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地震预测一例:另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曾在加利福尼亚州住过的人都能作证:公众的注意力大多正集中在关于大地震预测的争论上。可惜,这种注意只集中在一天至一周的决定性预测方面。但是,这种争论的一些参加者已经指出[1,2],现今对于鉴定大地震可靠的短期前兆的努力是很不成功的,意味着地震是这样...
其他文献
确定古地震时期的考古学方法自1992年以来,大陆内部研究协会(Mid-ContinentalResearchAssociation)的考古学家同马里兰大学的塔特尔(MartitiaTuttle)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们一道,对阿肯色东北部和密苏里东...
1998年全世界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灾害接近往年平均水平。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98次,其中有7次7级以上地震。1998年全世界罗重大灾害地震 6次,造成10421人死亡,19050人伤残,经济损失12亿 ̄15亿美元,其中中国4次灾
1999 年上半年全世界地震灾害总水平偏低,共发生M S≥6 地震49 次(±5 次),其中M S≥7 地震3 次。全世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总计为2 128 人, 伤约6 000 人; 经济损失约10 亿美元。主要灾害地震发生在哥伦比亚、阿富汗、印度、伊朗和墨西哥。
震级为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由于测定震级普遍存在偏差等问题,测定震级的稳定性问题一直令人关注。该文就震级偏差的起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震级本身问题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各向异性导致地震波能量记录失真。
雷电灾害是气象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防雷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过关。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该文作者及其同事认为,综合治理是地震前兆台站防雷保护的必由之路。
该文探索了新形势下地震系统内各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人的可靠性分析”做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广泛的重视。从 “人的可靠性分析”的内涵、由来及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重要性到建议立即开展专项研究的意义做了阐述。
第29届IASPEI大会于1997年8月18~28日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000名科学家出席了本届大会。该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本届大会中有关“岩石圈结构、动力学过程和各向异性”专题(S11)的学术交流情
1996年3月6日山梨县东部地震(M5.8)前观测到的环形图像吉田明夫前言茂木(1969)曾指出,在1933年三陆近海地震、1944年东南海地震、1946年南海道地震,以及1968年十胜近海地震等这些沿板块边界的巨大地震发生前,都出现
到目前为止,那些在《自然》杂志上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争论的意见非常清楚地表明,对于地震破裂如何起始及如何预测它这一问题,我们几乎还没能触及其皮毛。这是由于该问题很困难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