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机会啥也别干,和孩子静静呆一会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流行国学热。好多家长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学呢,济南章丘市妇联先行一步,组织妇女干部们和孩子一起来学。白天上课一起读经,向老祖宗学习做人做事的智慧。晚上,蜡烛燃起,来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和孩子面对面,手牵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就这样静静地“在一起”。有位妈妈哭得稀里哗啦,事后问她为啥,她说:我摸着孩子的手,怎么感觉这么陌生?!平常下班回家忙着做这做那,看似为孩子忙活了好多,可实际上,心没和孩子在一起。我和孩子商量好了,以后每天回家抽哪怕五分钟,关上灯,手握手,或者抱着,让心静下来,感受彼此的存在,这感觉超美妙。
  光摸手不过瘾啊,咱们互相来为对方洗洗脚吧!这点子是“俗”了些,倒也应景儿。孩子们为妈妈洗脚,第一次摸这双有点皴了皮的脚,满眼的疼惜。谢谢这双脚,撑起了我们的妈妈,她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带领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走下去。被孩子的小手摸着,妈妈们一个个满含热泪,自己都好久没有认认真真摸摸这双脚啦。妈妈也再来为孩子洗洗脚。小时候摸了好多遍的脚,现在也长大了,将来也要由这双脚,带着孩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未来,感谢这双脚!
  学习这事可不能脑门子一热就过去了,得坚持。章丘市妇联又倡导成立“书香家庭·快乐妈妈读书会”,妈妈们自荐图书、亲子阅读、读书漂流,动员更多妈妈和家庭成员一起来读书。小道消息称,“最家长”是流传在妈妈们读书江湖上的“葵花宝典”呢!章丘妇联舍得投入,自己印了好多宣传家庭教育的国学小册子,发给家长们学习,免费的哦!
  在章丘市妇联的大力举荐下,章丘实验小学和章丘第二实验小学成为“最家长”的教育实践基地,挂牌的哦!杂志社会请各路专家带来科学、前沿的家教系列课程,为家长们解疑答惑,孩子们也可以参加杂志社心理特色的小记者成长团,还有各色亲子活动。“最家长”的美誉“教子百科全书,家校沟通桥梁”可不是盖的,章丘的亲,您就瞧好吧!
其他文献
最近涵涵特事多。“老师,我喝不了这么多水,帮我倒出来一点吧!”“老师,我凳子老歪,你快帮我看看。”“老师,我滑滑梯,你快到前面接着我,我害怕。”有时,还不愿上学,非跟着妈妈回家。老师搂过涵涵问她怎么了,她说家里添了个妹妹,爸妈都喜欢妹妹,不喜欢她了。难怪事多呢,在老师这寻安慰来了。把这情况跟家长一反映,家长才意识到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忽略了涵涵,回家赶紧补偿补偿。老师也没闲着,有事没事就点点她:现在有
期刊
儿子那天气哼哼回来就一头扎进房间翻箱倒柜,弄得乒乓山响。  感觉情绪不对,我偷偷给他班主任打了个电话。据说,下午因为言语不和跟同年级的一个同学起了摩擦,对方给了他一拳,他没来得及还手,上课铃响了,俩人被同学拉开各自回班上课,事态没有进一步恶化。班主任说,也许跟这件事有关。  略知一二,也就放心了。晚饭时,儿子闷闷不乐地埋头吃饭,我也没吱声,就那么看着他吃,此时多说无益。  吃完饭,他背上书包,甩过
期刊
家长对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很感兴趣。追问自家孩子,又问不出来。“最家长”帮大家问了问。孩子们的回答,让小编们惊呆了!他们是小学生!  问:你在父母的教育问题上有什么意见、困惑,需要哪些帮助?  ●只有一点,就是希望爸妈少挑剔一些,注意语言,这样就可以用十全十美来形容了。  ●妈妈总说我和她可以成为朋友,但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把我的错误攒到一起,最后暴揍一顿。  ●每次写作业,都
期刊
特羡慕那些一遇到事就迎头而上的人。  同样一件“坏事”,别人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解决它?我却抓耳挠腮火急火燎坐卧不安,陷在“怎么会出这事儿”的唉声叹气、思前想后之中。把本应解决问题的时间,都浪费在“自己和自己打架”的不良情绪里。  和不少人谈起这个事儿,有人说这属于“乐观”、“悲观”的问题。以前总觉得,乐观和悲观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后来接触了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才知道乐观和悲观是后天塑造的。
期刊
“变形宫殿”:乐嗨全家  家里换了个冰箱,包装用的大纸盒拆下来后,我临时推进阳台上。忙完后,发现刚才还坐在床上翻漫画的女儿不见了。急得要报警,突然听到女儿的笑声。原来,她趁我们不注意,藏进大纸箱里了。  女儿伸出胖胖的小手拉我进来,我低着头,缩着身子,钻进去盘腿坐了下来,女儿靠在我身上,很惬意地说:妈妈看,这像不像你给我讲的矮人国里的宫殿?我们都是闯进宫殿的巨人。  老公听了哈哈大笑,随手把床头的
期刊
知、笑、菜、象
期刊
子涵妈越来越对青春期的儿子没招,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有自信,不知道怎么做孩子才会爱上学习……  不过今天她有谱了,她刚听了一场关于“赏识教育”的讲座,她热血沸腾、脑袋发热,迫不及待地要把刚学到的“教育新理念、好办法”用在儿子身上。  儿子正在家忙着画画,爷爷马上70大寿了,他想创作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爷爷。这是件大事,马虎不得,他要拿画得最满意的一张送给爷爷。第一张,不满意
期刊
上学路上,游戏可以带给孩子“我能行”的力量。  曾经听一位妈妈分享,说在上学的路上跟孩子比赛“找烟头”,看谁找的烟头多,当然,每次的结果都是孩子找的比妈妈多。有时,为了增强效果,这位妈妈还会故意说:真倒霉,我刚要指这个,却被你抢先了,孩子就会特别得意。  受这位妈妈启发,第二天我就跟女儿实验了“找烟头”比赛,效果确实很好。以前,女儿在上幼儿园的路上总是东看看西摸摸,我又不想老是催她,时间充裕的情况
期刊
“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这段话看起来像是针对近期频频出现的“虐儿事件”,可事实上,它出现在62年前的儿童教育海报上。  这组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被网友翻出来,并在微博、论坛上热传。其中对一些问题的教育指导,看得众网友感叹:“至今看来依然很先进,句句实用”。  勇敢与惧怕:破皮出血不喊痛,从小要有勇气。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不
期刊
为什么有的孩子怎么用眼都不近视  你肯定听说过这样“神奇”的孩子,他也上网看电脑,玩手机,以及躺着看书,但就是不近视。再瞧瞧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就近视了,有时都怀疑,那个神奇的孩子只应天上有?当然不是。  孩子的视力是一个慢慢发育的过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避免近视。小孩子一般都是远视眼,这是对抗近视的最有利资源。一个正常孩子远视度数是这样发展的:3~4岁时,200~250度;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