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训练在少儿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训练在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们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促进身体各器官正常发育、塑造健美的形体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增强运动员们的表现力。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相关资料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来分析舞蹈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教学的影响,并总结归纳其重要性。
  关键词:舞蹈训练;少儿艺术体操;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12
  作者简介:上官爱文(1986—),女,福建三明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新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谭 龙(1988—),男,湖南株洲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新小学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训练可以促进骨骼和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在形成少儿运动员的形体美方面有着显著功效。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自然性和韵律行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讲求形体美、仪态美、气质美。少儿期正值培养灵巧、柔韧、耐力、韵律、节奏、体态、美感的最佳开发期,抓住这一时期,将舞蹈训练融入艺术体操教学中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所运用的舞蹈训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有关舞蹈、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等方面的专著、论文和文献资料等,并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相关资料分析法
  对所有查阅、了解和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综合分析法
  把收集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并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二、结果与分析
  (一)舞蹈与艺术体操的共性分析
  舞蹈具有艺术特性,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舞蹈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艺术体操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女子竞赛项目,主要是以优美的身体形态为基础,伴随着音乐做出各种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动作,从而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这也是进行美育的一种手段。
  虽然舞蹈与艺术体操是两个不同的活动类别,但同属于艺术这一范畴,它们的美是通过对各种身体动作的提炼和艺术加工,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舞姿以及各种队形变化和音乐等多种形式体现出来的。这两个艺术项目都需要抓住少儿这一特定时期,把舞蹈训练运用到艺术体操教学中,不仅对少儿表现力和个性发展有所影响,而且对艺术体操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舞蹈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个性品质的影响
  少儿期所受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加强心理素質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舞蹈训练是活动性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多种心理素质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挖掘这些潜在契机,加强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个性品质的培养。
  1.开发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智力
  五六岁年龄段的儿童理解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少儿时期的舞蹈教学一定要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特性,因材施教。
  一方面,在舞蹈训练时,为了增强少儿对技术动作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我们在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时,需认真细致并且语言要形象生动。例如, “大踢腿”的动作要求腿部肌肉放松,绷直脚背,双膝用力,支力在脚趾上。教师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做起来仍然不规范。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做动作,互相观察,并选出动作做得准确的学生和做错的学生分别示范,让每一个学生都举手发言,说出他们对在哪儿、错在哪儿。这样,不仅让学生都开动了脑筋,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
  另一方面,在训练时要讲清每个动作的节拍。教师可以一边打节拍,一边让少儿跟着教师的节拍做动作,相同的方法,反复训练,直到熟练,这样动作和节拍就能完美融合。通过实践可以肯定,在一定时间内,听节奏、想动作、做动作,促使少儿们的小脑和大脑同时启动,一是能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二是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使他们的听觉、视觉、思维等多方面有新的飞跃,有利于开发少儿们的智力。
  2.鼓励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表达情感
  在舞蹈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表达自己的心愿和想法,增强他们的信心,要让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跳舞的过程中用心去跳,真正把情感投入其中,要让他们感觉到舞蹈动作的美在什么地方,让他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动作做得更好,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只是简单地训练。比如,在舞蹈《过新年》当中,运动员要尽量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在新年中的喜悦,而不是机械地做几个动作。教师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表现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运动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赞扬,自信心会随之提高。只有敢于并正确根据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中,将肢体语言融入音乐中,完美阐释所编排艺术体操的内容和意义。
  3.培养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毅力
