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蛋白胶封闭侧脑室破口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生物蛋白胶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后,我们在遇到术中不慎将侧脑室打开的情况下,用如下方法封闭侧脑室破口:首先侧脑室破口周围彻底止血,用小号吸引器吸除外溢脑脊液后,将一块明胶海绵折叠成一半,一面涂以生物蛋白胶,立即覆盖破口,涂有生物蛋白胶的一面正对破口,吸引器头带脑棉片轻压明胶海绵,吸除明胶海绵内吸收的脑脊液,使明胶海绵干燥,吸引器头要在脑棉片上均匀用力,使明胶海绵涂有生物胶的一面与破口周围紧密接触并黏牢,如果脑内手术尚未结束,可在缝合硬脑膜前将脑棉片取出;如果脑内手术结束前侧脑室破裂,可压迫明胶海绵3 min左右,取出脑棉片,关颅时如果帽状腱膜下或肌层下留置引流管,最好引流管接引流袋,如果接负压球,应该将负压球的压力凋低,以免过大负压经骨瓣或硬脑膜的缝隙传到脑内,将黏牢破口的明胶海绵吸掉。

其他文献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XX省一级期刊”、“XX省二级期刊”等字样,这是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对本地区的期刊进行综合评比的结果,主要是督促期刊不断提高质量。这种评比是滚动的,每年评比的结果都有变化。这种由各地组织的评比,由于各地的评比标准不统一,也不是单从学术水平的高低对期刊进行评价,是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就本地期刊的出版质量进行的一种综合评价,因此不能完全以此
期刊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伴有休克的颅脑创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14只Wistac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单纯脑创伤组n=36)、合并休克的脑创伤组n=36)及r-HuEPO治疗组n=36).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创伤模型,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应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利用Castrase-3分光光度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43例,女9例.年龄4~47岁,平均年龄26岁.车祸伤49例,坠落伤2例,暴力外伤1例.眉弓外侧型22例,眉弓内侧型18例,颧骨型12例。
期刊
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了国外颅脑伤救治方面最主流观点以及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我国国情,从2001年开始,连续编写出版了《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第1,2,3版),《颅脑损伤诊治规范》,以及翻译出版了中文《急性颅脑创伤外科指南》(2006年).对规范我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证、手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患者 男,17岁.以"多发头皮肿物伴低热 2个月"于2006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左额部及左枕部可触及弥漫性肿物,境界不清,有触痛,骨性硬度,固定,大小分别为8 cm×8 cm、10 cm×10 cm左侧耳后及枕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约1 cm×1 cm,质软、活动.血常规示贫血,RBC计数:3.0×10~(12)/L,Hb:87g/L,头部CT示头皮下肿物,延及硬脑膜外,其下颅骨虫蚀样破坏.超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8例CCF患者中有6例属于复杂性、难治性病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38岁.有头颈部外伤史5例,颅内杂音6例,单侧搏动性突眼5例,双侧1例,球结膜充血6例,视力不同程度减退5例,视力严重障碍1例,眼球运动受限5例。
期刊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由Brighte和Howship最先报告[1],约为颅内占位病变的0.4%~1.0%[2].本文回顾我科2000年10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97例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期刊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于45~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自1995年6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97例PCNSL患者,治疗方法涉及手术、放疗、化疗.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期刊
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了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16例,其中5例介入术后出现了动眼神经损害,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4例,女l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8岁,致伤原因:车祸3例,酒后跌伤1例,砸伤1例.外伤至出现颅内杂音及眼部症状时间0~1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