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580米长线连攀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挑战速度攀登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技术和装备突飞猛进,仿佛人类已经没有完不成的线路,资讯唾手可得,无须历尽艰险就可以感受到最精华的体验;我们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无论怎么自我突破,都是在重复别人的轨迹,在EI Capitan密布的路线图上,甚至连光标都显得有些大了。
  
  攀登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探索未知,那些高耸入云的险峻岩壁始终是我们日复一日苦练的动机。中国未经探访的大岩壁堪称资源丰富,相信我们的技术已经足够去完成一些目标,怎样获取经验,对于像我这样时间稀缺,基本靠节假日打拼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开始行动,忽略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无法逆转的结果,在真正做计划之前,必须知道自己的底限。
  德国攀登者Thomas Huber单日连攀意大利Tre Cime Lavaredo的报道给了我很多启示,利用身边的资源模拟练习速度攀登是不错的选择。北京最长的攀岩路线是歪瓜裂枣(246米,5.10c)、完美心情(204米,5.11a),还有不远处的小柏树(130米,5.11a),同在北京密云四合堂以西的白河峡谷中,三条路线连攀累计长度在580米,每条线路顶端都有路,不用下降,可进可退。
  2008年冬季,我先后与不同的人组合尝试了几次,都只完成了两条,每条线路3~5个小时不等。全程领攀无坠落的心理准备让我顺利地完成路线,却也使速度无法再提高。和孙斌聊起这事的时候已经临近春节,能够在寒冷的冬季出手攀岩的人真是凤毛麟角,没想到他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2009年1月24日,仅次于12月那场寒流的夜晚,我们赶到白河很不幸天气预报的温度是-12~-5摄氏度,这已经是我们惟一能够协调的时间,还是准备去尝试一下。第二天早晨天亮的时候我们从四合堂大桥徒步到完美心情线路起点,虽然在爬坡的时候身体已经微热,但山谷里的狂风夹杂着寒流又迅速把手脚冻僵,丰富的高山经验使孙斌判断大风经过的瞬间降温会达到-20摄氏度以上,我们藏在岩壁下等待日出,期望那时气温会回升
   一些。
  孙斌聊起他在沙木尼的登山向导训练课程,跟这个计划很相似,连续攀爬300米冰壁后再接一条岩石长线,一天600米进度,中间短暂的休息,轻装快速,典型的阿尔卑斯风格。在寒冷的高海拔线路中必须保持速度才有可能当天返回,而保护的稳定性,如果能做到3,就没有必要追求10。在真正的向导过程中甚至需要把客户的保护能力默认为零,相比较下白河的运动攀线路安全性已经足够奢侈了。一个小时后太阳无力地照在对面山头,风势没有丝毫减弱,我们只能撤退。
  
  完美心情
  
  再次回到这里已经是清明时节,天气好得让人不敢相信。经过重新计划,我们决定把车停在完美心情顶端的公路旁,从线路西侧的山谷陡坡下降,这样可以减少两次往返四合堂的时间。落差两百多米的山谷对我的膝盖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在我降到谷底爬坡的时候孙斌已经在起点整理装备。
  我们用的是直径8.3毫米的60米双绳,在不影响抽绳的段落尽量两段连攀,这样理论上可以节约一半的交替保护时间。7:40孙斌开始领攀完美心情,不到20分钟,我们已经到达Pitch 2的保护站,这条路线我们已经各自爬过两三次,排在前面可以用来适应岩感和速度感。
  接下来由我领攀Pitch3-4,过了Pitch 3以后渐渐感到绳子的重量,应该是走绳角度的问题,我在以前的
   攀爬中很少用双绳,线路变换角度的时候该挂哪根绳完全是一个全局的判断,而此时只能继续往上了。Pitch 4的难点是全线路中最难应付的地方,slab上两条浅缝双脚对抗上升,几乎没有可发力的手点,我尝试了三次才成功,每次提起重心的时候就感觉胃很难受,绳子又很拖累,然后退下两个Move调整。过了最艰难的5米后我挤在岩缝中大口喘气,努力抑制呕吐的想法,对吃早餐的不适应又让我付出了代价。后半段是一条很深的宽缝,角度也缓,但我感到全身乏力,每一步都很艰难,孙斌上来的时候告诉我这两段用了半个小时,然后就几乎没有停留就开始先锋下面两段了。
  到了Pitch 6的难点,我的状态已经好很多,一鼓作气冲过去,由于适应了速度,感觉越爬越轻松。Pitch7翻上屋檐后余下的两段转弯较多,原来的想法是一段一段地爬,我觉得很需要练练绳子的处理,就继续向上,越过保护站,在上面的快挂做了延长,直到Pitch 8保护站,走绳都很顺畅,这一点进步让我感到信心倍增。孙斌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跟攀,而又以同样快的速度领攀上面的段落,中间很少停留。上午的阳光耀眼,完美心情的大山包投影在白河峡谷里,酷似一枚巨大的弹头。到山顶会合的时间是9:5,用时2小时10分,比我之前的最快速度整整提高了一个小时。
  
