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储藏特点与安全窖藏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块根皮薄、肉嫩,水分含量高(65%~75%),糖分多,易碰伤而受病菌侵害导致腐烂,且对温度十分敏感,既怕热又怕冷;如长时间处于15℃以上条件下容易发芽,且呼吸旺盛,营养消耗大,抗病性降低;温度处于9℃以下时间过长则易发生生理冻害,水溶性软果胶变为不溶性硬果胶,蒸煮时硬心。下面介绍甘薯大批量窖藏技术,供参考。
  一是选薯要严格 甘薯储藏时间较长,多达4~5个月,入窖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剔除破伤薯、病虫薯、裂薯及受冻薯等。入窖前还要彻底清窖,在窖底和窖四周铺垫干草,并用硫磺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二是前期要发汗 入窖后的20~30天内称发汗期,此期应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前期薯块呼吸旺盛,窖温较高,湿度也大,必须注意通风散热,不要封闭窖门。待窖外气温接近10℃时才可以封窖,使窖温稳定在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三是中期要保温 入窖后的30~40天至翌年温度回升之前称越冬期,此期管理工作要以保温防寒为中心。这一阶段薯块呼吸减弱,发热量少,外界气温又低,因此,窖外必须加厚土层,严封窖门;窖内要盖草保温,保持窖温在12~14℃之间,并要防止雨雪渗入和老鼠为害。
  四是后期要通风 开春以后,气温回升之时称为回暖期,此期窖内经过冬季封窖,氧气缺乏,薯块生活力有所降低,如遇高温很容易感病,并会迅速蔓延。这个阶段管理工作要以通风换气、稳定窖温为主。要保持窖温在12~14℃的前提下,减少覆盖,逐渐打开窖门,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薯块正常呼吸。但此时的天气时冷时热不稳定,应随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相关知识链接 ①储藏期间要勤检查,防止窖内渍水、鼠害等异常情况发生,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排除,全部剔除烂薯;②下井窖前一定要用灯试验,灯火不灭,方能进窖,窖深的,窖外都要有人把守、接应,谨防二氧化碳中毒。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 邮编:413046]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中培养、涂片抗酸染色及PCR-荧光探针法的应用情况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分枝杆菌的10 326份培养、25 269
首先,要减轻时间的负担。庞大的课程结构与繁多的学科分支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科多、自习少的课程结构已经困扰教育多年,使教师在教学之余没有指导学生巩固、练习的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积累能力的限制,绝大多数农户没有能力购买数量较多的良种奶牛,无法形成规模饲养,生产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规模小,饲养较分散,生产水平低。若采用奶牛性别控制技术,让农户在采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牛群的繁育改良同时,多生母犊,是改变“小、散、低”状态的有效繁殖技术途径。如何成功实施性别控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第三方市场,如何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的引领效应?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用100个字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
报纸
目的探讨中孕期腹腔镜卵巢手术的特点。方法 200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中孕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适应
种公猪的主要生产作用是进行品种改良繁育,提供高质量的精液,保证母猪的受胎率、产仔率,从而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可见种公猪在养殖生产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散养户、配种专业户),却常出现种公猪性欲低、少精、无精、死精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必须合理饲养与使用种公猪。    一、饲料与营养    1. 保证蛋白饲料的供给。供给蛋白饲料,对提高公猪精液质量和延长精子的寿命有很好效果。种公猪日粮粗
患者男25岁,长途客车司机,“反复肛周疼痛6个月,加重1周”入院。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肛缘6点处可见2.0cm×3.0cm红肿包块,波动(+)。肛门指诊:齿状线截石位6点处可触及内瘘口,骶尾部皮
京亚葡萄是目前巨峰群大粒品种中最早成熟的品种,经过多年春暖式大棚高效栽培实践,获得了较露地提早成熟15~20天,亩产3000~4500千克的良好成效。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马口鱼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俗称桃花鱼、山鱼!惑、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等,是一种生活在溪流等清澈水体中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市场上售价较高,具有极高的养
辣椒是需肥量较多的蔬菜类作物,实施辣椒配方施肥技术,不仅能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有效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辣椒需肥特征 辣椒喜温耐旱,一生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吸收比例为2.8∶1∶3.3。施氮量过大将促使辣椒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易导致果实缺钙而产生脐腐病,还会影响其辣味而降低商品性,初花期要特别注意控施氮肥,防止因植株徒长而推迟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