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条件下鸡舍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试验在4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中进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5)mg/kg、(25±5)mg/kg、(50±5)mg/kg和(80±5)mg/kg。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579.2±6.2)g]和健康的爱拔益加(Arbor Acres)雄性肉鸡480只,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周。在试验第21、22和23天,用录像设备记录试验鸡的日常行为;试验结束当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结果显示:1)在0~5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0~8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当氨气浓度达到5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而站立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走动的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氨气的大量聚集会抑制肉鸡的生长,并对肉鸡日常行为的正常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肉鸡的健康与福利。
其他文献
一、肿胀痛甚者,祛邪为先,擅用麻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以四肢指、趾关节为主的关节肿胀疼痛,甚则僵硬畸形、功能障碍为特征,祖国医学的“历节”、“痛风”、“风湿顽痹”等
仲景学说的护阴思想,主要体现于存津液的治则治法之中。概言之,可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一、保护津液,防止津液耗损主要指在不当用时,禁用或慎用汗、吐、下、利小便等法,以防伤
<正> 《内经》以及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理论基础,确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其中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纵览《内经》可以看出,《内经》的预防观是以“治未
一、用发汗药汗解太阳病表证虽据其有汗无汗、脉象浮紧浮缓等表现划分为表虚中风、表实伤寒,但用汗法祛除邪气,理致则一。尽管服麻黄汤或桂枝汤有啜粥与不啜粥的区别,但覆取
1 化痰通络法 适用于形体丰满、口角流涎、喉中痰鸣、肢体麻木或神志昏蒙、心烦脘闷、苔腻而黄、脉弦者,此类患者平素多嗜酒肥甘,而致湿聚痰生,痰郁化热,阻遏经络或肝火内炽,
“脑为元神之府“一句,出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因句中有“元神”二字,故今人多将该句臆测为“脑为神明藏居之处”,倡“脑主神”说者,皆将此作为立论的主要理论依据。一些教
《素问&#183;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为秋天感受湿邪、郁而未发,至冬外感可致咳嗽,这是因新感触动伏邪而发病。秋季感受湿邪后,当时并未发病,以致体
旋覆代赭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为治疗胃虚呕哕所设,其原文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第161条)。仲师原意,旨在治伤寒汗吐下解后余
一、优化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目前,教授年龄多在50岁以上,副教授也以50岁以上为多,而学历则以本科为多。这主要是60年代初大量补充教师队伍,使得近几年教师职务评审不得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