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吸引力不够,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突出实践育人的特色,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作者简介]韦扬(1952- ),男,瑶族,广西都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管理。(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1-0119-02
  
  作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吸引力不够,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是摆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及大学生思想状况,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要求的指导下,全国各高校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新方式方法、新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绝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对思政课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注重行为养成,校园文明氛围浓厚,满意度较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普遍地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的录取线逐年下降且已接近底线,高职大学生理论素质不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厌学情绪。二是有相当的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对思政课教学重视不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做“虚”的政治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未能予以保证,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有些教师提出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为专业课让路;有些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及格拿学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三是高职生思想和行为仍存在偏差,对未来和前途困惑和担忧而产生茫然感。有些人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就连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不容易找工作,自己是大专层次的学历,要找到工作尤其是自己满意的工作就难上加难了。由于对未来和前途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学习的劲头低落,奋斗的目标消失。
  
  二、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吸引力不强,高职大学生对思政课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政治思想意识淡薄、行为养成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功利化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效率、效益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没有可预见的实惠,毕业后自谋出路造成大学生学习的功利主义目的明显增强。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首先考虑的是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政治理论知识对于一般的工作而言,看不到明显的益处,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入党无直接的关系,自然就不再可能被他们所重视。另外,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元的思想观念,思想的可控度大大降低;再加上当前信息工具的日益发达,更加剧了思想控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以统一思想为目的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必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可以说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功利化思想是制约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最重要因素。
  2.联系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思政课教学是务实的。这种“实”表现在它解决人的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及如何做人的大问题,针对的是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这些问题靠讲大道理、靠务虚是解决不了的,每位思政课教师也都有这样的共识,但落实得如何呢?从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来看,部分教师为完成计划、大纲及有关要求,教学过程中仍过多地进行理论灌输而联系现实不够。另外教师针对学生当中普遍关心的思想与实际问题无法在课堂中有一定的解决,再者又没有固定教室,课后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使存在的问题难以解决,学生逐渐失去信心,思政课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可见教学若没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其实效性就很难提高。
  3.教学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内容过多。目前所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专科共用,没有体现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因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别,形成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对理论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而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在逐年提高。可是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仍存在理论性太强,讲究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过多且教学的课程内容之间交叉重复,部分教材内容有与中学教材“似曾相识”的现象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脱节。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4.教学方式方法未有明显的突破。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感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当代大学生对说教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实行了双向互动教学,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实际上在主客观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参观调研的地方难定、外出调查的经费难保证、好的影视教育片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纵使教师有好的设想也无法很好地去实现。另外在多媒体的应用上,虽然不少教师采用了课件,但其运用还比较初级,缺乏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的剪辑、精彩务实的案例和时事新闻资料,基本上只是把书本内容、教案、部分案例转换成“电子版”投影到屏幕上,这实际上还是传统讲课方式的重现,只不过是披上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外套而已。
  5.大班课与教师数量、质量的矛盾无法很好地解决。近几年,高职扩大招生,学生人数急增,而思政课专任教师基本没有增加。因而各高职院校普遍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交流互动参与的程度较低,阻碍了师生有效且必要的思想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以召开大会形式或网络教学形式来进行思政课教学,这些都保证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要求,突出高职特色,着力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1.以“三坚持”原则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职的特色是应用,而应用是实践,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职生不单要学思想政治理论,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去学。要坚持“三坚持”原则,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对智慧、能力、素养的追求;坚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坚持以“进教材”为基础、“进课堂”为渠道、“进学生头脑”为目的,实现教育教学的“入耳、入脑、入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和改革中,以“三坚持”为统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遵循“三贴近”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安排,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培养和树立师生的实践意识,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认真解读学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喜怒哀乐,接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切实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用真心、真爱、真情去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学生的心灵,把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以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的思考、分析过程,关注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反馈结果,因势利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认真学习和研讨新教材,严把课堂质量关。从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情况看,高职大学生较欢迎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有聆听专家、教授、成功人士的讲座或报告,研讨式的专题教学,参观考察,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等。所以,要改变以往理论性太强的系统教学,要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重点,把教学内容综合成几块,形成几个专题,用专题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实现教学内容的“三贴近”,不断提高教学实效。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其次,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同时,严把上课质量关。教师上课前要试讲,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室把关,严格筛查,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要深入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并认真指导。
  4.树立创新意识,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注重思政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坚持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一套听、议、看、写、做的教育教学模式,即,听老师讲课或讲座;讨论、演讲;参观、调查研究、观看电视录像;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要积极探索和构建“上课前5分钟释惑+课堂教学+下课前5分钟信箱+课外实践+综合考核评价”的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同时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育得以延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将创新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此外,要树立精品意识,力争创品牌、扩影响、提升实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做成精品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5.优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精心选择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心理访谈”等栏目的真实音像、视频和全国各地电视台报道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的最新案例开展教学,使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的运用,达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教学的吸引力。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始终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此而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播放人员和解说人员,相反教师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并力争创出品牌。另外还可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网页来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阵地,利用网络特有的适时传输性、共享性等特点,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毅文,等.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发挥“两课”育人功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黄泽文.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其他文献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合格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针对我校包装工程专业校外实习。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实习教学组织模式,为新形势下保证
[摘要]鉴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李海英(1978- ),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杨志东(1970-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卫生体系,使其在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卫生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卫生事业发展这一矛盾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提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组织管理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宝安特色,即'以区级医疗防保机构为指导、以镇级医院为依托,以社区健康服务站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组织管理
目的:分析成都、沈阳两项目市(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医疗救助)社区卫生服务的培训需求,为项目设计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人员的问卷调查、卫生人员专题小组
[摘要]高校需要创新型教师,传道、解惑、授业、创新是教师的职责,创新型教师应该是智慧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创造性心理品质与独立探索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教师素质   [作者简介]刘子林(1954- ),男,河北深州人,衡水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实验室管理、创新教育;齐士博(1980-
语言是一个整体,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可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商务英语函电教学可以借鉴“整体语言法”,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
近年来,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在全国上下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调研,准备着手实施."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是否可行,勿需多言.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医院管理体制特别是财务管理体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亟待
同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相比,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作为市场主体的医院发育相对迟缓,但医疗服务市场已具雏形、且竞争激烈.展望未来,医疗服务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