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声俊:“贵粟”制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声俊,一位自称在“粮食堆里”钻了数十年的老学者,国家粮食局研究院的老研究员、粮食经济学者,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侃侃而谈,阐述他独特的粮食价格观、粮食安全观和粮食储备观。
  
  对粮食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是价格
  
  《小康》:你曾引证古代“贵粟”粮策,能展开谈谈粮食价格如何起作用吗?
  丁声俊: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是调节多种利益关系的强大杠杆。我主张“贵粟”,就是实行适度的高粮价政策。高粮价让农民增收,要让农民得到好处。
  目前粮价上涨具有温和性、结构性、合理性、可控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粮价一直低迷,农民兄弟收入一直低下去,生活一直苦下去,农业粮食发展就有萎缩危险。
  现在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城市居民应该理解农民种粮不容易。针对城市低保人员、低收入者、大学生这部分人群,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粮食作为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给低保人民以补贴。不应该因为这小部分人群,让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种粮无利,让整个农业粮食都发展不起来。
  目前粮价上涨的幅度远远低于城市人收入上涨的幅度。近年来实施的托市收购政策,就是为了把粮食价格“托”起来,为了在粮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给农民一个种粮的积极信号和信心保证。
  今年的托市收购价格已经有所上涨,我想稻谷一斤再涨三四分钱,小麦一斤再涨两三分钱都是不为过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
  《小康》:民以食为天,高粮价政策是否会引发系列的物价上涨?
  丁声俊:粮价是百价之基。肉食品价格与粮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所有物价上涨都和粮食有关。如去年爆涨的是猪肉,大家都说是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的,这种看法不确切。实际上粮价还没上调时,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上调了。猪肉大幅度上涨主要是因为疫情和规模化养殖跟不上,是猪肉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
  在现在的消费结构下,不像以前低消费水平的时候,粮食能成为宝中之宝。现在很多价格并没有受到粮食的影响。实际生活中,粮价不涨的情况下,其它也是照涨不误。
  总之,我的粮食价格观主张的是适度高粮价,对农业粮食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大有好处。
  
  中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小康》:13年前,美国布朗先生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13年过去了,现在咱们国内的粮食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了吗?
  丁声俊:13年的实践表明,特别是近4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而且储备增长,事实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多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对外依存度很低。
  我的粮食安全观,是“以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提出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有利于发挥整个资源的效应。像广袤的草原,广阔的水域,广大的丘陵等自然资源部可合理开发,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人的身体健康除了需要谷物之外,还需要动物蛋白食品,因此我们需要放开眼界、放开全部国土资源,来发展食物。粮食安全不应该仅仅狭隘的看粮食,而应该看的更广阔、更远大一些。
  《小康》:今年“两会”上,袁隆平院士提出要彻查各地的粮食储备。在储备粮方面,中国目前的储备粮能够保证安全吗?是否存在袁院士的担忧?
  丁声俊: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到18%的粮食储备标准,我认为对中国不完全适用,对中国来讲,这个储备标准太低了一些。
  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版图广大,中西部交通闭塞,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风险难以预料,如果粮食储备太少,不能满足全国的需求。粮食安全是保障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有足够的保证身体健康的食物。在中国,粮食安全储备量应当提高到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30%左右。这包括战略储备、周转库存等。储备规模、品种结构、地区分布都要合理。
  袁院士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个别案例,这种个案是存在的。过去确实出现过造假的现象。现在,国家粮食行政部门每年都组织检查,中储粮也常组织异地互查。总的看,国家粮食储备还是可信的。
  
  通过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小康》:在去年粮价上涨情况下,国家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这些贸易政策是否合适?对保证国内供应影响多大?
  丁声俊:最近,国家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但是,要把杂粮、杂豆等大宗粮食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对于大宗粮食品种(稻谷、小麦、玉米)及制粉,要严格控制出口,对于小宗的粮食品种(像小杂粮、小杂豆)要继续放开出口。
  我认为对于小杂粮、小杂豆等品种限制出口不妥。因为小杂粮、小杂豆在中国产量很大,多分布在我国绵长的边疆地区,多不占用优良的耕地,在耐干旱或是半干旱的丘陵地,生长以后对土壤改良有好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我国的小杂粮、小杂豆历来以国际市场为主,在世界上独占鳌头,是中国的特产,而且目前国际市场的价格比国内要高得多,利用这些我们可以赚钱。
  第三,种植这些作物的地区一般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可以靠这个增收,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产业,而且国际上我们有传统的市场。
  第四,出口这些并不影响我们的粮食安全。小杂粮、小杂豆和我们的粮食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国际影响上也不会导致WTO规则的非议。
  宏观调控总体是对的,中国粮食能够保证自给,因此小杂粮、小杂豆应该自由的出口。
  《小康》:大豆是中国农产品第一个放开自由出口的品类。当前国际大豆价格高涨已经严重影响国内食用油市场。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丁声俊: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农业粮食日益外向化、国际化,这是有益的,也是必然趋势。我国在确保国家粮食主权、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适当融入国际分工中。在中国人均耕地和水源数量低少的情况下,要求每一种产品都靠我们自给自足,这不大可能,而且给农民的压力太大了。
  从这种国情和需求出发,中国的三大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我们必须要保持较高水平的自给,但对有些品种,我们在一定程度保持自给的基础上,要更多的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比如说大豆、大麦。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是我们的民族产业,但是大豆的需求量很大,中国本土不能够满足需要,在国内也要保持一定的自给率的情况下,这样的产品不妨多进口一些。
  我们进口这些我们缺少的品种,就等于进口了国外的耕地和能源。
  因此在目前大豆多进口一些的情况下,不要惊慌失措。进口了大豆加工成产品还会有些出口,拿出去赚了更多的钱,又扩大了就业。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有新的思路。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粮食主权。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我们的话语权不是太多,这要防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有信息对称,不上当受骗,掌握自己的粮食主权。
其他文献
《时代周刊》曾经下过这样一个结论:深圳今天面对的转型问题,整个中国经济也将会遇到;深圳目前正在做的,是整个中国也必须做的事情;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同时,我国电力也迅速发展。电力工程的责任重于泰山。关注到百姓的安全与财产。电力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动力。因此
糟液作为纤维乙醇工业的副产品产量巨大,富含大量有机物,COD较高,难以利用。本文通过探究发酵原理以及在众多对秸秆猪粪厌氧发酵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实现糟液环保利用的方法,实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应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
<正>37号公告明确了跨境交易税务处理中的模糊地带,需引起跨境交易相关方的足够重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在跨境交易中,源泉扣缴一直是中国税务机关对非居民企业进行税收管理
接触网支持悬挂装置作为高速铁路架空接触网的核心部件,其状态好坏直接决定着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着弓网受流质量及列车运行安全。定位线夹作为支持装置和接触线连接的关键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白质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00例。对这30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
滚筒式筛分机用于硫酸镍筛分工艺尚属首次,文章主要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筒体、支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为试制滚筒式筛分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针对滚筒式筛分机进行
高职教育能否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应由办学者或教学者进行评判,更应充分重视社会的评价。因此,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应统筹兼顾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厌氧发酵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已经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厌氧发酵技术,既能有效地消除废弃物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