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堂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视学生为盛纳知识的容器,过于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势必会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往往会造成尴尬的场面:教者口干舌燥,听者昏昏欲睡;教者谆谆,听者恹恹。实践证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传统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力求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呢?
  一、注重引入,启发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题的引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开端,设计好这个环节,对于上好一节课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课题的引入。向学生提出新颖、巧妙的问题,创设疑难情景,造成学生的“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说”的“愤”、“悱”状态,以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它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目的。如在讲“单项式”的乘法时,我先让学生计算:2x2y3 .3x3y3。在计算的过程中,请两位同学分别板演出自己的结果。
  2x2y3.3x3y3=6x5y6;2x2y3 .3x3y3=5x6y9 。 
  当学生注意到“所得的结果不同”时,教师问:“两种答案到底哪种正确呢?”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启发,把注意力聚焦于:单项式相乘,系数到底是相加还是相乘?相同字母的指数到底是相乘还是相加?于是同学们积极思考,纷纷动手,把2x2y3.3x3y3写成2 . x2.y3 .3 .x3 .y3=(2×3)(x2 .x3 )(y3 .y3)=6x5y6。到此,同学们就会揭示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两个要点。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急需弄个水落石出。课的引入,还有悬念法、比较择优法等,无论你利用哪种方法,都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教师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
  “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发现学习”,是强调学生自己发现行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之前,先有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因而,此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在概念、原理、法则的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法教学效果较好。如在讲“同类项”概念时,先提供下列背景:
   2x2与3x2是同类项,x2y3与-4y3x2是同类项。
   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0.2 X2y与5xy2是不是同类项呢?学生要判断这个问题,先必须从前面所给的背景中挖掘、揭示同类项这个概念的内涵,即“所含字母相同”(内涵1)和“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内涵2)。学生自己一旦发现了这两个内涵,在判断“0.2 x2y与5xy2是不是同类项?”这样的问题便能轻而易举地解答了。同时,同类项概念也由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由上述事例可知:发现学习法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剖解问题的能力;比教师直接把同类项的概念教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三、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搞活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是一种有利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平时,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把组织好课堂讨论同避免满堂灌,废止注入式结合起来考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讲“绝对值”一课中,提出问题:若a是有理数,化简│a│。学生已可求出一个正数、0和负数的绝对值。现在给出的题设是:a是有理数,又如何化简│a│ 呢?学生积极思考后,联想到正数、0和负数的绝对值及有理数的分类,于是大家纷纷讨论,畅所欲言,把有理数a按正数,负数和0三类讨论可得:(1)当a>0时,│a│=a。(2)当a =0时,│a│=0。
  (3)当a<0时,│a│=-a。于是问题就在讨论中得到解决了。
  因此,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再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可参与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探究、发现和证明新的知识和结论。不但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
  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的教改实践是成功的。第一,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变,自觉能力大为增强,扭转了教师满堂灌,学生围绕着转的被动学习状态,出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可喜局面。第二,由于促使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新知识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发现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三,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具有一定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下几个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二00二年上期初三毕业含考,100班参考人数50人,及格率100%,人平分94.14分,优秀人数47人,优秀率94%。2008年下期接初三58C的数学,接班时,58C的数学成绩排名最后,人平分与第一名相比相差17分多,可在2009年上期毕业会考时,人平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年级第一名,人平分超出第二名3分多。
其他文献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通过研究证实人类大约有九种智能,有的人倾向语言表达:有的人倾向逻辑思维;有的人擅长运动;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等等。我们的教育应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因财施教”。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
期刊
生本高效的教学实验活动在我校开展多年了,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生本高效高效语文以她的特有的气质使人为之倾倒。  下面是践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以来我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思想转变  忘不了当我们坐上从洋思回校的列车上,老师们都是那样兴奋,满脑子里是人家学生一张张求知的面孔,一双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善于表达的嘴巴,想一想自己的学生上课时一副被动接受的样子
期刊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但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必须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真正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创新能力和展示才华的空间。  一、实验教学的现状  (1)传统的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一般过程为,先由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注意事项等,学生再按教材上所讲的步骤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
期刊
  【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幼儿除父母之外接触最频繁的人。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作为幼儿老师我们一定要结合家长,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 独立自主能力;劳动习惯;信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幼儿除父母之外接触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新局面: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少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多了;教师一味对学生挑毛病、找错误的少了,课堂上的鼓励、赞扬多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多了。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对人教版新教材有比较深切的体会。  一、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1.真诚面对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全身心地
期刊
近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且卓有成效。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员,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观念的变革,具体到不同的教育环节,语文教学必然要出现重大变化。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领悟新课程要领,掌握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胜任生物新教材的教学。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探究,我认为应从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形式和优化教学手段这几方面来做起。  一、教学形式的更新  教学形式一般有课堂教学形式、评价学习成绩方法和教育内容等三方面,随着育人标准的改变,教教学形式也应作相应的更新。  1.课堂教学的创新化  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期刊
许多学生认为生物课难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搞好初中生物课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一、把握开始尤为重要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阵地,因此,充分利用好第一节的生物课和以后每一节课的开端,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对每一届学生,初一的第一课,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同学们”为基础,以小故事的形式为他们展示生物学中最新的发现、最新的进展以及生物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在讲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 把师爱融入班级管理,用师爱拉近师生距离,带师爱进入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求得体验,真正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激情带进课堂,用自己的激情激励学生,以情动人,让学生“爱”上我的课;我把笑容带进课堂,做学生的大姐姐,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我;我把情真意切的评价语应带进课堂,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