  歪瓜裂枣
  
  
  第二次陡坡下降比前一次稍快一些,孙斌主动把两条绳都背在身上还是比我先到几分钟,下面两条线他都没有爬过,这也是他参与这个计划的原因。10:40我们开始攀登歪瓜裂枣,这条线每一段都很长,同样是花岗岩的slab为主。前两段线路60米绳子正好用完,再多一点都没有了。
  Pitch 3的中段有个很挑战线路解读能力的横移,手点反搂,双脚上高对抗岩面,尽管快挂在脚下有些远,我还是做了延长,并在下一个保护也做了延长,扣入不同的绳子。
  Pitch 4整段都是在一条夹缝里,虽然难度不高,全是竖向的点,长时间的对抗发力使脚尖特别疲劳,到后面我越爬越慢,估计又用去不少时间。作好保护后发觉抽绳还是比较困难,不知道是线路太长,还是横向段落的摩擦力的问题。我刚把双脚休息过来,两条臂膀又遭受考验,感觉体力消耗严重。孙斌跟攀上来还是说我抽绳太慢,有时候面前堆了一大截,只能停下来等着。我们喝了些水稍作休息。
  Pitch 5整个都是横移,相当考验平衡和脚法,过了完美心情线的交错点后是一段没有明确发力点的斜面,孙斌移动依然很快,速战速决顺利通过,但是在快到保护站的那个难点却踩掉一个颗粒意外地掉了,在滑落的瞬间他已经把重量挂在快挂上制止了冲坠,绳子丝毫没有受力。
  
  Pitch 6-7是连续的斜向岩石断层,两层中问是凸起的斜棱,抓点丰富,只是需要不停地上高脚点压起, 我的脚尖和手指到了碰任何点都疼的状态,以前可以忽略的段落此时需要步一步地克服。到了Pitch 7的保护站,我赶紧把攀岩鞋脱下来放松脚趾,孙斌也说手指疼得很厉害却依旧保持着全速前进。
  Pitch 8的Layback对这时候来说是恰到好处的调剂,全身对抗和大肌群的发力虽然也很耗体力,但只 要不继续折磨指尖和脚尖就是万幸。再次站在山顶的时间是13:30,攀爬用时2小时50分。我略感奇怪的是,冬天那次两线连攀完全都是我领攀,也没有现在那么强列的疲劳感,只有一个解释,速度。我们用一条线的时间赶了两条线的进度,所以才有机会去完成第三条。
  
