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赠与条款的法律适用探析——以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子女为视角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子女的情形在实践中较为常见,但由此产生的诉讼纠纷也是层出不穷.学界对相关条款的性质认定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认为,认定前述条款的性质,应当从离婚协议的整体性出发,不宜认定单一条款的性质,也不宜任意撤销该条款,子女享有交付财产的直接请求权.
其他文献
执行转破产程序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相关规定,不过在实际程序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大量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尴尬局面,即破产程序启动难困境问题.究其原因,它主要是因为出现了破产与执行衔接不畅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存在破产立法缺位问题.为此本文从现实层面考量,解读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破产程序启动困难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执行过程中《破产法》程序启动的优化路径.
在民事案件笔迹鉴定中,检材上签名字往往是快速书写形成的,但由于种种因素,鉴定人只能利用现有的慢速书写样本字对快写签名字进行比对检验.笔者通过实践中的案例,对这类笔迹检验进行了探讨.
在最高额保证合同中的担保范围概念中,一直以来就具有债权最高限额以及本金最高限额两种说法.从利益的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两种说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于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利益保障优先还是保证人利益保障优先的争议.为了能够更加明确最高额保证合同中的担保范围,必须要本着司法精神在作出正确判断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对于合同约定的解释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界定最高额保证合同中的担保范围.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检察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自觉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聚焦大局、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职责作用,着力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法治营商环境,为全社会形成优质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可靠的法治保障.