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中的对策研究

来源 :科技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密切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连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待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本文尝试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重点从幼小双向衔接和重点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以及重视兴趣和情感入手,针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供解决对策,意在作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小顺利过渡。
  关键词:幼小衔接;解决对策;幼儿园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希望通过幼小衔接中对策研究,能够帮助幼儿园和家庭做好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一、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明确衔接任务
  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应确立近、远期两个教育目标,近期目标为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远期目标为儿童一生的成长打下此阶段应有的全面素质基础。
  二、依据衔接工作的规律,遵循衔接原则
  1.双向性原则,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受和神秘感。入学前,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针对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召开会议,教师们协同构建幼儿园、学前班和课余活动中心的课程。通过图片、资料,媒体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2.全面性原则,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全面性是指衔接的内容要包括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入学准备是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老师和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灌输小学的学习与幼儿园学习的不同,让孩子树立“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老师才会要求自己完成一些任务”,了解学习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衔接时期,因为其间的跨度比较大,孩子容易有挫折感。这时,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和快乐的氛围。要让孩子知道,即使遇到挫折,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强烈愿望。在幼儿园教育中,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
  (4)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的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从小事做起,如:教导孩子谦虚、礼貌、遵守公共秩序、与小朋友们和平相处等等。事情虽小,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人。
  (6)增强幼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进入小学,孩子们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大环境,也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因些更应该教导孩子们很好地保护自己,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因难求助的办法,注意自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因此,社会性培养是有效衔接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3.渐进性原则,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儿童某方面的能力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衔接工作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所以要将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分解成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目标,划分到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去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衔接工作在儿童一入园就开始了,整个幼儿教育时期,都要为儿童入小学和今后的成长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质准备。幼儿准备入学的工作是整个学前期循序渐进的全面教育过程,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教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使他们在智力、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找准衔接点
  由于儿童所处的区域不同,所受学前教育时间长短和程度不同,他们入学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必须依据上述条件来确定衔接的重点,以点带面,推动衔接工作的全面发展。如城市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点是生活自理方面,而农村幼儿园则着重于人际交往方面。同时,应该看到,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是解决衔接的关键所在。孩子的个体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衔接重点。应从发展和提高儿童自身的“内部适应能力”入手,解决衔接问题。注意以提高儿童心理素质为目的,使之较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阶段。
  四、减少影响幼小衔接问题的因素
  1.成为孩子所喜欢的老师
  每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总会感到不适应。所以说,在孩子们进入小学以前就要尽量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其实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有一个很简单办法,就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老师。喜欢学习和喜欢老师,就好像是人的手心和手背,是不可分割的。喜欢学习的孩子往往都是喜欢老师的,因为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又因为喜欢老师,就不想让老师失望,所以一定会努力学习。
  2.重视家长工作和社会支持
  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因此,幼小双方都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采取普遍家访、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幼儿园和学校的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才会更具实效性。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比方担心一年级的教师没有同情心或者太严厉,家长期待改善家校交流而且希望教师为孩子们在家里的学习提供支持,期待教师反映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这也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和谐的情感铺垫。
  开设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用品的准备;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使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4.明确办园宗旨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是人的开端教育,有着特殊的规律,与小学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它又具有连续性,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幼儿园教育之后紧接着是小学教育,就忽视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任务,把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单方面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的问题,也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应抓住幼小衔接期这一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帮助儿童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儿童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志弘,天津市区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苏军.帮助小学新手适应学习生活[N].文汇报,2000-9-1(5).
  [3]马以念,谢秀莲,王东兰.农村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1999,(1)17-19.
  [4]杨晓萍,李子健,陈楷红,崔晶盈.幼儿园与小学与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9).42-44.
  [5]詹姆斯.E.约翰逊主编,朱家雄申校.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6]王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
  [7]王余幸.小学新生适应不良成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
  [8]萬磊俊.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看幼小衔接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1992,(3).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电动汽车电气结构与原理,根据电动汽车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电气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几种提高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电气:电动汽车;电气可靠性  传统以汽油等为燃料的汽车,过多的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下,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我国也对电动汽车行业进行了帮助,现在的公交车等大多换成了电动汽车。目前的汽车行业内,电动汽车的
期刊
摘要:汽车PEPS系统在车辆的无线进入应用中正迅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方案之一,所谓PEPS,是Passive Entry & PassiveStart的缩写,意为无钥匙进入与无钥匙启动系统,它采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彻底改变了汽车安全防盗应用领域的发展 前景,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舒适的全新驾车体验。下文将介绍分析这一集安全性与舒适性于一身的PEPS系统。  关键词:汽车
期刊
摘要:以机制体制创新建设全球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实验平台,助推海洋科研事业发展。从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团队建设、业务培训和技术层面解析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中心海洋科考实验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海洋综合科考船 实验平台 海洋观测体系  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面向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已成为全球各国共识。认知海洋是进行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础,是推进海洋强国
期刊
摘要: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报告的基础上,本文以我校与北汽福田合作的山东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项目为依托,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索分析适合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新能源汽车;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职业院校,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探索出适合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企
期刊
摘要: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从制造厂流水线下线后被消费者购买以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消费者缴纳购置税、车管所收录档案、新车挂牌、购买车辆保险等等一系列后续事情。其发展需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本文探讨了在更好的发展汽车后市场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培养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双师型教
期刊
摘要:二次雷达在探测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假目标,这样会给交通管制带来安全隐患,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将假目标消除。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假目标的体会。  关键词:假目标;反射信号;异步干扰;绕环效应;二次环绕;目标抑制  一、假目标  假目标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目标,由于各种干扰在雷达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假目标产生的主要包括信号受地物反射原因、绕环效应、异步干扰、二次环绕等
期刊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求印制板线路板向高密度、高精度、细导线、细间距、小孔径、轻量、薄型方向发展,对线路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通过图形转移技术的探索,以提高线路质量满足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印制板;线路;图形转移  1.前言  印制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器件,电子零件的支撑体。印制线路板从单层发展到多层、挠性板、刚挠结合板等;并不断向高密度、高精度、小孔径、细导线、小间距、高可靠、多层化
期刊
摘要:汽车空调的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车内环境的舒适性。从完全不制冷、制冷不足、冷气时有时无、压缩机停转异常、运行噪音大等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实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故障排除方法。为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维修和正常维护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制冷  汽车空调系统通过灵便的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参数,从而改善车内人员乘车条件,并预防或出去附在风玻
期刊
摘要:NVH特性作为消费者体会最为直接和表面的汽车特性之一,在汽车的开发研究和实际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研究车内噪声情况,对企业来说有着较强的经济利益,对消费者而言,人体的健康是重中之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产品在设计和试制阶段,针对车内噪声方面进行研究,并达到有效地控制噪声的目的。  关键词:轻卡驾驶室;试验测试;振动;声学环境  驾驶室的振动是影响整车动态特性与驾驶舒适性的一
期刊
摘要:技术状态控制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技术状态管理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技术状态管理能否有效实施。技术状态项目以及其文件的确定是技术状态管理中技术控制的主线,在技术状态管理中应重点强调。标准是导向,实际是支柱。只有在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才能确保技术状态控制的合理、可行与有效。  关键词: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控制  1技术状态管理的构成  技术状态管理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述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