  小柏树
  
  小柏树是一条类型丰富的线路,每一段风格差异很大,各自都有精彩之处。我们把车停在四合堂大桥,吃了些东西补充能量,为了避免再把体力消耗在抽绳上,我建议只用单绳,把其他装备也减到最轻。到达线路根部的时间是14:35,我开始领攀Pitch 1-2,起步不远就是难点,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身体的疲劳,在相持不下的地方果断地对撑上移脚点,接下来是一段Offwidth,我用侧身涨膝的方法,脚点踩进裂缝深处,这样重心很稳,可以随时停下休息。
  Pitch 2攀爬起来很愉快,两棵粗壮的柏树撑开整条裂缝,树身也是极好的抓点。后半段是向右横切,为保持走绳顺畅我提前越过了两个Bolt没挂快挂,之后的快挂都用扁带延长,作好保护站正好用完了身上所有的装备。由于看不到下面的线路,我只能把绳收到最紧,孙斌跟攀上来后说第一段的难点几乎到了可以控制的极限,我建议在这里多休息一会,接下来会是更严酷的考验。
  Pitch 3是小柏树标志性的段落,80度以上的slab上连续十多个Move都是小半指节宽的Crimp,对比同样风格的其他线路,11a是多数人都觉得很硬的定级。在脚尖和指尖都已经极度疼痛的状态下先锋这 段,难度实在无法想像,后半段难点开始,孙斌的脚就不停地在打抖,但是到了这里就无法再调整,只能硬往上冲,每一把快挂都很艰难,最后终于没有失手,到达保护站的时候,作为惟一的观众,我也不禁为他喝彩,太牛了……
  完成了Pitch 3,就会觉得Pitch4简直是天堂,同样风格的岩面,抓点却要大很多,这时候无论有多累,你都会觉得在享受攀岩。我们先后顺利通过这两段,山顶的小柏树已经遥遥在望,最后两段有三个大转折必须分开爬,在Pitch 6起步的直壁上,我严重感到体力不支,硕大的手点这时候却成为折磨手指的砂轮,有一个Move由于太远,上脚拉起后感觉不可能够到,被迫退下来换手休息。终于,漫长的过程结束在16:30,能够在极端状态下On Sight完成小柏树的孙斌也显得很兴奋,在山顶收绳的时候我问他在难点的时候是什么想法,他说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时间果断出手,过难点就是克服不舒适感的过程,如果一味求稳,只会多消耗指力和体力导致失败。这条线我已经累计爬过4次,这一次是最艰难的,却也是最值得回忆的。
  从山谷陡坡下降开始,历时9小时30分,路线攀爬时间7小时,累积长度580米。从理论上说再早起一些,时间还够爬一条长线,但是我的手指和脚尖已经没有再爬任何一条攀岩线路的可能了……
  “由于山峰没有变得更高更难,阿尔卑斯攀登者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速度和风格纯粹方面。对于攀登者来说,4~6小时Solo完成LesDroites北壁已经相当轻松,为了打发剩下的时间,他们开始在一次马拉松式的攀登中将几条线路连接起来……”这是Mark Twight文中描述的80年代。
其他文献
策划 马德民 编译 黄际沄    邦!帐篷上破了一个洞,吊炉掉下来了,这肯定不是新一天开始的最轻松的方式。我和保罗·拉姆斯登(Paul Ramsden)在帐篷里打着小盹儿,我们正从印度喜马拉雅地区的婆苏吉·帕尔巴特(Vasuki Parbat)山撤退。这座山峰已经态度明确地拒绝了我们的亲近……    和官僚主义打交道    这次攀登要追溯到五年前,哈利什·卡帕迪尔(Harish Kapadia)塞
斥候们总是需要到远离大队很远的地方独自行动,他们冷静到冷酷无情,坚毅到铁石心肠,永远孤独的身影在山间、密林中的一切隐秘处蓄势待发,除了敏捷的身手,当然他们也需要轻盈的装备。  轻量化的单人营帐系统无疑是斥候的最佳选择。这些年来,帐篷的革新。以及在户外生活中的普及,使得这类产品的分类越来越明细,而各大品牌下都能发现一个系列,即:SUPERLIGHT,HYPERLIGHT或ULTRALIGHT超轻系列
奢侈之旅    自驾露营房车,穿行在欧洲小镇之间,其间或在马背上骑行,与大自然做零距离接触,或去享受一杯附近葡萄庄园酿制的特级红酒慢慢品尝,或欣赏一场小镇上举行的马术比赛。慢慢度过户外旅行可以因此大不同。      有着“长白云之乡(The Land of Long whire cloud)”美誉的岛国新西兰,像一叶扁舟漂浮在西南太平洋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已经连续多次入选为全世界“此生必到之地”,这里
