床滑枕行程的两倍,因加工范围广,这台设备解决了许多高精尖零部件的加工难题。


在车间钻研业务的王永晶

  2017年,这台设备因滑枕内部主轴部件出现问题暂时停机。当时,国内还从未有人对圆形滑枕部件进行过拆装维修,而外方提出的维修条件极其苛刻:外派维修人员每人每天的劳务费用是1 000欧元(约合人民币7 450元),维修费用在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2万元)以上,维修时间预计3个月,但不确保能完全解决故障。“费用高、时间长,还不能保证能修好。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干。”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王永晶接受挑战,决定自行维修。
  经过仔细研究,王永晶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维修方案,将机床的全部资料汇总整理,在没有圆形滑枕装配原理图的情况下,逐步摸索,采用特种工装对滑枕内部件进行定位,再将滑枕拉起,露出主轴故障部件,对故障部件处理之后,使用叉车将部件叉入滑枕下方的定位工装处,再根据拆卸顺序依次安装圆形滑枕,直至机床恢复正常。整个维修过程持续了40天,比外方预估时间提前50天,而且完全解决了设备故障。
  此次设备故障的排除,开创了国内先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型进口设备维修保养完全依靠国外资源的现状,为圆形滑枕今后的拆装维修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传道授业 “后浪”奔涌


  2019年6月,王永晶参加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赴德国培训任务。作为山西省属企业的唯一代表,他积极参加并学习了“德国跨国企业的创新战略”和“德国工人职业教育培训”等一系列课程。
  通过在德国实地培训,他积极总结中德现代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差距原因和德国工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优势,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建言汇报的同时,还将所学知识在企业内积极进行宣传,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多渠道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
  作为张东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王永晶充分发挥工作室平台各项作用,利用工作室平台,将所学技术知识和各类维修经验传授于50多名太重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太重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使更多的人成为企业的技能中坚力量。


工作中的王永晶

  岁岁桃李芬芳,“后浪”追逐“前浪”。在王永晶所带的徒弟中,一人晋升为电工高级技师,一人晋升为钳工技师,一人晋升为数控装调维修工技师。王永晶表示:“发挥技术带头作用,不仅要提高自身技能,还要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承下去,为企业积蓄人才也是一种贡献。”

主动加压 业专技精


  技术高了,名气大了,来找王永晶帮忙的人也越来越多。齿传分公司、起重机分公司、工程分公司、矿山分公司、大锻件分公司等合作单位的进口数控机床故障现场,都少不了王永晶的身影。
  通过维修不同类型的机床,王永晶在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从2014年开始,他开始自学日本FANUC数控系统、国产华中数控系统和國产广州数控系统的调试与维修。他借阅大量技术书籍,先后自学了《FANUC数控系统维护与维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现代数控机床》《GSK工业机器人编程教程》等技术理论书籍,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维修工作中,强化自身训练,勇于攻关,破解修理难题,成为让大家信赖的“设备医生”。
其他文献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一号卫星  2021年10月24日9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实践二十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空间碎片减缓技术试验验证。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中国科学院20
期刊
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神舟十三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天上宫阙”——中国空间站,再次托举起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作为中國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和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神舟十三号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这一次,新“太空出差3人组
期刊
距离神舟十二号“出差3人组”返航不过一个月,天和核心舱又迎来了新“太空出差3人组”。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2021年度5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倘若一切顺利,在轨工作6个月后,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的3名航天员将返回我国东风着陆场。  中国空间站“上新”速度为何这么快?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乘组身负着哪些任务?神舟十三号升空“神十二”刚返回新“太空出差3人组”
期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天舟三号满载物资“翘首以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神舟十三号乘组要在轨驻留6个月,为此,在神舟十三号发射一个月前,“快递小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就满载物资,发往太空。  在太空中生活,航天员最离不开的物资当属气瓶。太空环境接近真空,而气瓶能为空间站中的航天员提供适宜的大气环境。  “可别小看了这个气瓶,它是用特种复合材料制成的,可以充至300倍大气压力,这样充一瓶氧气就能
期刊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18年前,一颗“飞天”的种子在女飞行员王亚平的心里种下。  那是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之梦,世界瞩目、举国同庆。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同样坐在电视机前关注这一历史时刻,她脑海里一个小火苗“腾”地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2010年,王亚平如愿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加入航天
期刊
织锦,代表着中国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因是用彩色金缕线织成各种花纹的织品,故而得名“织锦”。在中国数千年养蚕缫丝的历史中,织锦作为丝绸中最美丽的部分,曾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驼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走遍当时的世界。这种前所未见、光彩夺目的织品,令当时的西方世界对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无尽的神往。  织锦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数千年的生活创造过程中,逐渐呈现了多元化的风格。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
期刊
“张家界千年的沧海桑田,孕育出了土家织锦。无数次的经纬交替,竟然可以从线到面成花。世代传承的手艺,也许比不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机械作业,但却传承着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之风雅。”  ——张甜甜的朋友圈“90后”的“乖幺妹”不一般  土家族历来都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一个民族,所以土家织锦成了土家人们叙事纪实的载体,得以称之为一部无字史诗。当你翻开之后,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传承人张甜甜也不例外。  19
期刊
土家织锦通常使用“通经断纬、反面挖花”的手法,采用“上下斜”织造而成。纹样较为复杂,大都是以棋格形状和散点形状四方相连,构成几何图案,图纹和色彩配置极为完美。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美观大方,以絢丽多姿而著称,以设色自由浪漫而见长。土家织锦在织造的过程中有极强的程序性和相当的偶然性,同一种图案,不同的织女也会织出不同的变化,不会完全相同,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期刊
艺术缘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土家织锦,是一门指尖上的艺术,是盛开在中华民族浩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在五彩斑斓的纱线上划过,一幅幅精美的土家织锦如同无声的乐章,在诉说着土家族的历史和图腾。他们没有文字,却把自己所创造的文明穿在了身上。他们书写着逝去的乡愁,也表达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梦想。  土家织锦的构图取材于土家山寨的山光水色、花卉虫鱼、飞禽走兽、民俗风情、物体形态等,既是工艺品,又是艺
期刊
探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评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0年《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我国的科技评估开始进入了稳步发展期。2007年,我国的联合评估经验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会议上得到广泛好评。科技部评估中心原副主任陈兆莹女士曾说过:“‘十一五’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我国科技评估的黄金发展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于2008年成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