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4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仑兹力的作用的概念,并初步认识到洛仑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有关,但这还只是对宏观表象的认识,并没有认识到微观实质。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动画课件并播放内容解说,使学生顺利地由宏观安培力过渡到微观领域的洛仑兹力,并领会到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相同,都是运用左手定则判断。这时学生从计算机网络中调出巩固性练习,对着计算机练习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掌握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之后,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显示由安培力的大小到洛仑兹力大小的推导过程和播放其中的简单说明,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推导洛仑兹力公式,并让一个学生演板。从演板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也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巩固学生对洛仑兹力公式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例题,学生很快学会了运用洛仑兹力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给学生一组检测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笔者再通过提问和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抽查来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这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掌握、运用洛仑兹力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动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这节课从宏观安培力到微观洛仑兹力,从阴极射线管的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洛仑兹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学好洛仑兹力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安培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洛仑兹力的微观实质,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洛仑兹力的文本、音響、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个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教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365400)
其他文献
电气化铁道具有高速、重载、无污染等优点,很快成为中国铁道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电气化铁路的牵引负荷为波动性大的单相大功率整流负荷,对于供电系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也逐渐增加,然而针对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问题,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部门迫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导线允许温度是解决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架空输电线稳态的载流量的影响因素着手,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的温度影响因素:导线材料的性质、几何尺寸和结构、表面环境、环境条件等。讨论金了具对输电线路载流量的影响,通过对导线接头的发热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逐渐被消耗,已经不能足够支撑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本文以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光伏发电的原理,主要元器件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光伏发电对配网的影响。光伏发电技术中MPPT技术一直是核心部分,它能够决定光伏发电的效率,本文对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近的分析,随后分析了多种MPPT控制策略,综合提出了非对称模糊控制策略,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