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建议:干燥综合征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本中心RA队列中不同缓解标准下的临床缓解率与持续临床缓解率。方法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RA患者,收集首次就诊至2018年6月或末次随访的所有门诊病历资料,分别以DAS28-ESR、简化疾病活动度指数(SDAI)、临床疾病活动度指数(CDAI)、Boolean标准评价疾病活动度值和/或临床缓解状态,持续缓解定义为维持临床缓解时
目的通过6年调查,探究RA和OA患者之间代谢综合征(Met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试验组为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RA患者共2 024例,选取同时期就诊的OA患者759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患者并发症及服药情况。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近6年MetS患病率在RA患者(χ2=5.77,P=0.06)和OA患者(χ2=1.11,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与CTD共存时的关系,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疑诊CTD最终诊断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① Castleman病合并或模拟CTD 11例,占同期Castleman病患者的5.7%(11/194),发病平均年龄(51±17)岁,男性6例,女性5例;②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10/1
Goo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与胸腺瘤同时存在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及自身免疫表现,容易漏诊及误诊。表现为关节炎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以反复多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Good综合征。
目的研究Fcγ受体ⅢB基因多态性在黄河三角洲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多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SLE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于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44例SLE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试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单碱基延伸法PCR技术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采用质谱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应用
Janus激酶(JAK)抑制剂作为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传送途径,直接或间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近年来,JAK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获得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即对JAK抑制剂近年来在风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评价这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
RA是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RF、抗CCP抗体等异常自身抗体的形成是重要发病机制,目前达到疾病缓解或低活动度仍较为困难。生发中心(GC)是自身免疫病中产生自身抗体的重要致病区域,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为新近研究发现的定位于淋巴生发中心的CD4+T细胞。本文介绍了Tfr细胞的来源、分化、表面标志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探索了Tfr细胞负性调控RA生发中心反应、自身抗体产生的机制,为RA病情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稳态功能的T细胞亚群,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受损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产生的转录因子,在T细胞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HIF-1α的生物学功能,调节性T细胞的特点,重点总结了HIF-1α双向调控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最新进展及可能机
信号素是一大类分泌型和膜结合型糖蛋白分子。它们在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胸腺皮质和髓质结构的形成,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及迁移,调节T、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等。当信号素发生异常时,可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从而促使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信号素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及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继发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2018年收治的GPA继发HCP病例资料的特点。结果① GPA患者315例,19例继发HCP,占6.0%;②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57岁。③神经系统表现:19例均有头痛,16例颅神经受累。受累部位:额部8例,颞部8例,颅底8例(鞍旁4例,其中海绵窦3例,眶尖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