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探讨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某院接收的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CT检查,观察组应用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手段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8.3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坏死、Ⅱ期坏死、Ⅲ期坏死、Ⅳ期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5.83%、100%、100%,对照组Ⅰ期坏死、Ⅱ期坏死、Ⅲ期坏死、Ⅳ期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84.62%、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得出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脑出血的原因,并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4年11月-2014年11月在某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妊娠期患者28例,根据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及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危险分层与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序贯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急诊UAP患者136例资料,均于入院0h采集血样测定cTnI
目的:研究复治痰菌阴性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影像学特征,总结肺结核由活动性向非活动性转归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复治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62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