去泰国攀岩,自然是入乡随俗,比基尼 热裤。而这一天我却是撞了太岁,出行不利。  吃过早饭,和往日一样背上装备奔向岩壁。刚走了段上山的路,就觉得背上有点痒痒的,顺手一抓,居然是比基尼的肩带。好在是背包的前扣带箍住了前胸布料,没有发生不幸的滑落。我连忙把姐妹们叫住,躲进一棵大树的背后。肩带断掉让我匪夷所思,没针没线更是头疼。姐妹们有办法,七手八脚又是拧又是系,连扎头发的夹子都用上了,算是固定牢靠。我在
我是一朵云,一朵潔白无瑕的云。  清晨,我在蔚蓝的天空中散步,时而变成一只“汪汪”欢叫的小狗,时而变成一匹奔驰的骏马,千变万化,姿态万千。  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辛勤的劳动,他们满脸通红,浑身早已被汗水浸湿。我赶紧顺路把太阳公公请到我家喝茶。农民伯伯舒心地笑了,仿佛在对我表示感谢,我也开心不已。  晚上,太阳要回去,我和姐妹们一起换上红裙子去天边看风景,鸟儿在耳边婉转歌唱,花
遥远的群山呼唤看我们走进她的怀抱,然而,在欣赏山峰的优美、体验超越自我的感受时,我们同样也要面对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实现目标就是专业登山装备的使命。当我们在皑皑的雪原上跋涉、在覆冰的岩石上行走、在陡峭的冰壁上奋力攀爬,我们最可依赖的就是我们的勇气、技术和一双温暖舒适、性能优越的登山鞋了。现代登山活动发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展了二百多年,登山鞋的历史和登山一样悠久,最初的登山鞋与一般穿着的沉
新疆 五大梦幻路线之徒步乔戈里峰大本营    徒步路线    伊力克-两叉营地-一线天-一号羊圈-一号红柳滩-三号红柳滩-乔戈里登山大本营(音红滩)-意大利营地-乔戈里登山大本营-返回伊力克  距离:约180公里  徒步时间:14天  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又称K2峰。它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界峰,属中国的一侧在新疆叶城县境内。这一地区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紧密相连
有的人心长脚,有人的心长翅膀,于是路有长有短。世界是靠梦想的脚步来丈量的,那些到不了的地方便是我们的未来。走多远,路就有多远。    《背包客》BACKPACKER    2008年3期  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热爱冒险犯难的背包客将要整装待发,在出发之前,可要先好好瞧瞧《背包客》的“2008户外休闲用品完全采购指南”专刊。本期详列了2008年当季的所有新鲜货,以及热门商品的使用评比:手上拿的、肩上
听说编辑要把彼得·梅尔跟比尔·布莱森比,我立刻来了兴趣。是的,这两者的确是欧美游记类图书市场的寡头。上亚马逊(amazon.com,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也好,去巴诺(Barnesandnoble,老牌的传统书店)的街角书店也罢,想找这两位作者的书都非常容易。  在国内,明显彼得·梅尔更火爆一些,因为小资正流行。你说你想去云南丽江都会有人说你很没品位,现在的白领女性向往的是普罗旺斯,尽管熏衣草那玩意
李卫:50岁,国际商业和人文摄影师。15年前,因喜欢摄影而喜欢旅行,因喜欢旅行而喜欢开车,因喜欢开车而喜欢越野。越野车俱乐部铁杆会员,多次自驾西藏和边疆地区的“做得多,说得少”的旅行探索者。  老车亮相:虽然摄影师李卫早就换上了美国四驱越野车,但他仍然很怀念那辆伴随他五年的。曾经两次陪他在西藏旅行共十几个月的前苏联生产的NIVA越野车!NIVA得过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前几名,车确实很好,不过技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