  少年儿童的坚持性差,对一件事情或任务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此时,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结合舞蹈训练,一方面,教师要让艺术体操小运动员们知道能够参加比赛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让他们喜欢表现自我。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小运动员们确立可以实现的目标,比如,对柔韧性差一点的小运动员,教师可以鼓励其只要能做好某个动作,就可以有机会参加比赛;对于能力强的小运动员可以说,只要你把舞蹈部分表现得再好一些,就有机会拿冠军……这样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是直观的、能理解的。努力学习舞蹈,便会成为小运动员练好艺术体操的迫切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小运动员的坚持性得到明显增强。   4.促进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队员们一起进行舞蹈训练培养起来。在训练中,教师要引导运动员们搭配练习或组队练习,这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在舞蹈过程中,教师要让小运动员养成排队、等待、轮换等习惯。这一切都有利于他们掌握社会规范,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舞蹈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影响
  1.表现力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重要性
  艺术体操这个运动项目的特点是把高超的技术动作、优美的形体曲线与音乐巧妙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同时把人们带入一个独特的艺术境界,享受到独特的美感,使人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竞技艺术体操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对运动员表现力的高要求,如身体的动作要和音乐的风格、内涵结合在一起。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表演能力,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在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往往重动作难度和稳定性,轻艺术感染力,忽视了对运动员本身表现力的培养。
  2.通过舞蹈训练提高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舞蹈是美的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是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良好的表现力是建立在规范准确的舞蹈动作、准确的眼神、对音乐节奏和音乐内容的把握之上的。另外,高表现力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的,80%的教师认为进行音乐熏陶是很有必要的,让运动员试着理解音乐的内涵,然后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音乐对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艺术体操需要吸收各种音乐艺术的丰富营养,才能培养出高超的表现力。为了借鉴其他艺术品种的表演技巧,教师可以在训练课的准备部分或结束部分加入舞蹈训练,可要求队员创编一些舞蹈小组合,舞蹈元素可以是民族舞,也可以是芭蕾舞、现代舞等,还可以用舞蹈形式来创编一定主题的文艺小节目。在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及评优等,这样既可以激发运动员的表现欲望和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的表演才能。
  三、少儿舞蹈的多种训练内容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多种基训塑造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美好形体
  1.芭蕾基训
  芭蕾基训是艺术体操不同年龄阶段训练中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根据笔者对艺术体操小选手两年的芭蕾训练发现,严格运用芭蕾“开、绷、直、立”的四大要素,从地面的勾脚、绷脚练习,到把杆的擦地、蹲、画圈、打击、控制、大踢腿以及中间部分的基本舞姿、各种转跳等练习,能够使小学员身体的各个部位线条得到充分的舒展,关节得到灵活的训练,能加强其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其身体姿态和动作美感。
  2.古典舞基训
  古典舞身韵中所呈现出的“拧、曲、圆、倾”连续不断的流动美和线条美,与艺术体操中的波浪、柔韧、全身参与的动作是一脉相通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表演不仅需要外在形体的流动美和线条美,还需要发自内在的情感美。因此,艺术体操运动员必须从小接受古典舞意境的熏陶,并吸收中国古典舞的一些舞蹈技术。
  3.现代舞基训
  根据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躯干基本姿态及下肢开度柔韧性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现代舞基训有着一系列特别的训练方法,在它“完全放松你的身体、让各个关节自由呼吸”理念的指引下,结合艺术体操的训练也是极其有效的,它能使小学员的身体充分伸展到最佳,更好地调配自己的身体,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4.中国民间舞基训
  艺术体操在成套动作中,要求肢体动作连贯流畅,与器械配合能协调一致。利用扇子、绸带、手巾花等器械能舞出“翻、盖、飘、揉、挽、缠、绕、抛”等几十种花样,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道具舞之精华。教师可以通过各民族舞蹈的体态、节奏、动律等的组合来训练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协调性与表现力。
  (二)多舞种培养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舞蹈的美除了动作的流畅性、舞姿的韵律美、风格的多样化,还包括舞蹈演员自身的表现力。在少儿启蒙和基础阶段,教师可以让小运动员学习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这样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高少儿的舞蹈兴趣,加深小运动员对艺术体操的了解,能有效地培养小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科学、规范的少儿舞蹈训练将对艺术体操启蒙与基础训练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要使藝术体操运动员动作完成得准确、优美、幅度大、质量高,达到提高艺术价值的目的,教师就必须借助不同舞种进行全面、严格训练,以芭蕾舞基本功为主要手段,同时学习古典舞、民间舞以及现代舞,力求内容丰富多彩,以便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所需要的特定形态和独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李卫东.试论艺术体操的美与审美[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2):55-58.
  [2]白宝凤.少儿艺术体操应重视培养美感[J].少儿体育训练,2000(6):42.
其他文献
分析GTM沥青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施工措施。
主要介绍在铁路软基处理中首次应用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的施工技术及效果,供大家共同探讨与借鉴。
从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入手,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1 病例患儿,女,10月.因全身泛发持久性色素沉着皮疹8m由其母带来本院就诊.其母述此儿出生2m后即开始发病,首先发病部位是颜面、胸部,以后扩到头皮躯干、四肢及手足,几乎遍及
农村学生拥有许多独特的"生活"素材,这是有别于城市学生的。文章着力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写作文,首先,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习作要求生活化;其次,习作指导生活化;最后,习作评改的过
1 病例 例1男,64岁,干部。因反复身上起红疹,溃烂,疼痛5年为主诉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小腿起黄豆大红疹,疼痛,渐溃烂,扩大。曾用强的松片5mg/d及抗生素治疗,皮损逐渐愈合。
丁小波,男,1982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200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小学高级教师,淮安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淮安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现任教于江苏省淮安市溪河镇单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